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滑囊炎专科治疗医院 >> 滑囊炎预防 >> 穿高跟鞋之前,你应该明白这3点关于足
图片:PublicDomain
如何科学地穿高跟鞋
知友:孙悦礼(+赞同,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博士)天气转暖,夏天终于来了,马路上的裙子和高跟鞋也逐渐形成了一道养眼的风景线。
这时如果我把当前的美丽腿型和未来可能的踇外翻畸形联系起来,那就实在煞风景了。
曾听说一位生物工程博士在毕业论文答辩时,围绕充分的研究数据「痛心疾首」地铺陈女性穿高跟鞋的各种危害,结果被穿着高跟鞋来打分的女专家们听了感觉都不好了,称他为了不解风情的科研直男。
事实上,女生自己也明白穿高跟鞋的不适感。虽然高跟鞋会使腿形变得更纤细,但穿高跟鞋站立行走对足部所产生异常压力,长期积累会带来更大的不稳。但高跟鞋的危害却比「裹小脚」小得多,没有必要过分未雨绸缪,打着关爱女同胞的旗号,不准她们穿高跟。
相比高跟鞋该不该穿,足部的压力分布和行走步态的稳定性才是真正需要正视的。
人是如何用脚趾走路的?
这是正常走路的卡通全过程,可以观察到一条腿在行走过程中每一帧的状态。
根据走路的经验,我们可以想象走路时,一条腿不是踩在地上,就是在空中做单摆运动,步态分析中把踩在地上的时期成为「站立相」(standstanc),在空中摆动着的时期成为「摆动相」(swingstanc)。
走路时需要用到的关节:髋关节(紫色),膝关节(红色),踝关节(绿色),大脚趾(蓝色)。
上图所示的是右腿站立相的完整过程,从脚踝接触地面,膝关节弯曲,大脚趾踩地弯曲,髋关节伸直,直到大拇指离地,以此完成整个「站立相」。
从工程角度看大脚趾让腿增加了一个在行走全过程中都有效的关节。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让动作更加灵活,在保证稳定性的情况下身体可以做出更大幅度的弯曲,侧倾和扭转。
用脚趾走路的现代人,足部进化出了类似「跤轮」的活动机制,而事实上现代「智人」相对其他人种更适合用前脚掌和脚趾发力的行走方式。
行走中加入脚趾活动最实际的好处是同样一个幅度的腿部发力过程中多一个关节参与,就会使每个关节的运动幅度都减小,活动幅度不需要关节周围的肌肉发力,就可以充分调动韧带在小范围活动中的作用。
最终,更有利于让肌肉系统进入高效率,高响应速度,高功率输出的状态,并让整个身体变得更加灵活,这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是决定生死的优势。
综上,让脚趾参与行走奔跑的活动,通过改变脚掌和脚趾的夹角,就可以轻松把脚跟提起来;同时因为足弓和足底筋膜的存在,当脚跟抬起来的时候,还能维持足够的稳定性。
穿高跟鞋走路会带来哪些改变?
