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腰椎间盘及其相关解剖极为复杂。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支柱,成人由26节椎骨(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骶尾骨各1块),借23个椎间盘、椎间关节及多个韧带连接而成。由上述组织构成了椎管和椎间孔。椎管容纳脊髓和神经根,椎间孔通过神经根和根动静脉等组织。脊柱两椎体间有间盘组织,相邻两个椎骨组成一个功能单位。椎体及椎间盘前有前纵韧带,后有后纵韧带。椎体的后部有椎板及小关节,由黄韧带和关节囊连接,还有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和横突间韧带及有关肌肉组成比较稳定的腰部脊柱。前纵韧带位于椎体前面,上起枕骨底部和寰椎后结节,下止骶骨上半部,其形态为胸部窄而厚,颈腰部宽而薄。   前纵韧带与椎体和椎间盘前缘紧密相连,有限制脊柱过伸功能。过伸性外伤致前纵韧带撕裂十分常见,同时可有间盘前脱出,引起腰痛。   后纵韧带位于椎体后部,上起枢椎与覆膜相续,下达骶管前壁,较前纵韧带为窄,不能完全遮盖椎体后面和椎间盘。且两侧薄弱。韧带与椎体上、下紧密相连,但在韧带与椎体间留有间隙,有静脉丛通过。椎间盘常从侧方突出。后纵韧带的骨化,在颈椎和腰椎常见,是引起脊髓压迫的重要原因之一。   经测量,L3-4间盘内压力,以站立位为标准,仰卧位可降低50—60;若呈无支持坐位则升高40%;弯腰40°时,升高%;若前弯加旋转时则升高%。如前屈提举2Kg重物时,其间盘内的压力则可达卧位时压力的10倍。因此多认为,经常或突然前屈并旋转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

病理病因

  中央型腰间盘突出症绝大数发生于L5、S1间盘,极少数发生于L4、5间盘,其他腰椎间不发生此症。其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密切联系。其一,第五腰椎间盘后侧的后纵韧带薄弱而狭窄,此处是间盘最易突出之处。其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常屈伸脊柱或弯腰转身,使腰间盘内的水份和营养成分减少,因此弹性明显下降。由于胶原纤维增多,间盘逐渐变窄,使其周围韧带松弛,椎体间产生过度活动,加上椎间盘生化因素的作业等,成为腰椎间盘从中央突出的内在基础。在此基础上,当腰部受到前屈的扭伤或负重弯腰等影响,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向正后方脱出,压迫两侧神经根和脊髓,引起双下肢痛、麻或鞍状麻痹。 

临床表现与诊断

  1、青壮年有腰部扭伤史或积累性损伤史。   2、腰腿痛并有双侧坐骨神经干对称性痛。行走站立时加重,卧床时缓解,时轻时重,但可以骑自行车。   3、腰部僵硬活动受限,走路呈鸭步状态。   4、下腰部棘突两侧有深在性压痛伴放射痛,一般一侧轻一侧重。   5、双侧坐骨神经牵拉实验阳性(即支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L5—S1神经支对应区的感觉障碍及反射异常。部分有鞍状麻痹及大小便失利。   6、X线检查及CT检查,参阅腰间盘突出症。   7、除外腰椎结核、肿瘤等疾病。 

针刀治疗

 1、体位:俯卧位。

  2、体表标志:   两髂脊连线,通过L4棘突或L4.5棘间。   3、定点:   ①②L5—S1或L4-5棘间及两侧横突间共三点。也可在骨盆牵引后再予定点,牵引力以病人能耐受为度,不宜过大(约30Kg左右)。   ③其他软组织损伤点(腰、臀、腿压痛点)   4、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铺无菌巾,行针刀术。   5、针刀操作:   ①在棘间点进针刀。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垂直皮面刺入,超过棘突顶端,进入棘间,将刀口调转90度,在棘突上缘行切开剥离。   ②在横突间点进针刀。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针刀体与皮面垂直刺入。先达横突骨面,将刀锋移至横突下缘,并调转刀口线90度,与横突下缘平行,紧贴横突下缘骨面行切开剥离,松解横突间韧带和横突间肌。对侧横突间点同样处理。   ③其他腰、臀、腿软组织损伤压痛点,其针刀治疗与相应软组织损伤治疗操作相同。   术毕,无菌辅料覆盖针刀口,固定。   6、手法操作:   针刀松解术后,行手法复位。让患者俯卧于治疗台上,先行骨盆牵引,牵引力在40—Kg之间(比针刀治疗时牵引力要大一些),持续20分钟。然后做连续提腿复位法使其复位。   7.药物治疗:   ①给予消除水肿药物。如20%甘露醇ml,静脉滴入,保证半小时内滴完,每天1—2次,连续三天。   ②给予活血化瘀药物,复方丹参注射液等静脉滴入(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液体中)。每日一次,连续一周。   ③适当给予抗生素。   ④给予通经活络中药,活络一号冲剂,1包、日二次,白水冲服。   ⑤如有腹胀、便秘等,可给予番泻叶泡水饮。

