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解剖及康复

(一)肩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1、肩关节的组成

广义的肩关节由肩肱关节、第2肩关节、肩锁关节、喙突锁骨间机制、肩胛胸廓关节和胸锁关节6个关节所共同组成。

(1)肩肱关节

由肩胛骨的关节盂与肱骨头连接而成的球窝关节,因肱骨头的面积远远地大于关节盂的面积,且韧带薄弱、关节囊松弛,故肩肱关节是人体中运动范围最大、最灵活的关节。关节盂为一上窄下宽的长圆形凹面,向前下外倾斜,盂面上被覆一层中心薄、边缘厚的玻璃样软骨,盂缘被纤维软骨环即关节盂唇所围绕。关节盂唇加深关节盂凹,有保持关节稳定的功能。

(2)第2肩关节

喙突肩峰弓与肩峰下滑液囊之间的机能关节。其构成有大结节、腱板、肩峰下滑液囊、肩峰、喙肩韧带、喙突。喙突肩峰弓有防止肱骨头向上方移动及滑轮作用。肩峰下滑液囊的机能是缓冲压力。

(3)肩锁关节(acromioclavicularjoint)

由肩峰与锁骨远端部所构成的半关节,借关节囊、肩锁韧带、三角肌、斜方肌腱附着部和喙锁韧带(锥状韧带及斜方韧带)等组织连接而成。有时关节内亦有软骨盘

(4)喙突锁骨间机制

也称为第2肩锁关节,支持肩锁关节。由喙锁骨韧带来保持肩锁关节,支撑肩胛骨,产生锁骨与肩胛骨间的运动传导。此韧带也与肩胛间与锁骨的形成角度的负变化有关。

(5)肩胛胸廓关节

肩胛骨与胸璧之间并无关节,但在功能上可视为肩胛骨与胸廓结合的机能关节,位置为第2肋至第7肋骨。

(6)胸锁关节

由胸骨与锁骨的近端部所构成的鞍状关节,关节内有关节盘。由锁骨内端、胸骨柄的锁骨切迹与第一肋骨间所形成,被关节囊及韧带围绕固定,其中包括胸锁前、后韧带以及与对侧锁骨相连的锁骨内韧带。

2.肩关节的运动方向

肩关节是一个典型的球窝关节,能绕三个基本运动轴运动:

绕额状可做屈伸运动,

绕矢状轴可做外展、内收运动,

绕身垂直轴可做内旋外旋运动,

此外尚可做水平屈伸和环转运动。

(1)、肩胛骨的运动与肌肉

上提:斜方肌上部、菱形肌、肩胛提肌

下降:斜方肌下部、胸小肌、锁骨下肌(补充)背阔肌、胸大肌

内收:菱形肌、斜方肌,肩胛提肌

外展:前锯肌、胸小肌(补充)胸大肌

上方旋转:前锯肌、斜方肌上部下部

下方旋转:菱形肌、胸小肌(补充)肩胛提肌。

(2)、肩关节运动与肌肉

屈曲:三角肌前部、胸大肌锁骨部、(补)喙肱肌、肱二头肌短头(外旋位)

伸展:三角肌后部、背阔肌、大圆肌、(补)肱三头肌长头(内旋位)

外展:冈上肌、三角肌中部、(补)肱=头肌长头(外旋位)、脓三肌长头(内旋位

内收: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补)三角肌后部

外旋:冈下肌、小圆肌、(补)三角肌后部

内旋:胸大肌、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补)三角肌前部

环转运动:屈伸、内收外展及内外旋的复合运动。

(二)肩关节的功能解剖

1.骨

与肩关节有关的骨有锁骨、肩胛骨、肱骨,并且间接地与胸骨、肋骨、胸椎有关。

(1)胸骨(sternum):胸骨在胸廓的前部,从上端的剑突到下端的胸骨柄均可摸到。

(2)锁骨(clavicle):锁骨的内侧端膨大,与胸骨柄构成胸锁关节,从胸骨端向外到肩峰端全苌均可触到。注意锁骨的弯曲,它的内侧部是凸向前,而外侧部是凹向前。外侧端也膨大,在触诊时它像一个粗隆。

(3)肩胛骨(scapula):宽而扁的肩峰可在肩关节的上方摸到。它与锁骨的连结为肩锁关节,被肩锁韧带覆盖,因些很难触及。大多数个体在该区可摸到两个骨性隆起,一是肩峰,另一是锁骨。在这两个隆起之间即为肩锁关节。

2、肩关节的韧带

(1)喙肩韧带(coracoacromialligament)

