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以后者多见。
原发性臂丛神经痛病因不明,可能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偶有家族性病例见于轻度外伤,注射,疫苗接种,轻度系统性感染。
继发性臂丛神经痛分为根性臂丛神经痛和干性臂丛神经痛
根性臂丛神经痛的原因有颈椎的各种病变、颈髓肿瘤、硬膜外转移癌等。神经根压迫(颈椎病,间盘脱出,结核,肿瘤,骨折,脱位,颈髓肿瘤和蛛网膜炎等)
干性臂丛神经痛的原因有颈胸出口区综合征、臂丛神经炎、颈部肿瘤、外伤、结核、肺尖部肿瘤等。
病理改变
早期表现为神经问质水肿,髓鞘肿胀,晚期则以细胞浸润和神经组织轴突变性为主
臂丛神经痛的共同特点
疼痛局限于臂丛神经所支配的范围内,刺激或压迫臂丛,可呈持续性疼痛或阵发性加剧的疼痛,以夜间疼痛较为明显。在臂丛神经支配区内可有感觉减退、肌力减退、肌肉萎缩、腱反射减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表现。
1.特发性臂丛神经痛或臂丛神经炎:肩胛带和上肢疼痛,肌无力和肌萎缩综合征(神经痛性肌萎缩),症状复发,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7号染色体q25位点),成年人多见,有感染和疫苗接种史,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初伴发热和全身症状,典型以肩部和/或上肢剧烈疼痛起病,数日内出现上肢肌无力,反射改变,感觉障碍,C5和C6节段易受累导致肌萎缩,单侧,或双侧。
2.继发性臂丛神经痛:肩部及上肢不同程度疼痛,持续或阵发性加剧,夜间及肢体活动疼痛明显,臂丛分布区感觉障碍,肌萎缩,腱反射减低,自主神经障碍,若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常在40~50岁起病,男性多见;病程缓慢,反复发作;感觉神经根(C5,C6多见)受压导致根性神经痛多为前臂桡侧和手指触电样疼痛,伴感觉减退;运动神经根受压引起肌痛性疼痛,常在上肢近端,肩部,肩胛区,持续钝痛和深部钻刺样不适感,肩部运动受限,病程长可导致凝肩。
中医病机
风湿痹阻:居处潮湿,气候变化,冷热交错,以致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使气血痹阻而加痹证。寒湿侵袭:素体虚弱,寒湿之邪乘虚侵袭人体,寒性收引、凝滞,湿行黏滞,故易出现筋脉拘挛,气血阻滞以成痹证。瘀血阻络:气血筋脉受损,或久病亏虚,气血运行不畅,以致瘀血内停,以致脉络痹阻而为痹痛。湿热浸淫:感受湿热之邪,或素体阳虚或阴虚有热,感受外邪后易从热化,或因寒湿之邪郁久化热,湿热壅滞,筋脉弛缓,经气不通,气血阻滞而为痹证。正气不足是痹证的内在因素,而感受风、寒、湿、热是引起痹证的外因,尤以风寒湿三者杂至而致病者较多。主要病机为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臂丛神经痛应该做哪些检查?
根据其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检查选择性肩关节,颈椎X线摄片,脑脊液化验,肌电图,上肢血流图,神经传导速度,颈椎CT或MRI检查。
胸大肌检查
检查胸大肌锁骨部(C5,C6神经根),胸肋部(C8,T1神经根)及背阔肌(C7神经根)功能。检查方法:肩关节处前屈45度,上臂作抗阻力内收,则表示臂丛外侧束起始部发出的胸前外侧神经功能良好,臂丛损伤的部位应在外侧束以下(即锁骨下部)。胸大肌锁骨部萎缩,提示上干或C5,C6根性损伤。
胸大肌胸肋部检查方法:肩关节处外展位,上臂作抗阻力内收,则表示臂丛内侧束起始部发出的胸前内侧神经功能良好,臂丛损伤的部位应在内侧束以下(即锁骨下部)。
背阔肌检查方法:肩关节处外展位,上臂作抗阻力内收,检查者用手叩击肩胛骨下角以下部位有无肌肉收缩活动。肩胛骨下角以上地肌肉收缩常被大圆肌内收功能所干扰,表示后侧束中段发出的胸背神经功能良好,若有臂丛损伤,其部位应在后侧束以下(即锁骨下部)。背阔肌萎缩提示中干损伤或C7神经根损伤。
五大神经损伤的诊断
①腋神经损伤:三角肌萎缩,肩关节外展受限。
单纯腋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桡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后侧束;合并肌皮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上干;合并正中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C5根部。
②肌皮神经损伤:肱二头肌萎缩,肘关节屈曲受限。
单纯肌皮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腋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上干;合并正中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外侧束;合并桡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C6神经根。
③桡神经损伤:肱三头肌,肱桡肌及腕伸,拇伸,指伸肌萎缩及功能受限。
单纯桡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腋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后侧束;合并肌皮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C6神经根;合并正中神经损伤,其损伤平面在C8神经根。
④正中神经损伤:屈腕及屈指肌,大鱼际肌萎缩萎缩,拇指及手指屈曲及拇指对掌功能受限,第1-3指感觉障碍,单纯正中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肌皮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外侧束;合并桡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C8神经根;合并尺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下干或内侧束。
⑤尺神经损伤:尺侧腕屈肌萎缩,小鱼际肌,手内部肌包括骨间肌及蚓状肌,及拇内收肌萎缩,手指内收,外展受限,指间关节伸直受限,手精细功能受限,第4-5指感觉障碍。单纯尺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支以下;合并正中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下干或内侧束;合并桡神经损伤,损伤平面在胸1神经根。
鉴别诊断
1.肩关节周围炎
本病老年人、妇女多发,为慢性发病,发病过程较长,初起症状为经常性肩部疼痛,夜间疼痛加重,活动后加重、夜间加重,可伴夜痛醒,有僵硬感,局部畏寒,疼痛可向颈项及手部放射,但无感觉障碍,后期常有肩峰突起,肩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受限,以外展上举更为严重,x线检查常无异常,后期可见肱骨头轻度骨质疏松及肱骨头上移,肩关节造影可见关节囊腔明显变窄,腋窝部的囊腔皱褶部分消失。
2.肩峰下滑囊炎
肩部外侧疼痛和压痛,尤以肩峰下及三角肌有广泛压痛,疼痛逐渐加重,急性期可见肩部及三角肌前缘肿胀,随着病情的迁移和滑囊壁的增厚及粘连,肩关节活动范围逐渐缩小,甚至完全消失,可有冈上肌、冈下肌与三角肌的萎缩,X线检查常为阳性,在钙化性滑囊炎时,可呈现钙化表现。
3.肩肱关节脱位
多有肩部外伤史。前脱位者,疼痛明显,常不愿活动肩关节,肩部成为平坦方肩,肩峰下空虚,可在喙突下及锁骨下触及肱骨头,Duga征阳性。后脱位者,临床表现不明显,肩胛冈下部可触到肱骨头,X线摄片有助于对肩肱关节脱位的诊断。
预防
应使肢体适当地休息,减少病肢活动,前臂屈曲并以悬带于胸前。若是颈椎病引起时,注意头位不宜固定太久,卧枕不宜过厚,避免颈部过屈。
治疗
1.消除病因。2.悬带将肩保持上举和适当休息位置。3.口服地塞米松或泼尼松。4.镇痛、镇静剂。5.针灸、理疗
注射治疗:.双侧天宗穴、痛点注射治疗。
肌肉松解治疗
欢迎扫一扫下面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治白癫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wh/10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