护理与健康锻炼

  1、整体搬运和整体翻身,病人绝对卧床。在手法结束后,按脊柱外伤病人搬运方法,送回病房。在搬运时要保持患者身躯平直,仰卧于病床上。下肢可伸屈活动,但躯干不得任意活动,更不能坐起。在床上可翻身,但也必须保持身体平直,不能扭转腰部。大小便时不可下地,并要保持腰部前凸位,以足支撑臀部抬起,接下大小便,需绝对卧床三周。   2、针刀治疗术后,要对病人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对肢体的感觉、运动要经常检查,对其变化要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3、骨盆牵引。真刀术后每天要做骨盆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1/10.每次2小时,每日3—4次,在牵引时一定要保证牵引效果。   4、对体质消瘦病人,要注意皮肤护理,避免压伤皮肤,预防压疮发生。   5、针刀治疗后两周,可行飞燕式练功,循序渐进,每天50—次,并做下肢抬举锻炼,双下肢每天各做50—次。   6、绝对卧床三周后,可拄双拐下地,练习数日后,可弃拐行走。   7、治愈吼三个月内,不能长途步行,半年内不能做重体力劳动。   注意事项   1、棘间点施术,针刀不可刺入脊髓腔,防止损伤马尾神经。   2、横突间施术,尽量在横突的下缘,以免损伤脊神经后支,更不可离开横突骨面,以免损伤腹腔脏器。   3、在做手法操作时,要用力柔和,力度适当。避免用力过猛、过大,以减少对腹腔脏器的干扰。

《针刀微创临床应用人体标本解剖班》

广州站课程表

教学内容

日期

基础理论

针刀治疗概述、针刀医学四大基础理论;

针刀医学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针刀医学六大组成部分、针刀治疗的机理、四部八法、操作方法。

11月14日(全天)

星期六

临床诊疗部分

颈项部

①针刀治疗项韧带损伤 ②针刀治疗胸锁乳突肌损伤③针刀治疗肩胛提肌损伤 ④针刀治疗头夹肌损伤

11月15日(全天)

星期日

肩背部

①针刀治疗肩周炎 ②针刀治疗冈上肌损伤③针刀治疗冈下肌损伤④针刀治疗菱形肌损伤⑤针刀治疗三角肌滑囊炎⑥针刀治疗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

11月16日(全天)

星期一

上肢部

①针刀治疗网球肘②针刀治疗肱骨内外上髁炎③针刀治疗滑囊炎

11月17日(全天)

星期二

①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②针刀治疗腰椎管狭窄症③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④针刀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11月18日(全天)

星期三

①针刀治疗腰段棘上韧带损伤 ②针刀治疗棘间韧带损伤

③针刀治疗腹外斜肌损伤④针刀治疗腰肋韧带损伤⑤针刀门诊治疗、示教

11月19日(全天)

星期四

①针刀医学临床中关于局麻药利多的应用与风险防范

②针刀医学临床诊断与治疗中与疼痛医学治疗手段结合思考

③针刀门诊治疗、示教

11月20日(全天)

星期五

臀部

①针刀治疗骶棘肌下段损伤 ②针刀治疗梨状肌损伤③针刀治疗臀中肌损伤   ④针刀治疗慢性臀部肌损伤

⑤针刀门诊治疗、示教

11月21日(全天)

星期六

发结业证、学分证,换发票

11月21日

星期六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往期培训班合影

近期针刀学习班安排

广东小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学习班(11.13-21日)

11.20日--王海东教授针刀医学亲传弟子班通知

联系方式

报名咨询

联系人:周艳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zz/13913.html

------分隔线----------------------------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