喙肩韧带是肩关节上部的屏障,以广阔的基底起于喙突外缘,逐渐变窄,在肩锁关节的前部止于肩峰的内缘,把肩峰下滑囊与肩锁关节分开。上臂抬高时,肱骨大结节位于喙肩弓(喙肩韧带与肩峰)的下部,成为肱骨头外展的支点。喙肩弓下部的滑囊和附近疏松结缔组织,有利于浅深两层肌肉的滑动。切除此韧带后对肩关节活动影响不大。   

(2)盂肱韧带(glenohumeralligaments)

盂肱韧带为关节囊前壁的增厚部。起于肱骨解剖颈的前下部,向上、内止于关节盂上结节和关节盂唇。分为盂肱上、中、下三个韧带。该三条韧带处于关节囊的内面,有约束肩肱关节外旋的作用。其中以肱中韧带最为重要,如该韧带缺如,则关节囊的前壁薄弱而易产生关节脱位。

(3)喙肱韧带(coracohumeralligament)

喙肱韧带起于肩胛骨喙突的外缘,向前下部发出,在冈上肌与肩胛下肌之间与关节囊同止于肱骨大小结节,桥架于结节间沟之上,为悬吊肱骨头的韧带。肱骨外旋时韧带纤维伸展,有约束肱骨外旋的作用。肱骨内旋时韧带纤维短缩,有阻止肱骨头脱位的作用。

(4)喙锁韧带(coracoclavicularligament)

喙锁韧带为联系锁骨与肩胛骨喙突的韧带,起于喙突,向后上部伸展,止于锁骨外端下缘,分为斜方韧带及锥状韧带。当锁骨旋转活动时,此韧带延长,上肢外展时,有适应肩锁关节20°活动范围的功能。

3.肩关节的肌肉

肩肱关节的关节囊松弛,韧带薄弱,关节盂较浅,主要依靠附近肌肉维持关节稳定。如果关节周围的肌肉发生萎缩瘫痪,必然引起关节半脱位,从而影响肩关节功能。

(1)肌腱袖(musculotendinouscuff)

肌腱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所组成的腱性组织,以扁宽的腱膜牢固的附着于关节囊的外侧肱骨外科颈、有悬吊肱骨、稳定肱骨头,协助三角肌外展肩关节的功能。冈下肌及小圆肌均起于冈下窝,两者收缩使肱骨外旋。肩胛下肌起于肩胛骨前面,其收缩时肱骨内旋。冈上肌起于冈上窝,有外展肩关节的功能。

(2)三角肌(deltoid)

三角肌为肩关节外最坚强有力的肌肉,起点广泛,远端以扁腱止于肱骨干的三角肌结节,其肌束分为前、中、后三部,上臂外展运动主要由三角肌中部纤维和冈上肌协同作用,其前部肌纤维同时可内旋及屈曲上臂。后部肌纤维可以外旋及伸展上臂,三角肌瘫痪时其功能部分可由冈上肌代偿,但此时肩关节只有20°~30°的外展功能,同时三角肌瘫痪时,由于上肢的重力作用,可发生肩关节半脱位。(3)胸大肌(pectoralis)

胸大肌的起点分为锁骨部,胸肋部和腹部,肌腹呈扇形,逐渐移行成为扁腱,止于肱骨结节间沟外侧唇。该肌主要作用为内收、内旋、屈曲肩关节。此肌瘫痪时肩肱关节功能影响较小。

(4)背阔肌(latissimus)

背阔肌为一三角形的肌肉,起自躯干背部,止于肱骨结节内侧的底部,有内收,内旋和后伸肩关节的功能。

(5)肱二头肌长腱

该肌起于盂上结节及关节孟的后唇,向下越过肱骨头进入结节间沟,沟的前侧有横韧带防止长肌滑脱,此腱有悬吊肱骨头,防止肱骨头向外向上移位的作用。

(6)冈上肌(supraspinatus)

冈上肌起自肩胛骨冈上窝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作用是使肩外展并将肱骨头拉向关节窝,并在外展的初期起作用。

(7)冈下肌(infraspinatus)

冈下肌起自肩胛骨冈下窝止于肱骨大结节,作用是使肩外旋、水平伸展(外展)。

(8)喙肱肌(coracobrachialis)

喙肱肌起自肩胛骨喙突止于肱骨小结节下部,作用是使肩屈、水平屈曲(内收)。

(9)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

肩胛下肌起自肩胛骨下窝止于肱骨小结节,作用是使肩内旋,水平屈曲(内收)。

(10)小圆肌(teresminor)

小圆肌起自肩胛骨外侧缘上部止于肩胛骨大结节,作用是使肩外旋。

(三)肩关节的生物力学

1.肩关节的运动范围

肩部关节的运动比较复杂,各关节既有单独运动,又有相互间的协同运动,肩部关节有内收、外展、前屈、后伸、内外旋转诸运动,以及由这些运动综合而成的环转运动。肩部各关节在运动时形成一完整的统一体

