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中年男性患者因髋部疼痛前来我科就诊,仔细询问病史后发现患者为无外伤的情况下出现腹股沟区及臀部慢性疼痛,腹股沟区压痛,屈曲,内、外旋位时疼痛加剧,长时间行走后加重。

该患者髋关节X线:

X线结果提示未见明显异常。

髋关节三维CT:

结果提示:

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患者为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目前由于医生对髋关节疼痛认识不足,很多患者被诊断为滑膜炎,很多影像报告也提示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往往认为自己得了股骨头坏死,导致四处求医,得不到正确治疗。

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导致髋部疼痛的、易被忽略的常见疾病。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impingement,FAI)是由瑞士医生Ganz于年首先报道,并于年正式提出此概念。

是由于股骨近端与髋臼盂缘的相对解剖关系异常,导致髋关节活动时两者之间不正常的接触、碰撞,损伤髋臼盂唇、关节软骨,从而引起腹股沟区慢性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在我国,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发病率很高,是仅次于股骨头缺血坏死导致的非创伤性髋关节病变的第二大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

FAI多见于中青年人,临床表现多为轻微外伤后或无外伤的情况下出现腹股沟区慢性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屈曲和内旋为著,体育活动或者长时间行走后加重;有时疼痛会向外放射到大转子区,向内放射到内收肌区,甚至放射到臀部。体检可以发现髋关节撞击试验阳性,4字试验阳性。

髋关节撞击试验:

前方撞击试验:

后方撞击试验:

分型

Pincer型

Pincer型FAI(钳样撞击征)多见于中年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3,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

Pincer型FAI一般是由髋臼过度覆盖导致。髋臼后倾、髋臼过深、髋臼前突或髋臼缘骨化均可导致普遍性或者局限性髋臼过度覆盖。在髋关节活动时,过度覆盖的髋臼边缘会和股骨头颈交界处反复撞击,主要累及髋臼的前上缘,导致盂唇损伤、盂唇缘骨化,继而会加重过度覆盖的程度。

Pincer型FAI常会伴发“对冲”损伤,即撞击髋臼后下部,损伤相应部位的关节软骨。Pincer型FAI的软骨损伤多为环形,一般位于盂唇周围,损伤范围较小。

蓝色箭头----突出髋臼缘

红色箭头----软骨损伤

Cam型

Cam型(凸轮样撞击征)FAI多见于活动较多的青年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4:1,平均发病年龄为32岁。

Cam型FAI一般是由股骨头颈交界处的骨性结构异常所致。这些骨性结构异常可以是发育性异常,也可以由股骨头骺滑脱、股骨头骨软骨炎、骨折畸形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引起。此外,股骨后倾及髋内翻也可引起Cam型FAI。

Cam型FAI关节软骨损伤的范围及深度较Pincer型FAI更大。

蓝色箭头------非球面肱骨头

红色箭头-------盂唇撕脱

Combined型:

Pincer型和Cam型联合存在称为Combined型(混合型)。

大部分FAI患者为Combined型。

检查方法:

X线(骨盆正位及水平投照位)、CT、MRI。

部分FAI影像学上可完全表现为正常,这正是髋关节撞击容易漏诊的重要原因之一。

X线

Pincer型

Cam型

Combined型

CT三维成像

Pincer型

Cam型

MRI对于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导致的髋臼盂唇的损伤在单髋关节磁共振中会有更清晰的表现。

Pincer型

Cam型

鉴别诊断:

关节外病变:

转子滑囊炎:该病是成人髋关节疼痛的常见病因之一。症状由机械因素引起,通过触摸大转子侧面很容易复制症状。相关症状包括局部放射性疼痛、烧灼感、晚间难以躺于患侧。保守治疗绝大多数有效。

椎管狭窄:对于中老年患者,如果患者髋部疼痛,而髋关节查体正常,影像学未见明显病变,则应考虑椎管狭窄。表现为髋部间断疼痛(常在行走时或腰部过伸时加重),患侧下肢麻木,打软腿,很少出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皮肤疼痛分布;常描述疼痛在腰椎屈曲时可缓解。辅助检查包括X线片及CT扫描。

