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学习班动态

7月11--12日(河南洛阳)全国第86届实用医疗新技术学习班《点击查看》

7月13-16日(河南洛阳)液针刀治疗颈肩腰腿痛临床研修班《点击查看》

咨询   

(三)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损伤

棘上、棘间和黄韧带都是由密集的胶原结缔组织构成,是纤维关节的重要结构。它们将相邻的骨体连接在一起。它带有柔性、屈折性,以便于关节活动。另一方面,它有足够的强力和牢靠性。可以耐受强大的拉力但不能伸长。因此,在急性扭伤时,韧带易被断裂;在持续或间断牵拉时韧带将松弛。一旦韧带失去弹性就不易恢复原有的力量。

(1)棘上韧带损伤:

棘上韧带损伤是体力劳动者的常见病、多发病。损伤后若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常导致慢性韧带劳损而不能胜任繁重劳动。棘上韧带是架在各椎骨棘突顶上的索状纤维组织。据统计,73%止于第4腰椎,22%止于第3腰椎,仅5%止于第5腰椎。由于该解剖特点使下腰较弱,又是最活动区。据报道中年人可有75%的人有棘间韧带变性,加之局部外伤,故韧带极易在该处撕裂。在正常情况下。这些韧带皆受骶棘肌保护而免受损伤。当人体充分弯腰搬移重物时,骶棘肌处于松弛状态,臀部肌肉和大腿后部肌肉收缩。以腰椎为杠杆将重物提起。支点常位于腰骶部,此时因无骶棘肌保护,所以重力全落在韧带上。当脊柱突然屈伸时,极易造成棘上韧带从个别棘突上撕脱。尤以下腰部和腰骶部多见。

棘上和棘间韧带由脊神经后支神经末梢分布,是极敏感的组织,一旦损伤,可通过脊神经后支传入中枢,虽然范围很小,却会造成严重的腰痛或伴有腿痛。

(2)棘间韧带损伤:

棘间韧带既有助于脊椎之间的活动,但也给予其一定的限制。它处于相邻的棘突之间,呈长方形,其腹侧与黄韧带相连,其背侧与背肌的筋膜和棘上韧带融合在一起。这3条韧带构成一个统一体。在日常生活中,背部的屈、伸动作经常使棘突分开和挤压、相互摩擦。从而造成棘间韧带牵伸和挤紧。日常机械性摩擦会引起变性。

棘间韧带只能在变性的基础上外力作用下而发生不同类型的破裂和松弛。韧带内含有神经纤维,对痛觉最为敏感,故韧带破裂或松弛是下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第1、2腰椎后部厚度大于前面;第4、5腰椎与之相反,而第3腰椎的椎体前后厚度相等。第3腰椎的横突比另外4个腰椎横突长,因此背部肌肉的牵拉杠杆力最强,尤其是横突左右不对称或横突向后偏斜时。当腰椎左右侧弯及扭曲活动时牵拉更甚。附着在横突上的有腰背筋膜的深层及腰方肌。当这些肌肉单侧收缩时,可使腰部向同侧前方弯曲,使横突与肌肉筋膜附着处受伤从而造成多个小肌疝。同时也可因肌肉收缩牵拉而使腰神经感觉支受牵拉而产生疼痛。此病尤以青壮年多见,大多数患者都有损伤史,这与腰部活动范围广、负重多有关。特别是经常弯腰或突然扭转、动作不协调时则更易发生。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医学分享

▲长按







































治疗白癜风权威的医院
白癜风的根治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wh/977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