上臂的外展与前屈活动系由肩肱关节和肩胸关节共同完成,其中最初30°外展和60°前屈是由肩肱关节单独完成。当外展、前屈继续进行时,肩胸关节开始参与并以与肩肱关节活动成一比二的比例活动。即肩部每活动15°,其中肩肱关节活动10°,肩胸关节活动5°。正常的肩胸关节有60°活动范围,肩肱关节有°活动范围,两者之和为°,所以当肩胸关节活动完全丧失时,肩部活动至少丧失三分之一。在上臂外展的前90°范围内,锁骨有40°抬高范围,即上臂每抬高10°锁骨约抬高4°。正常肩锁关节有20°活动范围,部分活动在上臂外展最初30°范围内完成,部分于上臂外展到°以上时完成。

胸锁与肩锁两关节活动范围的总合,等于肩胸关节的活动范围。肩胸、胸锁及肩锁三个关节中,以胸锁和肩锁两关节与整个肩关节的运动关系较为密切。因此,在临床处理时须注意保留此两关节的活动功能。

2.肩关节的稳定性

肩关节是全身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稳定性主要依靠静态稳定结构以及动态稳定结构来维持。

(1)静态稳定结构

静态稳定结构主要包括软组织、喙肩韧带、盂肱韧带、盂唇、关节囊以及关节面的相互接触、肩胛骨的倾斜和关节内压力。

a、关节因素

b、关节内压力

c、关节囊和韧带组织的作用

d、喙肱韧带作用

e、盂肱上韧带作用

f、盂肱中韧带作用

g、盂肱下韧带作用

总之,肩关节囊及韧带组织是肩关节周围的重要静态稳定结构。盂肱下韧带又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整个关节囊韧带复合体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协同的作用来保持肩关节的稳定性。

(2)动态稳定结构

动态稳定结构主要包括肩袖、肱二头肌及三角肌。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在运动过程中收缩产生动态稳定作用,其作用机制体现在四个方面:肌肉本身的体积及张力、肌肉收缩导致关节面之间压力增高、关节的运动可以间接使周围静态稳定结构拉紧以及收缩的肌肉本身有屏障作用。

a、肩袖作用

b、肱二头肌作用

c、三角肌作用

肩关节术后康复目的在于按时的锻炼以恢复肩关节正常的活动度及肌力,从而使患者恢复到日常工作及运动中。下面的介绍可能会帮助患者理解医生的康复练习要求。

1、钟摆/画圈练习:

手撑椅面,弯腰90度,上臂随身体以顺时针方向环形旋转10次,之后逆时针旋转10次,每日练习3次。

2、辅助下肩关节前屈练习:

双手交叉,将上肢高举过顶,可以卧位(图A)或坐位(图B)进行练习。注意尽量保持肘关节伸直。每组10-20次,每日3次。

3、肘支撑肩关节外旋练习:

前臂平放在桌子等平面,上臂与身体夹紧,前臂在平面前后旋转移动,每组10次,1天3次。

4、手指爬墙练习:

肘关节伸直,用手指在或门框向上爬行移动,尽力爬到最高,保持10秒,每组3次,每日3组练习。

5、肩关节内旋练习:

手背后,尽力从后方达对侧背部。每组10次,每日3组练习。

6、肩关节前屈练习:

保持肘关节伸直,向天花板反向上举胳膊,坚持10秒,每组3次,每日3组。

7、肩关节外展练习:

手心朝下,肘部伸直,在体侧外展肩关节,不要耸肩或倾斜身体,保持10秒,每组3次,每天3组。

8、肩关节后伸等长收缩练习:

后背靠墙站立,上肢在体侧伸直下垂,手向后推墙,保持5秒,然后放松,每组10次。

9、肩关节外旋等长收缩练习:

站在墙角,屈肘90度,上臂夹于体侧,前臂贴在墙壁后外旋用力推墙壁。保持5秒,然后放松,每组10次。

10、肩关节内旋等长收缩练习:

站在墙拐角或门框,屈肘90度,前臂贴在墙壁后内旋用力推墙壁,保持5秒,然后放松,每组10次。

11、肩关节内收等长收缩练习:

在体侧夹一小枕头用力内收,坚持5秒,每组10次,每天3组。

12、肩关节外展等长收缩练习:

向外侧抗阻推椅背练习,坚持5秒,每组10次,每天3组。

13、肩关节内旋练习:

患侧卧位屈肘90度,手持轻物,向体侧内旋抬手举物,慢慢放下,每组10次,每天3组。

14、肩关节外旋练习:

对侧卧位屈肘90度,手持轻物,向外侧外旋抬手,慢慢放下,每组10次,每天3组。

肩关节的“神通广大”

