肩周炎共有5个治疗点:

(1)肩胛骨内上角点:肩胛提肌

(2)大结节点: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

(3)小结节点:大圆肌

(4)喙突点: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

(5)盂下结节点:肱三头肌长头

肩胛骨在胸廓的位置与及活动度:

在正常位置时,肩胛骨由第二肋伸至第七肋,与脊柱棘突相对,下角正对胸7棘突,内缘距胸棘突外侧5-6cm。内外侧移动达15cm,上下移动达10-12cm。

肩关节痛的诊断和治疗:

1、视诊的概述

2、触诊的概述

3、叩诊

5、特殊检查

6、肩部常用软组织检查

7、感觉检查

8、内热针疗治疗仪的临床应用

视诊的检查01肿胀

1.肩部急性肿胀:见于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肩峰下滑囊炎

2.肩部前内侧与后外侧明显肿胀:见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炎性病变

3.肩部前内侧肿胀:见于肩关节内积液

4.肩部后侧及上方肿胀:三角肌饱满,见于三角肌下滑囊积液

5.肩部进行性肿胀:肿胀的同时伴有疼痛,局部组织变硬,有可能是恶性肿瘤,尤以肉瘤多见

6.外伤性肿胀:任何外力造成的肩部损伤,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肩部肿胀,并且有瘀斑。

肩部解剖基础与临床-肩关节肌肉

前方:胸大肌、喙肱肌、肩胛下肌、肱二头肌

上方:三角肌、冈上肌

后方:冈下肌、小圆肌

下方:背阔肌、大圆肌、肱三头肌,长头

体表定位:

肱二头肌:

胸大肌:

胸小肌:

前锯肌:

喙肱肌:

大圆肌:

肩关节肌之重点肌—旋转套或肩袖肌:

肩背部针刺示意图:

肩关节背部感觉神经分布:

02肌肉萎缩

1、肌肉萎缩是肩部疾患最常见的疾患之一,多见于疾病的晚期。腋神经损伤所知三角肌麻痹,肩部也常出现萎缩。

2、麻痹性与废用性萎缩可引起肩部运动功能障碍,或发生肩关节脱位。

触诊的检查

1、肩关节是临床上软组织病变的多发部位

2、触诊时触摸个肌肉附着点及其肌腹是非常重要的,并有无压痛、肿物及条索等病变。

叩诊的检查

叩诊:上臂轴性叩击痛

肩关节功能活动检查

肩关节活动的记录方法在年为国际骨科学会和创伤学会所接受,检查肩关节的主要活动包括:前屈、后伸、上举、外展、内收、外旋、内旋。

01主动运动

1.外展:正常为90,外展肌为三角肌中部和冈上肌。

2.上举:正常可达,前屈和外展的最后结果,上举肌为三角肌、冈上肌、斜方肌和前锯肌。

3.内收:正常可达20~40,内收肌为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前部及后部肌纤维)、喙肱肌和肱三头肌长头。

4.前屈:正常可达90,水平位前屈,前屈肌为三角肌的前部,胸大肌、喙肱肌和肱二头肌。

5.后伸:正常可达60,水平位40~50,后伸肌为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部和肱二头肌长头。

6.内旋:正常可达45~70,内旋肌为肩胛下肌、大圆肌、三角肌(前部纤维)、胸大肌和背阔肌

7。外旋:正常可达45~60,外旋肌为冈下肌、小圆肌和三角肌(后部纤维)。

02被动运动

疼痛弧:肩外展60~。肩部主动运动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常见三类:

(1)肌无力

(2)软组织挛缩(关节囊、韧带或肌肉)

(3)骨性因素(关节骨性融合或骨赘)仅主动运动运动受限,而被动运动正常,多为肌无力所致。而主、被动运动均有障碍,则着重考虑其他两个因素。

特殊检查

1、杜加斯征(搭肩试验或肩内收实验-----肩关节脱位)

