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12lwt
生活中腰痛的病人随处可见,医院拍片后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实际上根据有关研究,只有4%的人群是属于真正的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而96%,绝大部分的腰痛是其它原因。从我们软组织角度上,最常发生长时间腰痛的是腰方肌损伤。
腰方肌的解剖腰方肌呈长方形,在功能解剖上被视为腹肌后群,位于腰大肌外侧,它向下连结髂腰韧带(起自L5横突横向分散到髂嵴后上部。髂腰韧带起源于20岁前的不成熟的腰方肌肌纤维,仅存在于具有直立姿势的动物中)、髂嵴后份,向上止于第12肋内侧半和L1-L4横突末端。
腰方肌的位置
腰方肌前面观
腰方肌后面观
腰方肌与髂腰韧带(白色)的关系
按其的纤维走形,它可以分为三束:髂肋纤维:几乎垂直向下附着于髂嵴和髂腰韧带,向上连接至第12肋。
髂腰纤维:向下经过同侧髂骨附着点,向上经过上方4个腰椎横突,对角穿过并延伸至髂肋纤维内侧。
腰肋纤维:向下跨越L2—L4或L5横突,向上附着在第12肋,并对角穿过并延伸至髂腰纤维形成交织结构。
腰方肌的神经支配支配腰方肌的神经是从腰丛分出的L1-L4的脊神经支配。
腰方肌的功能单侧腰方肌收缩时,会拉长对侧腰方肌产生同侧侧屈的动作;在吸气和被动呼气时,这块肌肉也能稳定第12肋骨,辅助被动呼气;
双侧腰方肌同时收缩,使躯干伸展;
腰方肌能与对侧臀中肌、臀小肌共同维持骨盆的稳定,当臀中肌无力时,对侧腰方肌就会过度收缩;
而腰方肌单侧缩短会引起骨盆的高低问题。
脊髓损伤患者(L1或以下者)走路时,会用这条肌肉来协助走路,因此腰方肌也常被称为「提髋肌」。
他们会将骨盆的单侧提高以使整只下肢可以离开地面来进行下肢的向前摆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yy/12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