“最忙碌的关节”说的就是肩关节了,而“最复杂的关节”说的也是肩关节,同时“最容易受伤的关节”呢?没错,说的也是肩关节。

这里介绍一下肩关节的创伤恢复方法。

早期康复训练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大部分肩关节功能障碍是来自过度固定。

?对疼痛的恐惧是早期主动的主要因素。

?临床实践证明:康复训练能够是缓解疼痛的,还有减少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肩关节损伤基本病理发展过程

?组织损伤及出血

?炎症反应及肿胀

?肉芽组织机化

?瘢痕形成

肩关节损伤的康复原则及目标

?康复原则:循序渐进,减少损伤。

?康复目标:达到并且超越损伤前的运动水平。

康复治疗的三期方案

?急性期:减少二次损伤,维持功能状态。

?稳定期(早期):被动无痛性关节活动和肌肉维持训练。

?中期:主动关节运动、无创性强制关节活动度训练。

?后期:运动能力的控制性训练。

急性期

RICE原则(Rest、Ice、Compression、Elevation),即局部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及抬高患肢。

目的是减少出血,避免二次损伤,提供治疗条件。

稳定期(早期)

促进血肿及渗出液的吸收,预防感染,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

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超量恢复原则

方法:渐进进行损伤肢体肌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及协调性、柔韧性的训练,辅以物理治疗,促进疤痕软化,防止瘢痕挛缩。

训练方案:被动关节活动训练1、钟摆练习

由健侧手用力推、拉患侧前臂,使患侧肘关节在所能达到的最大的活动范围内划圈。每次逆时针划20圈,顺时针划20圈。

2、被动前屈上举

患者应平卧于床上,伸直患侧上臂,健侧手扶患肢肘部。在患肢不用力的情况下,由健侧手用力使患肢尽可能上举达最大角度,并在该角度维持2分钟。

3、被动体侧外旋

患者平卧床上,患侧肘关节屈曲90°并紧贴在体侧,健侧手用一根木棒顶住患侧手掌。在维持患侧肘关节紧贴体侧的同时,尽力向外推患侧手,达到最大限度时同样维持2分钟。

4、体前内收

患者站立位,健侧手扶患侧肘关节,健侧手用力使患侧上肢抬平后,将患侧肘关节尽力拉向胸前,越贴近胸前越好。在最贴近胸部的位置维持2分钟。

5、被动内旋

患者站立位,患肢背在背后,而健侧手背在脑后,两手分别握住一条毛巾的两端。患肢不用力的情况下,由健手通过所握的毛巾尽力将患手向上拉,达到最大限度时维持2分钟。

6、被动外展位外旋

患者平卧床上,患侧肘关节屈曲90°,治疗师帮助患侧肩关节外展90°并将其前臂逐渐压向床面。达到最大限度时同样维持2分钟。

训练方案---肌肉训练前部三角肌等长收缩锻炼

患者平卧床,患侧手握拳,肘关节屈曲90°并紧贴在体侧。健手用力下压患侧手,患手用力向上顶健侧手。患侧肘关节背侧不能离开床面。10秒/个,10个/组。

中部三角肌等长收缩锻炼

患者平卧床,肘关节屈曲90°并紧贴在体侧。用患侧上臂的外侧顶住墙同时做使患肢向外抬起的动作。在保持身体、肩关节、上肢位置不动的前提下,用力量向外顶墙。10秒/个,10个/组。

后部三角肌等长收缩锻炼

患者平卧床,患侧肘关节屈曲90°并紧贴在体侧。健手扶住患侧前臂,患侧肘关节背侧用力向下压床。10秒/个,10个/组。

扩胸练习

患者使健手托住患侧上肢垂于体侧。用力作动作将两侧肩胛骨向后背的中线加紧。

耸肩练习

患者用健手托住患侧上肢垂于体侧,用力耸肩。

训练要求:尽可能大的活动范围、无痛、肌肉出现可以忍受的酸胀、训练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每天3次。

中期

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A)首先,病人平卧位。两手并在一起,一同握住一根较短的木棍。以健侧上肢逐渐向上抬起带动患侧上肢一同抬起。

?(B)练习一段时间后,双手可一同握住一根较长的木棍,两手间分开一定的距离。同样以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一同抬起。

?(C)动作B练习一段时间后,病人仍平卧在床上,患侧手握一大约一斤重的重物。在没有健侧手帮助的情况下,患侧手自行将重物逐渐抬起。

?(D)动作C练习一段时间后,病人在床上,处于半坐位,重复练习动作C。

?(E)动作D练习一段时间后,病人改为站立位练习用患侧手将一斤重的重物逐渐抬起。

肌力锻炼前部三角肌等长收缩锻炼

病人面对墙站立,患肢位于体侧。肘关节屈曲90°。以患侧拳头用力顶面前的墙壁。其力度应在保持身体、肩关节、肘关节不被顶动的情况下使出最大力量。

中部三角肌等长收缩锻炼

病人侧面靠墙站立。患肢垂于体侧。肘关节屈曲90°。用前臂的外侧顶住墙同时做使患肢向上外抬起的动作。在保持身体、肩关节、上肢位置不动的前提下,以最大的力量向外顶墙。

