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滑囊炎专科治疗医院 >> 滑囊炎预防 >> 科普动画根尖周囊肿的发生机制
这是“大叔的夹子”的第6篇推文
本来这篇推文是准备赶在六一发出来
给我的大小朋友们看看动画
顺便抽个六一礼物??
但是很抱歉由于叔的个人原因
昨晚沉浸于《你的名字》
就一不小心给鸽了
(不要嘲笑我为啥三年半了才看,确实真的好好看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既然都错过了就当给大家过“六二节”吧
这可是本地的特色节日
祝各位“六二”们节日快乐??
(抽奖码在文末)
今天的主题是上礼拜完工的口腔科普动画
第二期——《根尖周囊肿的发病机制》
算是第一期《从龋病到根尖周炎》的续篇
虽然知识可能稍微更晦涩了些
但冲着更加精致的制作
求求大家仔细看看辣!
下面是图文版本~
囊肿是一种病理性的囊腔,内含流体、半流体或气体,通常被纤维结缔组织的囊壁包绕,且大多数囊壁有上皮衬里。通俗理解,囊肿就是一个水泡,它很少侵犯周围组织,去除病因刺激后可停止生长。
肿瘤是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通俗来说就是一个肉团,但有良性恶性之分,恶性有侵袭性生长的特性。
囊肿和肿瘤
颌骨内常见的牙源性囊肿有根尖周囊肿,它是发生在根尖周组织,即牙骨质、牙周膜、牙槽骨的囊肿,是一种良性病变。
根尖周组织
根尖周囊肿高发于20~40岁的男性患者,且容易在死髓牙中发生,患者早期多无痛性肿胀,常在口腔颌面部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
高发人群
牙片
我们的牙齿常常会发生龋病,龋病会破坏牙齿表面结构(牙釉质、牙本质)甚至到达牙髓腔,口腔中的细菌就会从牙面龋损部位深入并感染牙髓,从而引发牙髓的炎症即牙髓炎。
当炎症牙髓或坏死牙髓的感染扩散时,可经根尖孔轻微缓慢刺激根尖周组织,使根尖周组织感染而发生慢性炎症,即慢性根尖周炎。其主要病变类型是根尖周肉芽肿,即根尖周正常组织被破坏,被一团名为肉芽组织的炎性组织取代。
(此处详细过程可观看动画《从龋病到根尖周炎》)
根尖周肉芽肿的形成
根尖周肉芽肿可进一步发展为根尖周囊肿,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一、上皮团块增生阶段。根尖周肉芽肿内出现增生的上皮细胞团块
二、囊腔形成阶段。团块内形成被上皮细胞包绕的囊腔,囊腔内含气体或液体
三、囊肿增大阶段。
其中,囊腔形成的机制有两种学说
一是营养缺乏学说:根尖周肉芽肿内的上皮细胞增生迅速,缺乏血液供给,导致中央的细胞营养不足,发生变性与液化,从而形成囊腔。这一学说较为广泛地被人们接受。
二是酶解学说:根尖周肉芽肿内的上皮细胞增生覆盖周围组织,周围组织被酶水解破坏,从而形成囊腔。
左图示营养缺乏学说
右图示酶解学说
而囊肿增大有三个可能的原因
一是囊内液体正压力:上皮细胞团中心出现液体后,形成较高的囊内渗透压,会吸引周围组织液进入囊腔,同时也会使囊腔向周围组织轻微膨胀生长,从而引起囊肿增大。
二是囊壁内衬的上皮不断增生,导致囊腔内容物的增多,引起囊肿增大。
三是囊内某些在细胞间传递信息、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即细胞因子,会促进邻近骨质的吸收,有利于囊肿向周围扩大。
囊肿增大的三种机制
这是由根尖肉芽肿的途径生成根尖周囊肿,除此之外也有其他途径,例如当病原刺激累及根尖孔时,一些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聚集、坏死形成根尖区脓肿,增生的上皮包覆脓肿,逐渐形成囊腔,最终演变成囊肿。
根尖周囊肿的两种发生途径
预防根尖周囊肿,重要一环就是定期检查。医院检查一次,如果发现牙齿变色、受过外伤或有龋齿,要及时接受治疗,否则会有发展为根尖周囊肿的风险。
三种常见的危险因素
如果检查发现已患根尖周囊肿,更要及时治疗,一般都会有较好的预后。
①对于较小的囊肿,我们进行根管治疗,去除根管内的大部分感染物,并充填根管。
②较为严重者,我们进行根尖手术,即拔除病灶牙,刮除囊壁及时治疗后效果一般较好。
治疗手段
如果治疗不及时,根尖周囊肿可能会演变成颌骨破坏或颌骨骨髓炎,产生严重后果。
根尖周囊肿的不良发展
以上就是本次动画的主要图文内容啦!
谢谢观看!
超级感激团队的每一位成员!
预告
在最后的抽奖前预告一下
第三期动画正在制作中
主题是“龋病的发生和预防”
重点是这次的画风将会超级可爱!
内容超级简单很好理解!
敬请期待~
抽奖
喏这就是本次的抽奖了
键盘是全新未拆
类纸膜被我拆开看了一下
饼干赏味期是6.20(没过期别怕)
那么祝拥有pad的各位抽到一二等奖吧!
(如果不需要的同学抽到了,希望最好不要拿去卖钱,可以转赠或者让我再抽一次之类的)
注意!类纸膜是9.7寸给ipad用的,其他尺寸的用不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