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和双氯芬酸钠是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属于芳基丙酸类,由于其化学结构和抗炎机制与糖皮质激素不同,因此,我们也称之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它们主要通过抑制环氧酶,干扰致热、致炎、致痛物质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的目的,可降低发热者体温,对正常者体温几乎无影响,适用于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痛经等轻、中度慢性钝痛,对严重创伤性剧痛和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对类风湿性和风湿性关节炎有肯定的疗效,一般不产生欣快感和依赖性,亦不抑制呼吸,故临床使用广泛。

布洛芬和双氯芬酸钠属于同类药物,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但也存在一些不同,今天孙药师就为大家一一介绍:

作用强度和起效速度:与布洛芬相比,双氯芬酸钠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更强,属于强效解热镇痛抗炎药,其解热、镇痛、抗炎效应是布洛芬的20倍以上。在起效速度方面,与布洛芬相比,双氯芬酸钠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起效更快。

适应症:双氯芬酸钠属于强效解热镇痛抗炎药,与布洛芬相比,其镇痛、抗炎效应更强,除可用于缓解各种急性轻、中度疼痛和关节炎外,还可用于缓解非关节性各种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等,以及耳、鼻、喉的严重痛性感染,如咽扁桃体炎、中耳炎等。由于解热作用较强,因此,双氯芬酸钠很少用于退热,布洛芬的解热作用更加温和,常用于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用药疗程:布洛芬和双氯芬酸钠都是对症治疗药物,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布洛芬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双氯芬酸钠连续用药一般不应超过一周,如症状不缓解,应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

服药时间:建议布洛芬和双氯芬酸钠与餐同服,以食物作为间隔,可有效预防或减轻胃肠道反应,双氯芬酸钠有肠溶剂型,宜于饭前服用。

不良反应:布洛芬和双氯芬酸钠常见恶心、呕吐、胃胀、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头痛、头晕、皮疹、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布洛芬还可引起耳鸣和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有统计研究显示,双氯芬酸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大约为20%,大约有2%的患者因无法耐受而停药。

总之,布洛芬和双氯芬酸钠是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主要适用于各种轻、中度慢性钝痛,对严重创伤性剧痛和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在疗效方面,双氯芬酸钠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都要强于布洛芬,而且起效更快,适应症更加广泛。在安全性方面,布洛芬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好。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喜欢:

复方丹参片需要服多久?

“是药毒三分”,服用二甲双胍注意7点,赶跑副作用

怎样正确服用替米沙坦?听听药师怎么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zl/1453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