后部三角肌等长收缩锻炼

病人背靠墙站立。患肢垂于体侧。肘关节屈曲90°。患侧肘关节背侧顶住墙壁。用肘部用力向后顶墙。在保持身体、肩关节、上肢位置不动的前提下,以最大的力量顶墙。

后部肩袖肌肉等长收缩练习

病人站在墙边,患侧肘关节屈曲90°。保持肘部紧贴身体。手顶墙,做使患侧前臂外旋的动作。

前部肩袖肌肉等长收缩练习

病人站立位。患侧肘关节屈曲90°。保持肘关节紧贴身体。患侧手顶住健侧手做使前臂内旋的动作。健侧手同时用力,使患侧手不能将其推动。

后期

控制性训练前屈牵拉

①坐位:病人坐在桌边。以患侧靠近桌子。患侧手扶在桌上。病人逐渐弯腰,同时使患侧手在桌面上尽量伸向远方。在达到最大程度时维持2分钟。

②站立位:病人面对墙站立。患肢抬高,患侧手扶在墙上。使身体尽量贴近墙面,手尽力伸向上方。在达到最大程度时维持2分钟。

外展牵拉

病人以患侧靠近,身体侧面对墙站立。患肢抬高,手扶在墙上。使身体量贴近墙面,手尽量伸向上方。在达到最大程度时维持2分钟。

外展90°外旋牵拉

找一处比病人上身宽度略宽的门框,将两臂抬平,肘关节屈曲,双侧前臂扶在门框上,使身体尽量向前倾,达最大程度时保持2分钟。

内旋牵拉

病人双手背在身后,扶住一长椅椅背。保持双手抓住椅背的情况下,病人由站立位逐渐下蹲,达最大程度下蹲后保持2分钟。

哑铃俯卧位抗阻训练抗阻前屈上举

病人站立位,患侧手握一大约1斤重的重物(或拉弹力带),肘部伸直,上肢向前方抬起至最大限度,维持2分钟。

抗阻内旋

在墙上固定一个滑轮,其高度大约与病人站立时肘关节高度平齐。穿过滑轮坠一个约一斤重的重物。病人站在墙边。患侧上肢靠近墙,健侧上肢远离墙。患侧肘部屈曲90°,并使其紧贴身体,患侧手握住连有重物的绳子的尾端,用力使患侧前臂旋向体前,拉起重物。

抗阻外旋

仍像抗阻内旋训练时一样将滑轮固定好。这次病人站在墙边时,使健侧上肢靠近墙而患侧上肢远离墙壁。患侧肘部仍屈曲90°,并使其紧贴身体。患侧手握连有重物的绳子的尾端,用力使患侧前臂旋向身体外侧。

抗阻后伸

滑轮固定好后,病人面对墙壁站立。患侧手拉住连有重物的绳子的尾端,用力向后拉绳子,使重物被拉起。

抗阻前屈

滑轮固定好后,病人背对墙站立。患侧手拉住连有重物的绳子的尾端,用力向前拉绳子,使重物被拉起。

抗阻外展

滑轮固定好后,病人侧面对墙站立。患肢远离墙面而健侧上肢靠近墙。患侧手握坠有重物的绳子的尾端,用力使患肢向外抬起,拉动重物。

首先我们来看看肩关节的结构

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关节的关节盂构成,是典型的球窝关节。

肩峰下有一宽1~1.5cm前窄后宽的间隙,有肩袖和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间隙底部为肱骨头,顶部为喙突、肩峰及连接两者的喙肩韧带构成的喙肩穹,从后、上、前三面保护肩袖和肱骨头免遭直接损伤。

但这种结构,在肩关节外展活动时,使夹在喙肩穹与肱骨头之间的组织容易遭受磨损和撞击。

“肩关节撞击综合症”体征:

①、压痛部位在肩峰至肱骨大结节这一区域

②、肩关节被动活动时,可闻及明显的碎裂声或称捻发音

③、肩关节活动受限,主要表现为外展、外旋和后伸受限。

④、肩关节外展疼痛弧

⑤、肩部撞击实验

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疼痛弧——60°~°,即开始外展时无疼痛,达60°时开始疼痛,超越°时疼痛又消失;而被动活动时疼痛明显减轻,甚至完全不痛。

肩部撞击实验

1、Neer实验

一手固定患者肩胛,另一手将患者上肢前屈过顶,保持内旋,出现疼痛为阳性。

2、EmptyCan实验

患者手臂90°外展,接着内旋并前倾30°,检查者施以阻力,患者抵抗阻力外展,如出现无力或疼痛为阳性。提示冈上肌肌腱病变或撕裂。

3、Speed测试

肩屈90°,肘伸直,肩抗阻前屈。如果出现疼痛为阳性,提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变

