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

专注原创瑜伽分享

==这里没有老师,只有和你一同坚持的人==

hi,伙伴们~

在瑜伽中,你有木有听过这样一句指令

将你的「股骨插回骨槽」

这句指令“小白”们听起来

可能觉得有点“血腥”

先别“着急”和“怕怕”

我来告诉你咋回事

先来认识谁是谁

1股骨

就是我们的「大腿骨」,是人体中最长、最强壮的骨。包括股骨头、股骨颈、股骨干、大转子等一啪啦。

2骨槽

髋关节髋臼窝,是一个「杯型凹陷」。

3髋关节

大腿骨和髋臼窝组成一个「球窝型关节」,髋关节是没法从外面触摸到的,大约在腹股沟前侧中间,与骨盆连接,支撑着我们的躯干。

球窝型关节有啥用?

原本是为了赋予关节更高的「灵活性」

但髋关节与同类的肩关节不一样

除非你从小练家子,否则你像下图这样多半会“废掉”

这是因为髋关节的“窝”比较大和深

它包裹着大腿骨的头,使其运动幅度受限

But

如果你以为髋关节“弱爆了”

那就错了

人体就是这么“高大上”,不服还不行

上帝在设计髋关节的时候

就是让它负责「连接下肢」

带给下肢高度的「稳定性」

没有它的话

你想支撑人的体重跑跳

休想!!!

练瑜伽和这有啥关系?

人老腿先老

瑜伽中的「站立体式」就是冲这来的

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外旋股骨类

比如三角伸展式、战士二式等

内旋股骨类

比如战士一式、加强侧伸展式等

平衡类

比如战士三式、半月式等

...

乍一看

旋来旋去是为「增加灵活性」

实际上更重要的是

为髋关节首要功能---「稳定性」

也就是所说的「股骨回槽」的能力

通过让大腿骨在各种状况下(外旋或内旋),都能保持与髋臼窝对合,以此来锻炼和提升髋关节稳定性,这样腿部就“年轻”了。

股骨回槽的“瓶盖论”

当我们正常站立时,股骨回槽感觉并不难,但是当我们的大腿需要外旋或内旋的时候,你会发现,这并不容易。(如果你还没有发现不容易这个事儿,先看看你真的旋大腿了没)

原因一是前面提到的,人体本身这套髋关节装置就不是让你想怎么动就怎么动的,其次,我们髋关节在平日本来就很少进行“旋动”,频率最高的就是走路时的前后摆腿(屈曲和后伸)。

你可以把这样一个球窝型关节想象成“瓶盖”和“瓶口”,髋臼窝相当于“瓶盖”,股骨头相当于“瓶口”,扭瓶盖的动作就是为了让股骨和髋臼窝对合,同样,如果需要“盖紧瓶盖”(股骨和髋臼窝对合),你也必须要“扭”(旋动)。少了任何一方,都不成事。

这就不难理解

为何瑜伽要在股骨外旋、内旋上做文章了

髋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是相辅相成的

增加其灵活性,也就是为提升其稳定性

现在你发现“股骨回槽”这句指令

多么滴「生动与形象」

股骨回槽究竟是什么样的?

这事吧

估计只有股骨和骨槽他俩最清楚

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

最近我有点新发现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和检验

觉得可以拿出来和大家探讨

以前我做三角式特别注意“捞起”大腿内侧的肉向上、向外,但后来发现这样是不对的,因为“肉外旋”和“股骨外旋”是两个概念,这样做的结果是,我的腿部会变短,并且髋部会不舒服,如果你总是在股骨没有回槽的情况下做外旋,你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可能就要遭罪了。

我留意观察一些大师在做三角式时候的照片,包括艾扬格大师,他们的腿部在体式中都很修长、对称,尤其是大腿区域,后来经过不断练习和探究,我发现,如果当你的股骨真的回槽,你的腿部是不会变短,尤其是大腿,并且髋部觉得很舒服。

那么如何做到让股骨回槽呢?以三角式为例,我的经验是:

首先,大腿外侧要足够上提。

其次,大腿内侧下部靠近膝盖的区域要变细。(启动缝匠肌)

最后,外旋大腿时,让髋骨别下掉,并且在进入侧向伸展的时候,也要保持髋骨不下掉。

再连同大腿前侧上提和小腿肚向前推,做到这些,三角式中的前腿就不会变短啦。

以上经验乃个人体验

欢迎实践

如有帮助

记得赞赏哦

吼一声

佳佳主讲的直戳瑜伽体式的“软肋”线下精品小班课程开讲在即,一个有过拇指外翻、膝盖超伸、滑囊炎、X型腿、梨状肌综合症、下腰痛、翼状肩经历的等“问题人儿”与你分享干货,直戳“软肋”,仅剩少量名额,欢迎有缘伙伴来约哦!

Namaste!

佳佳

这里没有老师,只有与你一同坚持的人在这里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健身房

12.21一周年,敬请期待佳佳

专业文这样编你稀饭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jc/133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