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检查

第二节腰,骶,髂部

一望诊

脊柱运动范围

前屈:两足分开与肩同宽,膝关节伸直,向前屈曲,至少达90‘。

侧面观,腰椎曲度应变平。

如腰椎保持前凸,提示竖脊肌痉挛或关节运动范围减小。

下腰部弥漫性疼痛提示韧带,肌肉或关节的损伤,剧痛提示关节受累。

伸直:两足分开与肩同宽,膝关节伸直,双手掌放在下腰部,躯干尽量后伸,腰椎伸直的正常活动范围接近30’。

伸直使关节突关节压缩,如腰椎不能弯曲或仅在髋部弯曲,提示关节功能障碍与损伤。

伸直时椎间孔可轻微闭合,出现剧痛提示神经根疾患。

侧屈:两足分开与肩同宽,膝关节伸直,手臂放在两侧,双手均能沿腿的外侧下滑至膝关节水平(约30‘),并形成一个平滑的弧线。

如出现锐利的角度或疼痛提示关节突关节病变。

对侧疼痛,强直或紧张提示腰方肌应激。

二问诊

症状是首发还是多次复发,缓解的方法。

体位改变时对疼痛的影响。

妇女应问月经周期(妊娠和月经影响韧带松弛,腹部可有酸痛不舒感)。

增加腹压时疼痛是否加重,疼痛或麻木的部位。

疼痛,麻木,针刺感位于大腿前外侧,提示病变在L3或L4;

疼痛在膝,病变可能为L4或L5,亦可能为髋关节病变。

大粗隆滑囊炎或梨状肌综合征常在大粗隆的外侧或后测疼痛。

询问排便,排尿和性功能情况,如有改变多为骶丛病变。

三触诊

触诊时让病人身体放松,按压时应注意固定一点轻压,不能上下左右滑动或开始即重压。

腰椎的横突呈水平位,L1和L5最短,L3最长,确定L5横突可先触诊髂后上棘,然后向内移动,在竖脊肌间沟容易确定横突位置。

棘上韧带从C7棘突的顶部到骶骨,腰椎比颈椎,胸椎厚而宽,在两棘突间可触及,向前屈位较明显。

在腰椎形成粗而平滑的隆起是竖脊肌(骶棘肌)。

此组肌肉的中间是棘肌(最内侧),最长肌和髂肋肌(最外侧)。在棘突的侧方易触及这些肌肉。它们的侧缘带出现一条沟。

触诊腰方肌,把手放在髂嵴的后部,在肋弓的间隙向内压,当触按到髂腰韧带和髂嵴时会感到腰方肌紧张,向前抬骨盆时此肌肉更明显,它直接影响腰椎的排列和肌肉的平衡。

腰大肌附着于腰椎横突和T12~L5椎体的侧方,在下腰部疾病中检查该肌是非常重要的。

压痛

急性损伤:压之剧痛,锐痛,刺痛,压痛明显。

慢性损伤:压之不甚明显,多为钝痛,胀痛,酸痛。

神经损伤:灼热痛,放射痛,麻痛,压之常沿神经走行放射。

肌肉,肌腱,韧带压痛多与损伤部位一致,常在其起,止点处。









































著名的白癜风医院
怎样预防儿童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zz/90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