4、Yergason测试

屈肘90°,前臂旋前90°,检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肘部,一手扶住腕部,嘱患者用力屈肘、外展、外旋,检查者给予阻力。出现疼痛为阳性,提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病变。

5、Hawkins测试:

检查者一手固定患者肩胛,另一手使上肢前屈90°,屈肘90°,前臂旋前°手臂水平与地面。检查者使患者前臂向下出现内旋,患者对抗阻力外旋,出现疼痛为阳性。提示肩袖肌腱撞击喙肩穹,肩后部疼痛提示关节囊后部紧张。

肩峰撞击的成因

①、重复性上肢高举的动作,如:游泳、投掷

②、不正确的训练动作

③、肌肉不平衡引起的不良姿态

④、肩肱节律失常

处理方案

01

急性期

冰敷、冰块按摩、物理治疗

筋膜放松(改善关节灵活性)

关节松动

02

重组期

增强肌肉力量

①、冈上肌、肱二头肌长头(离心强化)

②、肩外旋肌肉强化:冈下肌、小圆肌

③、肩带稳定肌肉强化:菱形肌、斜方肌中束

④、深层颈屈肌

本体感受训练

整体动态训练

Y、T、W、L字

肘关节(elbowjoint)

由肱骨下端和尺骨、桡骨上端构成,包括三个关节,即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可做前屈、后伸运动,也参与前臂的旋前和旋后运动。

关节是骨与骨之间的间接连结构成的,包括主要结构和辅助结构。

主要结构:

关节面:骨与骨相关节的骨面。

关节软骨:覆于关节面上的一薄层软骨,有减少摩擦、缓冲震荡和冲击的作用。

关节囊:附于关节面的周缘及其附近的骨面上,为一结缔组织膜囊,密封关节腔。

关节腔:为关节囊和关节面围成的窄隙,内有少量滑液,呈负压状态,以增强关节的稳固性。

辅助结构:

滑膜皱襞:为关节囊滑膜层向关节腔内突出而成,襞内含脂肪组织,有充填关节腔和播散滑液的作用。

滑液囊:为关节囊滑膜层穿破纤维层向外突出的囊状膨出,多位于肌腱的下方,有减少肌腱与骨摩擦的作用。

韧带: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具有加强骨间的连接和防止过度运动的作用。分为囊内韧带和囊外韧带两种。

关节盂缘:是附在关节窝周围的环形纤维软骨,可加深关节窝的深度。

关节内软骨:是关节腔内的纤维软骨板,具有调整关节面、缓冲震荡和冲击的作用。依形态分为圆形的关节盘和半月形的半月板。

肘关节是由三个关节共同包裹在一个关节囊内组成的复关节。

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半月切迹构成,属于蜗状关节,是肘关节的主体部分。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与桡骨小头凹构成,属球窝关节。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骨切迹构成,属车轴关节。关节囊:关节囊附着于各关节面附近的骨面上,肱骨内、外上髁均位于囊外。关节囊前后松弛薄弱,两侧紧张增厚形成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呈三角形,起自肱骨内上髁,呈放射状止于尺骨半月切迹的边缘,有防止肘关节侧屈的作用。桡侧副韧带也呈三角形,附于肱骨外上髁与桡骨环状韧带之间。此外,在桡骨头周围有桡骨环状韧带,附着于尺骨的桡骨切迹的前后缘,此韧带同切迹一起形成一个漏斗形的骨纤维环,包绕桡骨头,可以防止桡骨小头脱出。4岁以下的幼儿,桡骨头发育不全,且环状韧带较松弛,故当肘关节伸直位牵拉前臂时,易发生桡骨头半脱位。

肘关节的韧带

桡侧副韧带:位于囊的桡侧,由肱骨外上髁向下扩展,止于桡骨环状韧带。尺侧副韧带:位于囊的尺侧,由肱骨内上髁向下呈扇形扩展,止于尺骨滑车切迹内侧缘。桡骨环状韧带:位于桡骨环状关节面的周围,两端附着于尺骨桡切迹的前、后缘,与尺骨桡切迹共同构成一个上口大、下口小的骨纤维环来容纳桡骨头,防止桡骨头脱出。

肘关节的特征

当肘关节伸直时,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咀尖恰位于一条直线上,屈肘时则形成以鹰咀尖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临床上常以此鉴别肘关节脱位或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在伸直的情况下,若受暴力如跌倒时一侧手掌着地,使肱骨下端向前移位、尺骨鹰咀则向后移,形成肘关节后脱位。当肘关节伸直,前臂处于旋后位时,臂与前臂并不在一条直线上,前臂的远侧端偏向外侧,二者之间形成一向外开放的钝角,称为提携角。

