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滑囊炎专科治疗医院 >> 滑囊炎医院 >> 干货针刀治疗韧带损伤篇
项韧带损伤
项韧带损伤是常见病,多发病。从病理改变上看虽不很大,但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却不小,工作、生活均受影响。推拿、理疗等治疗效果较差,针刀治疗疗效满意。
人体颈部前面称颈,后面称项。在项部正中,揭开皮肤、皮下组织,下面就是项韧带。项韧带距皮肤表面的厚度依皮下组织的薄厚而不同。瘦人可较薄,而胖人可很厚,相差十分明显。由于皮下组织厚度的不同,从皮面到棘突顶端的距离也有很大的差别,值得注意。
项韧带起于所有颈椎的棘突,止于枕外隆突和枕外嵴,其浅层纤维连于枕外隆凸与第七颈椎棘突之间,深层附着于寰椎后结节及全部颈椎棘突。
项韧带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枕骨部,该部为一三角形的弹力纤维膜,底部向上,尖向下,上与枕部浅筋膜相连。而大部分是颈椎部的项韧带,此部为一约10mm的宽带,上接枕部项韧带,下续棘上韧带。颈部项韧带虽不直接附着于颈椎棘突上,但有紧密的纤维与棘突相连。项韧带两侧有头夹肌、颈夹肌等多块肌肉附着于其侧面。韧带的后缘游离而肥厚,斜方肌附着其上。因此,项韧带成为两侧项肌的纤维隔。
在组织学上,项韧带主要由弹力纤维组成,在生物力学上,项韧带几乎完全表现为弹性性能,即在载荷下,项韧带可以变形%。但人类项韧带的弹性远较四足动物为小,属于退化结构,支持项部肌肉的作用也较小。
在枕外隆凸下方及第二颈椎棘突平面中线旁开约一横指处,可见有枕大神经及第三枕神经分别穿出斜方肌。项韧带主要是控制颈部过度前屈。此韧带相对较其他棘上韧带薄弱,而头部活动又极频繁,故项韧带较易损伤。
头部过度前屈是项韧带损伤的根本原因。长时间持续低头工作者如秘书、写作家、编辑、校对、车工、打字员、计算机操作者、常年织毛活的妇女或习惯枕高枕睡眠的人等,均可使项韧带产生慢性劳损。项韧带劳损的常见部位为下位颈椎附着点处、枕外隆凸下缘附着处(此处为项韧带的腱末端),或在项韧带的肌肉附着处等。经生物力学研究,颈前屈以C4.5和C5.6为中心,颈后伸以C4.5为中心,因此在C4.5、C5.6处项韧带的张应力最大,项韧带最易损伤的部位即在此处。除第7颈椎棘突外,项韧带均悬浮在棘突上方,且有纤维与棘突顶相连。由于各棘突所处部位不同,其生物力学的应力也不同,损伤处即是项韧带处于异常高应力状态的部位。由于韧带受到持续反复的牵拉性损伤,常使上述几处韧带变性、硬化、钙化。这些病变多在C4.5、C5.6棘突相对的项韧带处发生。其钙化的状态,从侧位片观,可呈分节,条状或小斑点状,最长可达30~40mm。项韧带钙化常提示颈椎病的存在。有的钙化区很大,甚至引起颈椎曲度改变、错位和骨质增生。在项韧带的两侧有数个肌肉做为起、止点,如头夹肌、斜方肌等均附着其上,它们的力学运动方向不同,又处于高应力点上,故亦时常牵拉韧带发生损伤。
1、有长期低头工作或枕高枕的劳损史,或有颈部过度前屈,过度扭转的外伤史。如长时驾驶汽车,长时间操作电脑,昼夜不停的打麻将等历史。
2、颈部有酸胀痛的不适症状,有枕项部压迫感,病重者睡眠时亦痛,甚至辗转不安,夜不能寐。
3、不能长时间坚持一种姿势,如长时间低头工作、长时间看电视时,常须转动头部、耸动肩膀,以缓解颈部酸胀、疼痛不适等症状。
4、项韧带分布区或附着点有压痛。头部过度前屈或后伸引起项部疼痛加剧。
5、项韧带分布区有的可扪及硬块,具有压痛,推动时可有轻微弹响。
6、X线检查,颈椎正常,但项韧带可有钙化,其面积小者呈点状,大者可达20mm长(侧位像)。
1、适应症与禁忌症
凡确诊为项韧带损伤者均为针刀闭合型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对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病人,在控制其症状后,方可施术。
2、体位
俯卧位,胸上部垫以薄枕,头颈部探出床头。颈部尽量前屈,使下颏部尖端抵于薄枕的边缘上。同时,要保持病人的呼吸畅通(即不可将病人的鼻孔堵住)。这样,可使颈部尽量展开(棘突间的距离将开大),术野开阔,暴露清晰,便于施术。
3、体表标志
枕外隆凸
在后正中线上,由项部向枕部摸去,可在枕骨下部触及明显的骨性隆起即是,在它的两侧横行的骨嵴为上项线。
第二颈椎棘突
在枕外隆凸下方,颈部正中线上,由上向下触及的最高耸、最粗大的隆起就是第二颈椎棘突。虽然位置较深,但绝大部分可以清楚触及。它是项部最恒定、最准确的计数颈椎的标志。
隆椎
即第七颈椎,为颈椎中棘突最高大者,有项韧带及项部肌肉附着,皮下易于触及,亦是计数颈椎的主要标志之一。但该棘突不像C2棘突那样有特异性,往往与T1或C6棘突相混淆,故只能做计数颈椎棘突时参考用。
4、定点,依损伤部位不同分别定点于不同部位的压痛点上。
