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滑囊炎专科治疗医院 >> 滑囊炎病因 >> 专家说知足常乐原来导致足跟痛的
足跟痛在中老年人中发生率很高,仅次于腰腿痛,尤其是体型肥胖者更易发生。不知不觉中常常感到足跟部的酸痛不适或伴刺痛,晨起站立足跟承重后疼痛明显,活动一会儿减轻。久行久立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又会减轻为特征。看不见足跟部的红、肿,X线检查也无明显异常,或仅在跟骨底面见到大小不等的骨刺。
足跟痛的原因你知道几个?(1)急性损伤,如走路时足跟踩着高低不平的路面,由于足跟着地过猛,局部受冲击伤而发病。(2)长期负重行走,经常繁重的体力劳动,体形肥胖或足有畸形(如扁平足、外翻足等),足跟着力过大,足跟皮下软组织受挤压性损伤,脂肪垫萎缩变性,跖筋膜劳损或跟骨下滑囊炎可使局部充血,肿胀和疼痛。(3)跟骨骨刺,多发生在跖筋膜和足底肌在跟骨结节的前缘附着处,由于跖筋膜和足底肌在其附着处受到反复牵拉,引起慢性损伤性炎症,炎症刺激进而诱发骨刺形成。有时跟骨骨刺并无症状,即使因为骨刺引起疼痛,疼痛的程度与骨刺的大小也不成正比。
切除骨刺后只有少数人足跟痛消失,大部分人仍遗留足跟痛。其他如足跟脂肪垫萎缩、跟下滑囊炎、跟骨高压症等均可引起足跟痛。
(4)跟痛症与骨内高压有一定的关系,跟骨内高压是引起跟痛症的原因之一。如静脉回流障碍可使跟骨内压升高。锻炼过度可诱发足跟痛。看来锻炼虽然有益健康,但是也要适当而行啊。
老年人要注意保护足部许多时候足跟痛是在劳累、寒冷、穿鞋不合适如高跟鞋、过硬的鞋底或鞋底不平整,以及肥胖致使足跟部负重过大等诱因下才发生。
所以,老年人要加以重视:
1.要穿柔软舒适的鞋如布鞋,休闲鞋或软底凉鞋,在家中最好穿着富有弹性的拖鞋;
2.天气转冷时要注意足部保暖,防止风寒潮湿的侵袭;
3.防止过度负重及用力,包括控制体重,避免重体力活动。
4.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经常参加适宜户外活动,如步行、慢跑或骑车,以增强体质,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延缓足跟部附近组织的退行性变;
5.营养防治:中老年人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富含钙镁的食物,防止骨质疏松。
为足跟痛支招
鞋子——保护足跟的卫士
穿鞋不适是引起脚后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脚部的骨骼、肌肉和韧带承受着人的整个体重,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脚掌受力均匀,使韧带得到适当的放松。当鞋内的构造不合理,不能有效地支撑足弓,力量集中于脚掌的某一部分,或者鞋底过硬时,会加大韧带的压力,使韧带更容易发炎。
保护好脚后跟,首先要挑选质量合格的鞋,特别是运动鞋;同时注意不要让脚过度疲劳。有的人由于工作需要,例如售货员,每天站立的时间较长,可以采用改变站姿的方法,前倾和后倾站立相交替或者时而扶着柜台放松一下脚关节,以防止软组织的某一部位长时间承受太大的力量。
如果脚跟已经有了疼痛发炎的现象,就应该停止运动。必要时,可以在对准痛处的鞋垫上挖一个洞,或者用海绵足跟垫将后跟垫高,使脚掌受力点前移,减少足跟部跖筋膜的拉力,帮助其尽快恢复。
减痛——热敷泡脚封闭
足跟痛不是很厉害时,常用热水洗洗脚就会好转。还可以采用局部热敷、按摩、烤电、艾炙等方法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较重的,可以用活血化淤的中草药泡洗。
比如每晚用热水加食醋或丹参、红花煎汤泡足,或用跟痛散调药外敷。也可口服补益肝肾,舒筋通络的中药。症状严重者,可以请医生在疼痛点周围局部注射强地松龙配利多卡因,它能完全阻断痛感,扩张局部血管,改善病灶的血供,对足跟痛疗效很好。一般每周1次,3~4次即可消炎止痛。
也可以尝试新疗法——跟骨减压术、体外震波、铍针、小针刀治疗,对于症状特别顽固、经久不愈的跟痛症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但手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应谨慎采用。缓解足跟痛锻炼3式
练习1:
身体前倾面对墙壁,双手伸直平推墙壁,有疼痛的下肢膝关节向后绷直,另一个膝关节向前呈弓步。屈肘,增大身体前倾,保持后膝绷直和足跟触地,这时会感到跟腱和足底韧带受到牵拉,保持牵拉感10秒,然后放松,重复20次,每天4~5次。如双足都有疼痛,可交换双足位置进行,按照相同方法练习。
练习2:
双手扶着桌子,上身前倾,双足前后错立,重心放在位置靠后的腿上,抓牢前方支撑物,屈双膝下蹲,保持双脚足跟触地,保持牵拉感10秒,然后放松,重复20次。如双足都有疼痛,可交换双足位置进行,按照相同方法练习。
练习3:
双足前部站在楼梯最下方的台阶上,身体保持直立,面向楼梯,手握护栏保持身体平衡,足跟悬空,逐渐放松小腿肌肉,使足跟尽可能放低,感到小腿肌肉、跟腱和足底韧带受到牵拉,保持牵拉感10秒,然后放松,重复20次。
尹辛成:首都医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副教授。专长:脊柱微创治疗颈椎病、腰椎疾患、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及肿瘤。编辑:侯芊
邮箱:national
.北京治疗白癜风能根治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