肘关节的运动

肘关节的肱尺关节可沿略斜的额状轴作屈伸运动;桡尺近侧关节与桡尺远侧关节是必须同时运动的联合关节;肱桡关节虽属球窝关节,但只能配合上述两关节的活动,即与肱尺关节一起,共同进行屈伸运动,配合桡尺近侧关节进行垂直轴的旋转运动,但却失去矢状轴的内收、外展运动的能力。

使肘关节运动的作用肌

●使肘关节屈的作用肌:

肌拉力线从冠状轴的前方跨越,包括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和旋前园肌,以及桡恻腕屈肌、尺侧碗屈肌、指浅屈肌等。

●使肘关节伸的作用肌:

肌拉力线从肘关节冠状轴后方跨越。包括肱三头肌和肘肌。

●使肘关节旋前的作用肌:

肌拉力线跨越前臂桡尺近、远侧关节中心连线的前、内侧。包括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

●使肘关节旋后的作用肌:

肌拉力线跨越前臂桡尺近、远侧关节中心连线的后、外侧。包括肱二头肌和旋后肌。

肘关节

是人体中非常稳定的关节之一。传说中有一门武术叫做十三太保横练功,其中就有一个铁肘功。在泰拳里肘击也是非常常见的攻击技术。

等下,怎么感觉这篇文章讲偏了,其实我们想讲的是关于肘关节的康复,那么肘关节这么稳定的关节,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呢?其实仔细算一下,肘关节的问题还真不少——高尔夫球肘,网球肘,鹰嘴皮下滑囊炎,鹰嘴骨折,尺侧副韧带撕裂等等。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讲解两个最常见的问题:网球肘和高尔夫球肘。

网球肘这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问题了,而且一般得了这个病的人都会很郁闷,因为好多网球肘的患者根本不打网球??

所以啊大家不要以为,网球肘这种病只有打网球的人才会得,一般人得这个病的几率也是非常大的,这是为什么呢?

什么是网球肘?

网球肘的专业说法叫做肱骨外上髁炎,也就是说网球肘是前臂伸肌起点肌腱发炎的意思,得了这个病的人,尤其是在肘关节这个位置会有压痛,当提重物或者伸手腕时就会出现疼痛。

什么人易得这种病?

其实只要是有过多的伸腕动作的人,都有可能会被这个问题所困扰,对于职业网球运动员来说,由于他们都接受过良好的基础技术训练以及专业的网球体能训练,在击球时都会非常合理地使用身体,职业球员反而并不是那么容易有这个问题。

怎么治疗?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自我康复其实是一个不太靠谱的事,去医院或者专业的康复机构做诊断和治疗才最有效,那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能做的其实是辅助的工作,配合康复师的工作以确保康复疗效。

网球肘的自我康复

1.我们应该找到前臂的肱骨外侧髁,正常人用手指按压时会有一定的疼痛感,然后找到伸肌腱的起点,用手或者放松球压住肌腱起点,用力按压的同时,可以进行各个方向的滚动,以放松肌腱。

2.对于紧张的伸肌腱,我们可以选择对肌腱进行拉伸,我们可以选择这样的拉伸方法,每次拉伸可以保持15秒钟,每次拉伸3组左右。

3.理疗:可以选择中频理疗仪器,对伸肌腱处进行理疗,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及其筋膜组织。

4.自我关节松动技术:拉住门或者其他固定物,(此时手掌朝上)另一只手由内侧向外侧推肱骨内侧髁,推20-30次为一组,推2组。这个松动技术可以减轻肱骨外上髁的疼痛,但是注意要操作得当,不行的话还是要找专业人士进行治疗。

高尔夫球肘

相对于网球肘,这个问题要少见一些

什么是高尔夫球肘?

它的专业说法叫做肱骨内上髁炎,又称为屈肌腱炎症。这个病症的主要原因也一般过度使用前臂屈肌或者是由于肘关节外翻所导致,和网球肘相似,职业高尔夫球员得高尔夫球肘的几率比业余球员或普通人低很多,有文献统计过,职业高尔夫球手最常见的手腕损伤,约为27%,而肘关节的损伤约为7%,业余高尔夫球手的损伤多见于下背部35%,其次就是肘关节33%左右。

可见,没有专业的技术动作以及体能训练作指导,

肘关节很容易受伤啊!!!