相对于穿平底鞋,穿高跟鞋走路就不再是我们早已习惯的脚趾走路方式了。
根据足部的「跤轮结构」,足弓高度,足底筋膜的强度以及大脚趾的接触面积都很重要。
穿着持续类似踮着脚走路的姿势,相当于人为的「架空」足底筋膜的发力,被拉长的足底筋膜使足弓高度减少;有的鞋跟很细的高跟鞋会使后跟时不够稳定;高跟鞋收紧的鞋尖会使大脚趾无法接触地面来发力,受力往往集中在前脚掌脚趾根部。
从这种程度上来看,穿高跟鞋走路可以说是很「反人类」的设计了。
穿高跟鞋的脚踩到地面到离开地面,脚底的受力情况,从左到右
上图是穿高跟鞋走路的模拟受力图,第一行从左到右分别是脚跟着地、踩实地面和脚跟离地三个阶段,第二行的足底受力分别对应三种不同位置。
受力云图反应受力的大小(蓝色最小,红色最大)。
根据足底受力云图,可以发现高跟鞋走路有两个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1.脚跟着地后,鞋跟在脚跟上产生很小的一个压力,相比于宽脚跟的鞋,高跟鞋较细鞋跟带来的支撑并不够稳定。
2.在脚踩离地面的时候,脚趾几乎不受力,取而代之的是前脚掌广泛受力。
第一个脚跟受力的异常,为了维持稳定,于是脚前掌就会通过畸形增加足底面积,主要引起畸形的结构式脚趾与脚掌之间的骨质增生,通过增大前脚掌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帮助足部的跤轮体系的带来更稳定的支点。
第二个脚趾弯曲程度受限的异常,为了适应走路的发力,于是「踇外翻」(踇趾囊肿)就形成了。
当走路时大脚趾不能作为足部跤轮的支点在一定范围内充分转动,那么取而代之的,就是频繁的侧向摩擦,脚趾关节间的不断磨损就会产生这种有弹性的囊肿。
打个比方,如果正常走路就像在蹦床上跳跃那样具有弹性,那么平足或高跟鞋走路的感觉就像走在水泥地上那么僵硬。
为了适应这种少了脚趾活动的走路姿势,身体自己让足部产生了踇趾囊肿并形成接触面积更大的踇外翻畸形,就像在脚底装上了弹簧,使脚掌着地不弯曲脚趾的步行姿势仍然会感觉到弹性,不过这种「改装」却会大大削弱步行的稳定和脚型的美观。
此外,正常走路会通过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大脚趾四个关节的弯曲来形成活动范围,而高跟鞋或者平足走路,因为削弱了大脚趾关节的活动度,因此行走时只能依靠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来承担本该四个关节分担的活动度,因此穿高跟鞋走路的人更容易引起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不稳的问题,引起脚踝扭伤、膝关节痛和腰痛。
有个有趣的细节:脊柱和足部都是26块骨头31个关节,不知是不是巧合,这两个部位的确存在着好多共性。
1.足部不稳大多会引起脊柱不稳,脊柱不稳的人走路姿势也会别扭。
2.脊柱和足部都是活动的结构,让31块关节有序稳定的协作,需要通过锻炼韧带肌肉来增加稳定性。
因此,无论是否穿高跟鞋,为了维持行走的稳定,都不能忽视对足部韧带的锻炼加强。
穿了高跟鞋怎么通过保养足部来补救?
如前文所述,高跟鞋会严重的限制走路时脚趾的发力,因此有意识的锻炼足部的铰轮活动,尤其是脚趾活动,是纠正长期穿高跟鞋走路或者平足的最好办法。方法很简单:
所有脚趾翘起来,控制大脚趾接触地面。
所有脚趾接触地面,控制大脚趾翘起来。所有脚趾翘起来,控制其余四个脚趾接触地面。所有脚趾接触地面,控制其余四个脚趾翘起来。
每个动作各做30次,站着冲澡时就能完成一套。这个锻炼不仅可以通过增强足部肌群力量缓解足底跟痛,还可以一定程度上纠正足弓塌陷和踇外翻。
对于已经形成踇外翻的,这些动作或许就不太会改变畸形这个事实了,如果实在影响走路活动功能,医院寻求专业医疗,千万不要上淘宝随便买个矫正器就用自己的脚做实验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尤其是穿高跟鞋的窈窕淑女,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让广大女同胞们放下心里的负担,大胆穿上高跟鞋追求美丽,只要科学锻炼,在生活中注意好「度」的把握,相信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美貌和舒适的平衡的。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知乎热门文章
你想象中的你,与真实的你,真的一样吗?
突然发现自己老了是什么感受?
能治愈你的,除了发工资和收红包,还有它……
内容转载自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走北京中科癜风医院好嘛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ys/1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