①枕外隆凸下缘点定1点。
②枕外隆凸两侧点距正中线10~15mm处左右各1点。
③项韧带损伤时,定点于棘突顶及其上、下压痛点(项部正中线——O线上)即C2-C7棘突顶点的位置上。
④第七颈椎棘突顶点定1点。
⑤韧带周围肌肉附着区的损伤点定点于距正中线为5mm的棘旁压痛点处。
5、消毒与麻醉
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铺无菌巾,局麻后行针刀术。此处局麻应十分慎重,局麻药必须注射于棘突顶点以上的浅组织中。它的标准是:注射针头要先触到棘突顶,认真回吸,确认无回血及液体;然后边退针边注入麻醉药。在棘突两侧麻醉时,针尖应触到棘侧面或椎板骨面后再注药,以确保局麻的安全。
6、针刀操作
①枕外隆凸下缘点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刀体与枕外隆凸皮面的切线位垂直刺入达骨面。纵行切开疏通,再横行铲剥两下即可出刀。
②枕外隆突两侧点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切线位垂直,快速刺入皮肤,直达骨面。可先切开1~3刀,然后,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
③棘突顶点
刀口线与棘突顶线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刺入,深度达棘突顶端。在项韧带上面,纵行切开剥离数刀,再横行铲剥两下。然后将刀体向上、下端倾斜与下、上端皮面呈60o角,再深入棘突上端或下端5~10mm,行纵横剥离2~3下,刀下有松动感即可出刀。
④第七颈椎棘突点
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匀速推进,直达骨面。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出刀。
⑤项韧带肌附着点
刀口线与身体纵轴平行,刀体与正中皮面约呈o角(即刀体向外侧倾斜与矢状面呈15o角左右),快速刺入皮肤,直达棘突顶骨面。调整刀锋至棘突侧面,再垂直刺入约5~10mm达颈椎椎板骨面后,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2~3下即可。
术毕,刀口以创可贴或无菌敷料覆盖,固定。
7、手法操作
病人体位不变。一助手站于病人侧方,双手固定两肩上部,医生一手托住病人的下颌部,另一前臂屈肘90°压于枕部,让病人尽量屈曲颈部并放松肌肉,与此同时,助手与医生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牵拉并屈曲颈部2~3次即可。
1、应同外科手术一样常规剃毛备皮。一定要铺无菌巾,将头发与手术野隔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2、在枕外隆凸下缘进针刀,一定要使刀体与该处骨面切线位垂直,否则易将针刀刺入寰椎附近或寰枕关节,那是很危险的。
3、颈椎棘突绝对不是叠瓦状排列,而是水平向后、稍向下的排列方式。当颈部过度前屈时,棘突间隙会明显开大。如在棘间进刀,将毫无阻挡的进入椎管。这一解剖特点必须牢记!所以,不能随意将针刀刺入棘间。因此,在做棘间针刀术时,必须先将针刀触及棘突顶骨面;然后,再调整针刀达病灶处,这一点应作为操作规范对待;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不能在此处做针刀操作。
液针刀治疗颈肩腰腿痛研修班
培训特色:(理论+实操,学习4天)
一、液针刀适应症:主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症、风湿类风湿疾病、四肢顽固性麻木、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肩周炎、各种神经痛(如坐骨神经痛、枕神经卡压性偏头痛)、弹响指、滑囊炎、膝关节韧带损伤、老年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足跟痛等多种疾病。针刀松解同时植入药酶线治疗脊柱相关疾病、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癫痫病、中风后遗症等有独特的疗效。
二、主讲专家:液针刀疗法创始人“党东旭”教授
三、上课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白癜风的食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wh/11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