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图1)是跑步爱好者最常见的疼痛部位,一旦疼痛出现,非常难以治疗。

图1Achillestendon示意图

什么是肌腱病?

肌腱病并不限于足跟,存在于全身诸多部位,跑步爱好者常见的肌腱病部位包括髌骨肌腱病(髌腱Patellatendinopathy),胫后肌腱病(posteriortibialtendinopathy)等。

我们知道,身体绝大多数组织,例如骨骼,肌肉,韧带和肌腱,会不断产生新的组织(合成)及分解旧的组织(分解)。我们给与组织多大的应力在组织的分解和合成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是一种平衡。

如果肌腱承受过多的应力,且得不到及时的恢复,那么肌腱组织就开始出现分解超过合成。肌腱结构随之改变,应对外部应力的能力相应降低,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肌腱病通常分为几个阶段。最开始的阶段叫做反应阶段(Reactivestage)。这是肌腱对迅速增加的应力产生的一种反应。该阶段的表现可以是肌腱水肿以及疼痛。

在大多数的慢性肌腱病病例中,更多的是处在退行性变阶段(degenerativetendinopathy),此阶段肌腱的结构已出现重大改变。表现为肌腱增厚并出现结节。如果不予以治疗,那么很可能会进展至肌腱不能承受任何的应力,结果将导致肌腱的部分或全部断裂。

这是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通常伴有疼痛,但有时突然出现的肌腱断裂却毫无征兆且无任何疼痛。知晓该病的不同阶段对于如何采取最佳治疗至关重要。

这听起来是否很让人感到无助?但不必如此。只要你能抓住问题所在,并且及早干预,通常都能痊愈。记住,干预是必须的,该病不会自行消失。

症状

患者通常自诉跟腱疼痛始于运动中或运动后,且疼痛程度逐渐增加。同时,疼痛的发作也更为频繁,甚至在没有运动时也出现疼痛。

如果在患者的跟骨(heelbone)的上方2-6cm处挤压肌腱,会感到明显疼痛。疼痛刚开始时伴有肿胀或者肌腱增厚。

运动给肌腱带来的应力将加重疼痛,包括上下楼梯,脚尖走路,下蹲,当然还有跑步。

同时可能伴有小腿肌群(Calfmuscles)紧张以及晨起时首次负重时的疼痛。

注:Calfmuscles(图)

包括腓肠肌(Gastrocnemius),比目鱼肌(Soleus)。

还有什么?

我们之所以称之为肌腱病(Tendinopathy)而非肌腱炎(Tendinitis),部分原因在于人们对该病将导致什么结果一直存在争论,而实际情况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复杂。但我们不再认为该病含有炎症反应成分,因此将“炎”改成“病”。

目前炎症反应的说法正在被肌腱病的反应阶段所取代,在肌腱病反应阶段内出现的肌腱变厚,变硬更是充当了避免更多应力的“盾牌”。

除了上述病变,当然还存在其它问题。这包括肌腱在跟骨附着点肌腱病(insertionaltendinopathy)或者跟腱基底部滑囊炎症反应(跟骨后滑囊炎retrocalcanealbursitis)。另外还有跖肌(Plantaris),有时也会嵌入跟腱(Achilles)并造成激惹。

附着点肌腱病的疼痛更多出现在骨和肌肉的连接点处,而非中段部分。此时的干预方法跟中段跟腱病的干预完全不同,例如前者经常因拉伸或“跟骨下降(heeldrops,图2)”而加重。本文主要介绍中段跟腱病,对于附着点跟腱病将会另述。

图2Heeldrops

另外需要和跟腱病进行鉴别的是胫骨后肌肌腱功能受限(PosteriorTibialTendonDysfunction,PTTD)。该病的疼痛偏向于在跟腱的更深处,而且在挤压跟腱时并无酸胀感。两者很多治疗原则相似,因此你会发现许多用于跟腱病的治疗方法同样适用于PTTD。

跟腱病反应阶段的管理

一般来说,如果因为训练量的增加或改变而造成的急性中段跟腱痛,通常都是跟腱病的反应阶段。

最初治疗主要是减少训练,处理症状。最重要的治疗措施就是应力管理(Loadmanagement)。把跟腱处的应力减至肌腱能承受的水平,跟腱将会在5-10天内恢复稳定。

对于轻度疼痛患者,只要能够控制在无痛状态,可以继续跑步。记住,肌腱对于应力的反应需要24小时,因此一般都在第二天才出现疼痛。如果你不能确保跑步时的无痛,那么明智的做法是暂停跑步几天,直到你找到控制疼痛的方法。其它控制症状的治疗方法包括:

1)抗炎药物治疗:布洛芬被推荐用于肌腱病的反应阶段。虽然病理机制没有炎症表现,但该药仍能帮助减轻肌腱疼痛和肿胀。

2)小腿肌群等长收缩:站立位,逐渐抬起脚后跟。持续该体位5-10秒,然后逐渐放下。开始时,重复5次,然后逐渐增加至10次。随着治疗的进展,在保持该动作的5-10秒内,逐渐将身体重量置于患肢。在较为疼痛的上抬和落下过程也需将重力放在患肢。

3)冰敷:最长15分钟,用于减轻疼痛。

4)在鞋的后跟处置入胶状增高垫,目的是减轻对后跟的应力。这种胶状增高垫作为一种暂时性的方法主要用于早期酸胀时。

5)使用贴扎减轻足跟应力。这主要用于早期阶段降低足跟所受应力。正如前面植入脚垫一样,这不仅用于跑步时,在走路时,如有明显酸胀,也可使用。

6)对小腿肌群进行按摩或者泡沫滚轴以减轻肌肉紧张度。但应尽量避免对肌腱本身进行按摩。

7)是否进行超声治疗或针刺治疗?结论还不确定。如果患者之前对这两种治疗反应良好,则可考虑。对于我,我会先使用上述其它方法,如果效果不佳,我再考虑用用超声或针刺。

一旦症状得到控制,那么确保患者重返运动的过程是渐进的。在肌腱病反应阶段之后,肌腱对于应力非常敏感,如果患者突然增加一英里的长度,那么他可能会有强烈的疼痛反应。治疗师应该了解具体患者肌腱病的所有可能原因,并建议其作出预防措施,防止复发或进展至肌腱病退行性变阶段。

跟腱病退行性变阶段的管理

如果患者是个运动爱好者,经常说过一段时间跟腱痛就会发作,那么患者的跟腱很可能多数已进入退行性变阶段。此时,患者的跟腱慢性增厚,你可能摸到肌腱内的“结节(Nodules)”。

这说明,该患者存在着两个阶段的肌腱病,即反应阶段的肌腱病和退行性变阶段的肌腱病,而不是简单的反应性阶段或者退行性变阶段。

事实上某次慢性肌腱病症状的发作,可能是肌腱中非退行性变部分的反应性阶段所致。如果患者是这类急性发作,那么也应该采用上述反应性阶段肌腱病的治疗方法。

退行性变肌腱病的某些方面是不可逆的。有些结构性改变不会因为练习而得到解决。也就是说,尽管疼痛症状得到很大改善,但这些结构性改变的恢复已不可能。如果患者有慢性跟腱病,那么必须有一个持续性的疾病管理方案以便将症状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应力管理

应力管理是肌腱病退行性变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你继续施以过大应力,那么肌腱将会持续疼痛并可能导致严重退行性变或肌腱撕裂。下面一些练习方法中的错误,提醒你避免过大应力的某些细节。

改善患者处理应力的能力。这可通过处理造成最初症状的病因,而相应采用施加离心性应力、力量锻炼和体能训练获得。

施加离心性应力能逆转肌腱病的某些影响或后果。肌腱似乎对这种重组组织结构的练习反应很好,从而加强了自身处理应力的能力。根据Alfredson等在年的研究结果显示1,此类练习,无论是短期效果还是长期效果均表现良好。

这种“后跟下降”练习包括先用脚尖用力在阶梯的边缘抬起双脚后跟然后逐渐下降,同时将重力施加在患肢上。当完成膝部伸直状态下的“后跟下降”练习,则可以在膝部屈曲状态进行重复练习,故而,实际上是2个练习。

图1HeelDrops练习

临床研究推荐每天2次,每次3组,每组15个。但也并非一成不变,许多患者刚开始时因为酸胀的原因,做不到后跟下降时将重力置于患肢,往往是双侧同时承重。

另外,患者刚开始也做不了上述次数,那么,开始时可以3组5次双腿承重,逐步进展至3组10次双腿承重,然后再到3组5次,患肢承重。尽可能根据疼痛逐渐增加应力。

不像其它练习,该练习可以在离心性应力施加过程中接受一定程度的疼痛。一般来说,疼痛不应该超过5分(10分制)。

针对跟腱病病因的解决方案

如同许多跑步类损伤,了解病因是制定康复方案以及防止复发的基础。如果你仅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zl/1421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