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人来说,《网球王子》是青春中不可磨灭的回忆,无论是漫画、电影,还是小说。如果网王主角们真实存在,那么他们是否也会患上“网球肘”?毕竟每天都要参加高强度训练与竞争激烈的比赛。

网球肘,医学上称为肱骨外上踝炎

指由于急慢性损伤造成的肱骨外上踝周围软组织的创伤性炎症。

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也有文献称其为肱骨外上髁综合征、肱骨外踝骨膜炎、肱桡关节滑囊炎等。

打网球者经常反手挥拍击球,若不得法常引发此病,因此俗称“网球肘”。

流行病学与发病人群

肱骨外上踝炎在30~64岁的人群中发病率为1.3%,尤其以44~54岁的人群为主,无性别差异,可能与肘关节的重复、过度的使用有关,治疗后往往容易复发,部分成为顽固性网球肘。

多发于前臂运动强度大者,如家庭主妇、厨师、泥水匠、木匠、小提琴手等单一手工操作者。据统计,有10%-50%的网球运动员会患网球肘。

发病机制

在肘关节附近有两个上髁,一个是内侧,另一个在外侧,上髁是大部分前臂屈曲肌群和伸展肌群的肌腱与肱骨连接的地方。

在日常情况,认为肱骨外上踝炎的导致原因与强度和时间有关。主要发病机制是前臂伸肌肌腱在抓握东西时,由于过多地收缩、紧张肌肉,造成肌肉起点的肌腱变性、退化和撕裂而致疼痛。

研究显示,每天手持工具重量大于1kg、或负重大于20kg、次数在10次以上者,或者重复屈伸肘关节、腕关节运动超过2小时,都会增加桡侧腕短伸肌的负荷,引起慢性劳损。

临床症状

患者多有患肢劳累史,初期仅为劳累后疼痛,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发展为用力后疼痛,故而扫地、拧毛巾、提重物等日常生活可受影响。

以自觉肘关节外上方活动痛为主,查体可见肘关节外上侧压痛,疼痛可沿前臂向手端放射,前臂肌肉紧张,肘关节不能完全伸直,肘或腕关节僵硬或活动受限,有时可察觉前臂外侧放射性疼痛或麻木,甚者肌力减退,握力减弱,持物坠地。

做握手、旋转门把手、手掌朝下拾东西、网球反手击球、打高尔夫球挥杆等活动时疼痛加重。

诊断方法

目前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还是基于临床诊断,即医生根据问诊病史,结合就诊刻下的体征(如Mills征或前臂伸肌紧张试验阳性)进行诊断。

优点在于不需要借助仪器检查,方便患者就医。

缺点在于误诊率较高,确诊后对于肌腱损伤程度无法量化。

近年来高频超声被认为是肱骨外上髁炎的首选检查方式,在判断肌腱损伤及其程度时更优于磁共振成像。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肱骨外上踝炎患者的主要症状为疼痛,并非日常功能受限,因此治疗主要是控制疼痛,使得肌腱的损伤结构在组织病理学基础上得以恢复。在控制症状上,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可高达90%.

外用贴膏

可明显减轻上肢疼痛,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无痛握力,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推荐使用奇正消痛贴膏,可以快速、强效、持久缓解疼痛,对于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其操作简单、作用迅速、使用安全有效,能够为大多数患者接受。一贴8-12小时,根据病情,7-14天一疗程。

口服药物

阿司匹林或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缓解疼痛,但不能改变远期结果。

注射治疗

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采用注射治疗。如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痛点注射(PRP)、玻璃酸钠治疗等。

中医治疗

针灸(火针、温针灸)、小针刀、推拿、拔罐等中医治疗对缓解肱骨外上踝炎症状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

物理治疗

热疗

最新的热疗方式有红外线照射、HYJ微波治疗、温和灸、穴位泥腕灸、弱激光照射等。

体外冲击波疗法

利用冲击波引起局部炎性反应,促进组织愈合。

手术治疗

顽固性网球肘(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可进行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皮下神经血管束切除术、伸肌总腱附着点松懈术等。

康复治疗

前臂水平放在桌上

手、腕伸出桌面,并持0.5千克重物,以腕关节为中轴点并发力屈曲手腕,10次1组,每天3组。

轻捏海面球

手握海绵球反复捏,直到感到疲劳,则可停止。

注意事项

肱骨外上髁炎虽不是致命性疾病,但发作时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仍十分明显,尤其是初发治疗不当、治疗后未愈且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网球肘,更是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由于肱骨外上髁炎病因病机的不确定性,治疗上并没有一个金标准,目前仍以保守治疗为主,且两种或以上的保守治疗取长补短、联合应用,已取得较为明显的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zl/1441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