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

肩周炎(粘连性关节match囊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凝肩症”,指肩关节周围的组织发生炎症(关节囊炎),导致周围组织增生增厚,并且与其他组织粘连在一起。

很多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

总会出现一些手臂发麻、肩颈疼痛的情况

这些症状是肩周炎吗?

又如何区分肩周炎与颈椎病呢?

跟着来了解一下吧:

范围:肩胛区、肩关节;

典型症状:肩关节疼痛,逐渐加重,夜间为甚,影响睡眠;肩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且日益加重;

预后:可以自愈;

好发年龄:50岁左右;

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体力劳动者多见;

鉴别:肩峰下撞击综合征、颈椎病。

如果发现肩周炎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肩关节极有可能出现广泛压痛,并且放射至颈部、肘部,严重的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萎缩。

大部分损伤较小的患者,往往肩部的功能不受影响,这些病人不需要手术治疗。其他引起的肩部疼痛的病症的临床症状也可能随冻结肩的好转而消失。

许多得了肩周炎的人发现,白天肩臂疼,晚上更加痛,有的人睡着后疼醒,有的人甚至因持续疼痛而失眠!这是为啥呢?

肩周炎为何晚上更疼?

炎症代谢产物夜晚聚集

肩周炎的疼痛,一方面是由于无菌性炎症的充血和水肿压迫和牵张末梢神经(肌腱和韧带等属于致密组织,轻微的肿胀也会引起牵张反应)引起;

另一方面,炎症的刺激、充血、血流淤滞等使局部炎性产物积聚滞留,这些物质本身即有较强的刺激痛觉神经的效应,引起疼痛。

此外,这些炎性产物能直接作用于小血管平滑肌,引起小血管扩张充血,使肿胀和淤滞加重,并且刺激血管壁,使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血浆和白细胞渗出增加,使炎症泛发。

当夜晚休息时,骨骼肌处于静息状态,其中小血管平滑肌紧张性较高,血流阻力较大,血流量较白天更少(使体内血液营养集中供应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以保障其功能活动)。

当病变的肩关节炎症区供血量更少时,炎症的代谢产物不能被迅速运走和稀释、分解,在局部越聚浓度越高,对痛觉神经的刺激也越强。

同时,由于这些代谢产物的浓度增高,使局部肿胀淤滞越重,牵张压迫也越强烈,所以夜晚时,病变区疼痛会加重。

夜晚环境影响小

白天,患者的注意力被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分散了,而夜晚环境的影响小,患者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肩部的疼痛上,因而觉得夜晚的疼痛更明显些。

肩关节周围组织长时间受压

夜晚睡眠时,患者的姿势固定,肩关节囊或其他肩关节周围组织可能长时间受压或牵拉,因而产生疼痛。

常见的康复训练有哪些呢?

常见康复训练方式

进行康复训练前应先局部热身,可洗热水澡后再开始或用热毛巾捂热患肩,持续10~15分钟。

爬墙运动

取站立位,面向平整的墙壁,

与之保持1/3手臂的距离,

双手/单手沿墙壁缓慢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

然后再缓缓向下回到原处,每天反复10~20次。

侧平举前后划圈

取站立/坐位,双手侧平举,掌心向前

保持肘关节、腕关节不动

肩关节向前/后画圈

反复交叉进行,各15-20次

徒手侧平举

取站立/坐位,双臂伸直

反复由前平举——侧平举——上举

一次10-15下,一天一次

肩部前后划圈

取站立位,患臂自然下垂,肘部伸直

患臂向前向上向后画圈

幅度由小到大,反复进行

一次10~15下,一天一次

肩胛骨前伸后缩

取站位,双臂平举前伸

掌心相对,保持不动

肩胛骨前伸后缩

体会两侧肩胛骨靠拢的感觉

每次15-20下,每天一次

徒手推举

取站位,肩胛骨和肩肘腕紧贴墙壁

双臂伸直,贴于耳侧,掌心向上

手臂沿着墙壁上下缓慢运动

体会两侧肩胛骨靠拢的感觉

每次15-20下,每天一次。

-------------------------------------------------

也可以用远红外磁疗贴,减轻身体的痛楚

本品采用远红外微粉、磁片、医用胶及背衬层组合而成。远红外微粉能够吸收人体自身辐射的能量并直接发射远红外线光波,从而达到改善微循环,增强肌体细胞活力,加强代谢作用的特点,再配以磁场物理疗法,直接贴敷于患部,能有效促进患部血液循环,从而激活细胞组织、提高代谢机能,以达到快速止痛,防止疼痛复发的治疗目的。

适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性骨关节炎、腰肌劳损、软组织损伤、肩周炎、滑囊炎、跟骨骨刺辅助治疗,对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亦可

购买请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zz/153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