2、叶格森征(肱二头肌紧张实验,屈肘90,外展使上臂旋外,检查者给以阻力,阳性见于二头肌长头腱炎或滑脱)

3、汉密尔顿征(直尺实验,见于肩关节脱位)

4、道巴恩征(患肢上臂贴胸壁侧面,肩峰下缘有触痛,上臂外展,滑囊移行于肩峰下,触痛消失,为阳性。见于肩峰下滑囊炎)

5、落臂试验(见于肩袖损伤或冈上肌腱炎)

6、梳头实验(肩关节周围炎、腋神经麻痹、关节囊粘连等肩关节疾患)

7、疼痛弧实验(冈上肌腱炎,肩关节外展60~产生疼痛为阳性。肩锁关节病变的疼痛弧在肩关节主动外展~)

8、冈上肌腱断裂试验(外展30~60可看到三角肌用力收缩,不能继续,越用力肩越高耸。被动外展超过60又可主动外展,为阳性。见于冈上肌肌腱断裂或撕裂)

9、反弓抗阻试验(上举过头做投掷动作。见于肩峰下滑囊炎)

10、肩三角检查(骨性关系改变)

11、撞击试验(冈上肌肌腱炎)

12、摸背实验(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肩关节后伸、内旋活动明显受限)

13、惧痛实验(患肢外展外旋位,做投掷姿势。多由于前盂唇损伤,关节囊松弛,肱骨头后外侧创伤性缺损,盂缘骨折及盂面倾斜度改变引起)

14、肩胛胸壁关节检查(手指不能插入。见于肩胛骨与胸壁之间隙有粘连性病变)

肩部常用软组织检查

1、三角肌

2、冈上肌

3、冈下肌

4、小圆肌

5、大圆肌

6、肩胛下肌

7、肱二头肌

1三角肌

1、起止点:自锁骨外侧1/3的前缘、肩峰外侧缘、肩胛冈下唇和冈下筋膜。止于肱骨体外侧面的三角肌粗隆。

2、功能:收缩时可使肱骨外展70,。前部肌束使肱骨前屈及旋内,后部肌束使肱骨后伸及旋外。前部和后部肌束的最下部使肱骨内收。

3、神经支配:C4~6

4、检查:

(1)前束检查:肘部轻度屈曲,防肩关节外旋及肱二头肌的代偿,令其屈曲肩关节达90不伴旋转或水平位运动,检查者可在肘关节近端给与适当阻力。

(2)中束检查:肘稍屈,肩关节外展90,检查者在肘关节近端给与适当阻力。

(3)后束检查:俯卧肩关节外展90,前臂垂直岩床沿垂下(消除肱三头肌长头的代偿运动),令其于水平位外展肩关节,检查者一手固定肩胛骨,另一首在肘部给予适当阻力。

肩关节上方肌-三角肌及牵扯痛区:

2冈上肌

1、起止点:自冈上窝骨面的内侧2/3及冈上筋膜,止于肱骨大结节最上小骨面

2、功能:收缩时使肱骨外展,牵拉肩关节囊,并使巩固轻微外旋

3、神经支配:C4~6

肩袖肌—冈上肌及牵扯痛区:

3冈下肌

1、起止点:自冈下窝的内侧半及冈下筋膜,止于肱骨结节中部的小骨面和关节囊

2、走向:肌纤维向外逐渐集中,经肩关节囊的后面

3、功能:肱骨外旋并牵引关节囊

4、神经支配:C4~6

5、检查:屈肘90,抗阻力的将前臂旋向后(即外旋肩关节)可在冈下窝处触及该肌收缩。

肩袖肌—冈下肌及牵扯痛区:

4小圆肌

1、起止点:自肩胛骨腋缘的上2/3的背面,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压迹和肩关节囊

2、功能:拉肱骨向后并使其外旋

3、神经支配:C5

4、检查:同冈下肌,也可俯卧肩关节外展90。

肩袖肌—小圆肌及牵扯痛区:

5大圆肌

1、起止点:自肩胛骨腋缘下部和下角的背面及冈下筋膜,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2、走向:向上外方集中,经过肱三头肌长头的前面

3、功能:使肱骨后伸、旋内及内收

4、神经支配:C5~75、检查:患者屈肘,手背置于髂后部,使肩关节处于内旋、后伸位。检查者一手压肘后,嘱患者后伸肘关节,在肩胛骨外缘可触及该肌收缩。

肩关节下方肌—大圆肌牵扯痛区:

6肩胛下肌

1、起止点:自肩胛骨前面、肩胛下筋膜和附着于肌腱的结缔组织,止于肱骨小结节、肱骨小结节嵴的上部及肩关节囊的前壁

2、功能:向前牵拉肩关节囊

3、神经支配:C5~7

4、检查:肩外展90,上臂置于检查台上,下垫一小枕头,前臂沿床沿垂下,嘱患者向后上移动前臂使肩内旋,检查者可在腕关节近端给予适当阻力。

肩袖肌—肩胛下肌及牵扯痛区:

7肱二头肌

1、起止点:长头起始于肩胛骨的盂上结节及关节盂的后缘。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尖。止于桡骨粗隆的后部

2、功能:屈肘,使桡尺关节旋后,还可紧张前臂深筋膜

3、神经支配:C5~7

4、检查:前臂旋后屈曲肘关节,检查者一手固定上臂(勿压肱二头肌),另一手握住腕关节近端,给予适当阻力,可看见及触摸该肌收缩。

肩关节下方肌—肱三头肌及牵扯痛区:

肩带后方肌—提肩胛肌及牵扯痛区:

感觉检查

1、上臂上部外侧属C5、6神经节段,纯粹的C5感觉区是三角肌外侧一个圆形部分(腋神经);

2、上臂内侧属C8~T1神经节段,由臂内侧皮神经支配;

3、腋部属T2神经节段,由肋间臂丛神经支配;

4、从腋部到乳头属T3神经节段;

5、乳头部属T4神经节段。

主动动作----搭肩

搭肩动作:主动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这两块肌肉共用一个起点,即喙突点。

拮抗肌:冈下肌、小圆肌

总结:搭肩动作:主要治疗肌肉:肱二头肌、喙肱肌、冈下肌、小圆肌,根据解剖主要治疗点为喙突、肱骨大结节点。

主动动作----上举

上举动作:主动肌:三角肌、冈上肌,根据软组织损伤症的原则选用冈上肌为治疗肌(即劳损肌)

拮抗肌:肩胛提肌(因肩胛骨外展的角度与肩关节外展的角度比是1:3,也就是说肩关节外展90度,则肩胛骨外旋30度,其中肩胛骨内上角必然下沉牵拉肩胛提肌)

总结:上举动作不能完成我们只治疗冈上肌、肩胛提肌,治疗部位为肱骨大结节、肩胛骨内上角。

主动动作-后伸内旋

后伸摸背动作:主动肌:肱二头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

拮抗肌:肱三头肌、喙肱肌

总结:后伸摸背动作,治疗肌肉为主动肌及拮抗肌的参与肌肉,根据解剖其治疗点为盂下结节、肱骨大结节点、肱骨小结节点、喙突点。

内热针治疗仪的临床应用

临床上,肩关节痛的治疗中会用到百士康内热针治疗仪。这是一种将现代恒温加热技术与针法松解相结合,用内热针刺入人体腧穴或肌肉处,并通过精密仪器控制内热针的恒温加热的一种治疗技术仪器。

利用百士康内热针治疗仪进行治疗,可使得针尖体能均匀发热,而且温度可在38℃-60℃之间调节,解决了传统针灸的烟雾重、温度不可控、局部烧、烫伤等问题。

黄炳刚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巅疯医院
苯丁酸氮芥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by/121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