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滑囊炎专科治疗医院 >> 滑囊炎诊断 >> 经常穿高跟鞋,须谨防一种病
夏天到了
高跟鞋配上小短裙
回头率自然没得说
但时间久了会发现大脚趾就有些歪斜了,脚痛越来越明显,有时甚至不能走路。结合这些症状,一种很容易被人忽视的疾病——拇外翻可能找上了你,今天我们就一起详细聊聊。
什么是拇外翻?
拇外翻是指拇趾在第一跖趾关节处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生理范围的一种前足畸形。俗称为“大脚骨”,女性发病率较高。
哪些原因会导致拇外翻?
1.穿鞋习惯:长期穿着不合脚的鞋,尤其是鞋头较窄而跟部较高的鞋,足前部被逐渐挤到鞋子前方较窄的地方,使所有足趾挤压叠加在一起,时间一长就会导致拇外翻畸形。
2.遗传因素:50%以上有阳性家族史,直系三代以内都可能发生。
3.发育异常:例如跖趾关节形态又圆又小、第一跖骨头关节面向外侧偏移等。
4.其他原因:如第一跖趾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第一跖趾关节及其附近跖骨、趾骨的畸形愈合,第二趾切除后,神经肌肉性病变致肌力不平衡等也是发病因素。也有学者认为平足和内侧跖楔关节不稳定与拇外翻的发生有关。
拇外翻主要有什么症状?
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主要发生在跖骨头的突出部分,长期受鞋帮的挤压、摩擦,使得局部皮肤增厚,容易产生滑囊炎,引起红肿、疼痛。
很多人误以为拇外翻不是一种病,只是生长上的畸形。事实上,拇外翻对身体的危害不容小觑。早期会造成走路疲劳、轻微疼痛。随着时间的延长,不仅疼痛加剧,还会引发足部肌肉和肌腱退变、畸形,严重时还会影响行走。”
拇外翻可以自己纠正吗?
一些网上的宣传称佩戴支具可以纠正拇外翻,甚至有人说自己每天掰一掰大脚趾也可以纠正拇外翻。
因此很多患有拇外翻的人,都想知道,拇外翻真的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的方法来纠正吗?
拇外翻保守治疗方法包括:选择宽松甚至露趾的鞋子;穿戴拇外翻护垫、分趾垫及夜间使用外展支具;对拇趾籽骨下或外侧足趾跖骨头下有疼痛者使用跖痛垫;外侧的锤状趾,可穿用足趾套等等。
根据《版-拇外翻诊疗专家共识》中的观点,实际上,保守治疗的方式一般只能暂时缓解疼痛症状,没有长期明确的矫形效果。
我们临床上甚至遇到过一些拇外翻的患者由于佩戴分趾垫或外展支具而出现疼痛加重的情况。
拇外翻怎么治疗?
1、症状轻微的拇外翻
畸形较轻、疼痛较轻者,可以通过穿宽松的鞋、用拇指外翻垫、夜用夹板和足趾间垫、在鞋内放置软垫等方法来纠正。
宽松或露趾的鞋子可以通过降低对前足的挤压来延缓拇趾偏斜程度和其他足趾畸形的进展;用拇指外翻垫、夜用夹板和足趾间垫可以暂时缓解疼痛,延缓畸形进展;在鞋内放置软垫可以减轻足底疼痛区域的压力;拇囊炎可做理疗、热敷。
2、症状严重的拇外翻
当保守治疗不能缓解疼痛等症状或畸形加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建议尽早接受手术治疗。拇外翻微创手术创伤小,可将跖角及拇内、外翻角度矫正到正常位置,且术后不易复发,远期效果好。
目前采用的截骨方式是国际上最为流行的Z字截骨术,非常稳定,配合以坚强的内固定,一般术后两天疼痛减轻后即可下地活动,配上前足免负重鞋可以完全负重,不需要扶拐。术后一周可以出院,术后6周拍片复查,截骨愈合好后可以穿自己鞋子,完全恢复工作、运动。
生活中注意以下四点
1.选鞋要合适:鞋跟不能太高,鞋头要宽松些,使足趾在鞋内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但也要确保鞋子跟脚。过大或过小的鞋子都不利于足部健康。
2.避免过度劳累:如长时间踢球、跳舞、爬山、马拉松等;
3.对拇囊区不要按摩、揉搓:减少局部刺激,出现疼痛,可以局部外用扶他林;
4.拇外翻症状较为严重的,建议尽早就诊,早诊断早治疗。
内容来源:骨事一点通
免责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jc/13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