高尔夫球肘的自我康复

1.按压肱骨内侧髁,首先找到肱骨内侧髁,可以选择放松球按住痛点,用力横向滚动,以按摩肌肉,直到肌肉放松疼痛明显减轻为止。

2.拉伸可以针对屈肌群进行拉伸,如图,每次选择保持15秒钟,拉伸3组

3.理疗:可以选择中频理疗仪器,对伸肌腱处进行理疗,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及其筋膜组织。

4.自我关节松动技术:患侧手拉住门或者其他固定物,(此时手掌朝上),身体轻微向后,拉伸开肘关节,另一只手由外侧向内侧推肱骨内侧髁,推20-30次为一组,推2组。这个松动技术可以减轻肱骨内上髁的疼痛,但是注意要操作得当,不行的话还是要找专业人士进行治疗。

中医疗法

肘关节扭挫伤是反复劳作,致使手臂肌肉疲劳,从而产生慢性炎症。手臂是体力劳动者常见的疼痛部位之一,尤其是家庭妇女,既要做家务,又要哄抱孩子,手臂的劳动量大,很容易造成肘关节扭挫伤。

肘关节扭挫伤常表现为拧毛巾时明显疼痛,肘关节稍上方能摸到骨头处或者前臂肌肉最丰厚地方会经常出现疼痛,疼痛时不能伸腕关节。

注意鉴别与肘关节扭挫伤相类似症状的其他疾病

化脓性骨髓炎伴有指关节、腕、肘疼痛并有红肿、发热。该病儿童较多见。急性期病人有发热、寒战症状,初起24小时有病部位即有疼痛,并逐步加剧,局部红肿。

风湿性心脏病手臂疼痛并伴有高烧,有全身不适感。女性较男性多,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活动后可出现心慌、咯血、咳嗽,以及夜间呼吸困难。

颈椎退行性变除手臂疼痛外,颈部有僵硬感。夜间疼痛会加重。

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女性。常常是多关节病变,呈游走性,好发于手、足等关节。急性发作时,关节明显疼痛肿胀而不能活动。

点穴法

点按尺泽穴

位置:微屈曲肘关节,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外侧缘凹陷处。

方法:按摩者右手托住被按摩者手臂,用左手拇指按揉尺泽穴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按揉曲池穴

位置:屈曲肘关节,在肘横纹的外侧头。

方法:按摩者左手托住被按摩者手臂,用右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曲池穴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按揉手三里

位置:屈曲肘关节,在肘横纹的外侧端朝拇指往下约3横指宽处。

方法:按摩者用左手托住被按摩者手臂,用右手大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手三里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酸胀感向臀部周围放散为佳。

按揉孔最穴

位置:手掌向上,腕横纹上方朝肱二头肌外侧9横指宽。

方法:按摩者坐位或仰卧,伸前臂掌心向上,按摩者以手指或指节向下按压,或顺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掐揉列缺穴

位置: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腕关节上,食指尖下凹陷处。

方法:按摩者一手托住被按摩者手腕,用另一手拇指和食指掐按列缺穴约1分钟,然后按揉约1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掐揉合谷穴

位置:手背部,拇指与食指的根部交接处,肌肉最高点。

方法:按摩者用一手拇指指腹按揉被按摩者合谷穴30次,两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中药外用法

熏洗法舒筋活络,常用宽筋藤外洗方。组成:宽筋藤、艾叶、千斤拔、鸡血藤、豆豉姜各30g。水煎熏洗患处,每天熏洗1-2次,先熏后洗,每次洗20-30分钟。每剂药可用2天,第1天用后,可留第2天加水煮沸,继续熏洗。

搽擦法新伤特别是伤处局部有明显肿胀充血,发热疼痛等症状者,常用田七粉加冬青叶。组成:冬青叶适量,捣烂后加田七粉3g拌匀,外敷伤处。

病情较轻,疼痛不剧者,也可选用简便的方法,如外擦正红花油。

热熨法此法多用于本病慢性期,反复发作,疼痛一般,可用熨药方:荆芥、防风各15g,桂枝、海桐皮、川楝、桑枝、防己、透骨草各9g,羌活、独活各6g。上药研共为末,装在布袋内扎紧袋口,煎热,烫熨损伤局部,以达到活血舒筋之功效,注意勿使烫伤。

中药内服法

年老体弱、血亏较重者可用当归鸡血藤汤加减。当归、熟地、鸡血藤各15g,白芍、丹参各9g,桂圆肉6g。补气血,益肝肾,温经络,祛风湿。1剂/日,用水煎服后分2次服用。

受伤初期,肿胀疼痛明显者可服用桃红四物汤加味。红花、桃仁、当归、生地、赤芍、泽泻各10g;川芎、乳香、没药各5g;田七粉3g(分两次冲服)。活血散瘀,消肿止痛。1剂/日,用水煎服后分2次服用。

受伤中后期,肿胀疼痛基本消失或减轻者可服用舒筋活血汤。羌活、防风、荆芥、当归、川断、青皮、牛膝,杜仲各10g;独活、五加皮、红花、枳壳各5g。舒筋活血。1剂/日,用水煎服后分2次服用。

长按识别扫描







































北京中科医院十一年致力公益事业
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ys/111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