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xtracorporeallifesupportorganization,ELSO)年数据显示,相对成人和儿童,新生儿呼吸疾病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ECMO)支持预后最佳,平均存活率达74%。对于常规呼吸支持技术无效的新生儿,ECMO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救治手段。

近期,《中华儿科杂志》发表了《新生儿呼吸衰竭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共识》指出,新生儿ECMO的支持指征包括:严重呼吸衰竭新生儿,如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先天性膈疝等,积极接受机械通气、病情无明显缓解,呼吸困难持续恶化。禁忌证包括:致死性出生缺陷;Ⅲ级或Ⅲ级以上脑室内出血;难以控制的出血;其他不可逆的脑损伤。

ECMO有两种支持模式:(1)静脉-动脉模式,同时具备心、肺辅助功能,适用于呼吸衰竭合并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严重影响心脏功能和循环功能稳定的患儿。(2)静脉-静脉模式,仅辅助肺功能,不具备心脏辅助功能,选择该模式前需严格评估患儿心脏功能,包括心脏射血分数、动脉导管开放及分流情况、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指数等。

《共识》指出,ECMO的管理包括多个方面:流量、气体和压力管理;生命体征监测;呼吸机管理;液体管理;感染控制;镇静;营养支持;实验室监测;凝血功能监测与管理;游离血红蛋白监测和并发症管理。

《共识》建议,接受ECMO支持治疗的新生儿出院前的一般检查包括切口愈合情况、喂养和肺功能评估。建议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评估脑损伤情况;建议进行听力筛查、眼底检查和神经发育评估。《共识》强调,接受ECMO支持治疗的新生儿存在一定神经发育风险,因此建议长期随访。

参考文献: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新生儿呼吸衰竭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56(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zl/155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