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滑囊炎专科治疗医院 >> 滑囊炎病因 >> 腰椎间盘突出与髋关节滑囊炎
临床门诊时常有自述为“腰椎间盘突出”的腰腿痛病人来找本人诊治,多数是由本人采用中医正骨法治愈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介绍前来的。
但常常有不少的髋关节滑囊炎、积液病人,因与此相同的腰臀、下肢疼痛(坐骨神经痛)症状,医院接诊医生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
然后,或多处转诊,或被西医要求住院手术开刀,甚至有少数髋关节患者被开了刀而臀腿疼痛却不仅毫无减轻,相反跛行却更严重,个别病例未能得到及时的正确诊断与治疗,发展到了股骨头坏死。
总而言之,这些病例确实是那些未能给患者正确诊断的医生所耽误的,医生责任,对患者来说真正是重于泰山的啊!
髋关节滑囊位于髋关节肌腱和关节周围,内含有少量滑液,主要起减小摩擦,缓冲震荡的作用。滑囊发炎时滑液明显增多,多数为非细菌性炎症。
一、主要发病原因:
1.大多是由于下肢长期过度外展、外旋所致(如跳跃、劈、)长时间在硬地上站立或行走,持续长期坐在硬椅凳上。
2.过度劳累(如跑步、登山、骑车等体育活动)或跌倒直接撞击髋关节,使关节囊收到牵拉或挤压所致。
3.感受风寒湿邪而引起。
4.亦可局部细菌病毒感染所致。
5.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疾病。
6.儿童髋关节发育未成熟,中老年劳动强度过大或关节松弛均容易发生本病。
7.双下肢不等长。
8.髋关节手术如髋关节镜或髋关节置换术后。
二、临床表现:
一般急性损伤后立即出现的髋关节疼痛、肿胀、跛行等症较容易发现。
髋关节疼痛,疼痛部位可位于髋关节外侧、臀部或腹股沟处。行走或上楼时更明显;
但不少患者在伤后仅感患肢不适,行走如常,2~3天或更长时间后才感患肢酸痛,行走不利,并逐浙发展为患肢不能站立、行走、跛行或绕行,髋关节压痛,活动关节时疼痛加重;
髋关节活动度下降,屈髋时有响声,并出现患肢延长0.5~3cm,有时可出现髋关节外侧肿胀,此时X摄片看不出髋关节有任何异常,但CT或IBM成像可见滑液囊有积液。
此后,因髋关节一直不是很痛或疼痛减轻,患者就一直跛行立走,或坚持工作劳动,这些患者就可出现患肢短缩;
此时或更长时间,临床检查髋关节活动僵硬,范围明显缩小,X摄片可见股骨头表面粗糙甚则塌陷,与臼之间间隙缩窄,CT或IBM成像就均可见到股骨头坏死的早期变性坏死征象。
三、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多可确诊。但本病有股骨头坏死趋向,诊治过程中应适时做X摄片、CT、IBM成像检查。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化脓性髋关节炎、结核性髋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和先天性髋关节半脱位等相区别。
四、治疗方法:
1.中医正骨
1.1.患肢休息不下地站立行走1~4周不等。
1.2.屈膝屈髋旋转复位法。
1.3.屈髋摇晃拔伸复位法。
1.4.配合推拿、按摩、针灸、小针刀治疗、药熨疗法。
2.护理方法
1.1.休息最为重要,禁止患肢站立行走活动;
1.2.座椅应选择较软的,或带有充气气垫的;
1.3当疼痛减轻后,可逐渐开始站立行走,但禁止爬梯、跑跳;
1.4.患肢疼痛完全消失后,方可恢复爬楼、跑跳等。
赞赏
长按发白癜风论文二十多篇北京白癫风医院在那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zl/10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