髋关节弹响与梨状肌综合征:髋关节弹响患者诉说在特定范围活动时可产生弹跳感或弹响,常出现于髋关节前部。检查者常在体检时复制出来,并可触摸到。髂腰滑囊成像常能够明确诊断。梨状肌综合征可产生疼痛或烧灼感,位于臀部,与梨状肌走形一致。如果坐骨神经走行于肌腱下方,则该神经可受到刺激。

髂胫束摩擦症:髂胫束摩擦症常见于活动量大的患者,特别是年轻的跑步运动者。他们常诉说疼痛位于股骨远端外侧,可伴放射痛,与运动相关。Ober征有助于诊断髋关节周围非骨病因素。(0ber征:患者侧卧,健侧在下,并使髋膝呈屈曲状。检查者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握住患肢踝部,使膝关节屈曲90°,之后屈髋外展再伸直。此时放松握踝的手,使患肢自然落下,正常人应落在健肢的后方,如不能落下,或落在前方,则为阳性)

此外,肾盂肾炎、卵巢囊肿、疝气、纤维肌炎等不典型疼痛也会使患者以髋关节疼痛就诊。

关节内病变

盂唇病变:盂唇病变所致的疼痛与其他原因所致的疼痛类似,加大运动量后加重,特别是屈曲和扭转运动。盂唇病变常见于有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年轻患者。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则很难与髋关节撞击症相鉴别。放射平片可能显示轻度髋臼发育不良,关节内增强的MRI能够明确诊断。

骨关节炎:往往是FAI与DDH高龄患者的最终病理改变,但在年轻患者中也会遇到。患者常诉与髋关节活动相关的疼痛,如行走或穿鞋袜。关节活动度下降,以及行走时关节捻发感。放射学特征包括非对称性关节间隙狭窄、硬化、软骨下骨囊性变、关节周围骨赘形成。

炎性关节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其他数十种炎性、晶体相关的和自身免疫疾患所致的关节病变。这些患者常表现为多关节的炎性症状,在急性期需要首先排除关节感染。这类疾患同样伴有关节僵硬。放射学改变包括:对称性关节间隙狭窄、囊性变、骨质稀疏、有时有关节周围增生。

股骨头坏死:患者往往有酗酒,服用激素等相关病史,临床表现为髋部锐痛,休息或轻微活动时常见、运动后加重。放射学检查尤其是MRI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对早期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50%以上的患者双侧受累,在筛查时进行双侧髋关节MRI扫描很有必要。15%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他关节也受累,故对其他关节症状的询问也很重要,踝关节、膝关节、肩关节也是常见受累部位。

治疗: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虽然是导致髋部疼痛的常见疾病,但很容易误诊和漏诊,使得该病发现时间较晚,进而导致髋臼盂唇的损害,甚至发展成骨性关节炎,所以,早发现、早干预可以避免由于髋关节撞击综合征造成髋关节进一步损伤。

非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在发病的早期都可以尝试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修正髋关节的运动方式,避免超范围的髋关节活动,减少运动量,避免做引起髋关节疼痛的动作,限制剧烈运动,以降低股骨一髋臼间撞击的频率和强度。症状明显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减轻关节炎性刺激。建议采用有针对性的物理康复锻炼改善髋关节的被动活动度。

一般非手术治疗可以暂时缓解疼痛,但并不能解除撞击因素和去除FAI的病因。这样的治疗通常不能完全控制症状,也不能阻止关节退变的持续进展。所以非手术治疗期间应密切随访,必要时早期手术介入,以防止骨关节炎的进展。

手术治疗:

Pincer型:清除盂唇缘病变部分、切除臼缘的骨性突起以及对于髋臼后倾实施髋臼前上缘骨质切除、重新修复固定髋臼盂唇等。

对髋臼形态结构明显异常者可采用髋臼周围截骨术纠正髋臼的后倾、前方过度覆盖等畸形。

Cam型:去除股骨头不圆的部分和关节软骨覆盖处的股骨头的骨性突起。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与以下活动有关:骑马,瑜伽,橄榄球,足球,舞蹈,杂技,高尔夫,网球,棒球,自行车运动员,武术,举重,划船,汽车驾驶等

总之,遇到可疑病人,要联想到髋关节疼痛可能由于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可能,及早就诊,避免病情加重。

报名链接







































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白点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by/111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