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修从医之德
常怀律己之心
▽
.10.30
NO.
文章来源:自创
文/lee
足跟疼的人有不少,
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到底是哪些人,哪些年纪的人
容易犯足跟疼的毛病呢?
常见病因有哪些?
这里小编来跟大家科普一下
▽
跟痛症好发于什么人群
40~60岁中老年人,年老体弱,
肥胖者;
扁平足;
爱穿高跟鞋、
拖鞋(尤其人字拖)、
有过足外伤史;
长期站立或行走如保安、
售货员;
过度运动如钟爱长跑的运动员等。
跟痛症的常见症状
(1)症状:跟痛症的特点是清晨下地的第一步,足跟部特别疼痛。有的活动几分钟后,疼痛反而消失;或者久坐后再次站立时出现足跟疼痛。
(2)体检:可见足跟部前内侧肿胀。跟骨内侧结节及跖腱膜起点2~3厘米处可有明显压痛。注意患者有无足部力线异常,无胫骨内翻、足内翻以及平足、高弓足等,还应检查跟腱有无挛缩。
(3)X线检查:约50%病人可见跟骨结节跖侧有骨刺。B超及MRI检查可见跖腱膜增厚、水肿。
跟骨痛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1)跟骨骨刺:多见于老年患者,X光片中可以发现跟骨结节处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但是,临床上发现骨刺并不是导致疼痛的直接原因,只是隆起的骨刺,更容易使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产生无菌性炎症。其足跟疼痛的程度与局部炎症反应的轻重有关,而与骨刺大小无直接关系。
(2)足底跖腱膜炎:足底跖腱膜是足底维持正常足弓、缓冲震荡、加强弹跳力作用的腱性组织。长时间的行走、过度的负重,都会引起跖腱膜的劳损,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症状。
(3)跖筋膜炎:足底筋膜由足跟部起,到前足止,是贯穿于足底的纤维组织。当足底筋膜过度拉伸或者受压时,就会导致筋膜炎,也可能引起足跟痛、足弓痛及足跟骨刺。
(4)跟骨后滑囊炎:最易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的滑囊,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
(5)跟腱炎:跟腱是位于踝关节后方的一条大的肌腱,连接着小腿后方的肌肉群到跟骨,行走、奔跑、攀登等运动都依仗它。
(6)跟垫痛:常发生在老年人,跟垫是跟骨下方由纤维组织为间隔,以脂肪组织及弹力纤维形成的弹性衬垫;青年时期,跟垫弹力强,可以吸收振荡。老年时,跟垫弹力下降,跟骨在无衬垫的情况下承担体重,严重时可形成瘢痕及钙质沉积,引起足跟痛。跟垫痛与跖筋膜炎不同,在整个足跟下方都有压痛。
(7)跟骨高压症:跟骨本身因慢性压缩或骨退行性变,跟骨内压升高导致跟骨痛。跟骨高压症多见于中老年人,可单侧或双侧发病,跟部疼痛影响行走。早期下肢抬高可使症状缓解,跟骨的内、外侧及跖侧均有压痛和叩击痛。作跟骨减压治疗有效。
(8)巴克斯特神经卡压综合症:巴克斯特神经易受卡压的两点:
1、拇展肌(Abductorhalluces)、趾短屈肌(Flexordigitorumbrevis)与足底方肌(Quadratusplantae)之间。
2、神经绕过内侧跟骨结节(Medialcalcanealtuberosity)前时。
(9)其他因素:跟骨骨折、跟骨肿瘤或结核、跟骨骨髓炎等。
跟痛症的常见痛点有哪些
最常见的五种跟痛症的压痛点和位置:
①足跟垫萎缩
②足底筋膜炎
③巴克斯特神经卡压综合症
④跟骨压缩性骨折
⑤踝管综合症
跟痛症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1)每日用温水洗脚,保持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炎症。
(2)防寒保暖。冬季要特别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寒冷剌激。
(3)鞋的大小要合适,质地柔软、宽松,能让所有脚趾平放和略为活动。鞋底要有一定的厚度,尽量避免穿着软的薄底布鞋,外硬里软,尤其鞋跟里面要有弹性,这样能将自身的体重平均分配,鞋底过薄过软还容易损伤足部。
(4)使用足跟垫。足跟垫的作用:①减少后跟的直接冲击,当然单纯用足跟垫不能明显减少行走对跟痛症的冲击;②抬高足跟,就可以起到减少跟痛症的作用。
(5)长途行走或长时间站立时要有科学的步态及姿势,避免足部持续负重,防止足部过度疲劳。
(6)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散步、游泳、打太极拳等,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使骨的韧性增加,骨质增长。行动不方便者,每天可做足部肌肉的收缩锻炼,以增强足底肌的肌力,减缓韧带蜕变松弛的进展。
(7)减肥,减轻足部的压力。
跟痛症该怎么治疗
(1)药物治疗:有持续性疼痛时,可以口服一些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注意口服这类药物有并发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因此服用时要参考疼痛医生的建议,也可以局部外用镇痛膏药。
(2)软组织内封闭术:即是将含有消炎镇痛液注射到足跟疼痛的部位,也可以加用臭氧,以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并有缓解局部肌肉紧张的作用。时间长的可管数年以上,短的数周,视病情轻重,时间长短不定。因消炎镇痛液中含有少量的糖皮质激素,因此不适合于孕妇、哺乳期妇女、骨质疏松和糖尿病患者。
(3)中药熏洗、热敷、局部理疗、针灸等,也可以缓解疼痛。
(4)足跟康复锻炼。
A.B.C.D四种方法:
A.身体前倾面对墙壁,
双手伸直平推墙壁,
有疼痛的下肢膝关节向后绷直,
另一个膝关节向前呈弓步。
屈肘,增大身体前倾,
保持后膝绷直和足跟触地,
这时会感到跟腱和足底韧带受到牵拉,
保持牵拉感10秒然后放松,
重复20次,每天4~5次。
如双足都有疼痛,
可交换双足位置进行按照相同方法练习。
B.:双手扶着桌子,
上身前倾,双足前后错立,
重心放在位置在靠后的腿上,
抓牢前方支撑物,屈双膝下蹲,
保持双脚足跟触地,
保持牵拉感10秒然后放松,
重复20次。如双足都有疼痛,
可交换双足位置进行按照相同方法练习。
C.双足前部站在楼梯最下方的台阶上,
身体保持直立,
面向楼梯,
手握护栏保持身体平衡,
足跟悬空,
逐渐放松小腿肌肉,
使足跟尽可能放低。
您会感到小腿肌肉、
跟腱和足底韧带受到牵拉,
保持牵拉感10秒然后放松,
重复20次。
D.毛巾拉伸脚后跟:
每天拉伸运动2~3次
席地而坐,
光脚,
膝盖绷直,
用毛巾挂在脚趾上,后拉,
每组10下,动作可反复。
(5)小针刀疗法:小针刀通过对足跟局部压痛点进行剥离,从而对足跟慢性软组织病变部位进行闭合性手术松解,疗效非常好。
大家如果需要了解针灸可以白癜风要多久能治好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zl/8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