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滑囊炎专科治疗医院 >> 滑囊炎治疗 >> 运动医学科诊疗常规髋及大腿
一、股骨头髋臼撞击综合症
1、髋部疼痛,行走运动加重。可能存在关节交锁或弹响。
2、发病前常有髋部扭伤史。
3、髋部撞击试验阳性。
4、骨盆正位、髋关节蛙式侧位X片、三维CT重建提示髋臼前上缘Pincer型撞击、股骨头颈处CAM型撞击。
5、MRI可能提示髋臼盂唇损伤或髋臼软骨损伤。
1、首选保守治疗。给予消炎镇痛药物、关节软骨营养药物。避免髋关节过度运动。
2、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要手术。
3、手术首选关节镜下髋臼或股骨头颈成形。术后扶拐负重4周。
二、运动员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1、多有抬重物损伤史或蹲站扭伤史。
2、臀部疼痛伴下肢放射痛。严重者臀部呈现“刀割样”或“灼烧样”。
3、双腿屈曲困难,双膝跪卧,夜间睡眠困难。
4、直腿抬高60°以上出现疼痛为试验阳性;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5、封闭诊断:原发压痛点局封后症状大多消失。
6、EMG及CT检查可鉴别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损伤。
1、需区分继发性还是原发性疾病。
2、继发性梨状肌以治疗原发病为主,辅以局部治疗。
3、原发病可首先考虑非手术疗法治疗,包括手法按摩、局部封闭、肌注、理疗等。
4、非手术保守治疗无效,而诊断明确时采取手术松解。
三、弹响髋(臀肌挛缩症)
1、有髋部反复劳损史或臀肌注射药物史。
2、主诉髋部有弹响,可有髋外侧疼痛和压痛。
3、跑步时,双下肢呈外旋外展的异常步态;站立时,双下肢并拢困难;坐位时,双膝分开、不能翘二郎腿。
4、髋关节内旋、内收及屈曲受限;Ober征(+)。
5、骨盆平片可见双髋假性外翻。
6、MRI或B超检查有时可见大转子滑囊炎。
1、仅有弹响而无疼痛者可不治疗。
2、保守治疗,给予消炎镇痛药物、理疗、局部封闭等。
3、合并有大转子滑囊炎可予局部冲击波治疗。
4、手术治疗可行髂胫束“z”性松解术。
四、髋关节滑囊炎
1、髋关节疼痛,疼痛部位可位于髋关节外侧,臀部或腹股沟处。有时可出现髋关节外侧肿胀。行走或上楼时更明显。
2、髋关节有压痛,活动关节时疼痛加重。
3、活动度下降,屈髋时有响声。
4、MRI或B超检查可发现滑囊炎。
1、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冰敷,理疗,局封,口服NSAID类药物。
2、睡觉时应避免朝患侧卧位,侧睡时可在双膝间垫一枕头。
3、病程时间较长时考虑手术治疗,切开引流。
五、股骨大转子滑囊炎
1、患者常主诉股骨大粗隆处肿胀,隐痛不适。
2、向对侧斜前方踢腿则疼痛剧烈。为减轻疼痛,患者常使下肢处于屈曲外展和外旋位。
3、行路过久,站立过久,天气变化,症状可加重。
4、有局限性压痛和波动感,有时触及条索样物在大转子上滑动。
5、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结核性滑囊炎和大粗隆结核。
1、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冰敷,理疗,局封,口服NSAID类药物,避免再磨擦,辅以光热疗法。
2、局部痛点可行冲击波治疗。
3、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行滑囊切除术。
4、手术切除后应局部加压包扎,固定2周左右。
六、髋臼盂唇损伤
1、有外伤史或见于髋关节过度劳损者,如冰球、高尔夫、体操运动员、舞蹈运动员。
2、主诉活动后疼痛,有时出现关节交锁或弹响。
3、MRI检查提示髋臼盂唇损伤。X片或CT检查多发现合并有骨性撞击因素。
1、首选保守治疗。给予消炎镇痛药物、关节软骨营养药物。避免引起疼痛的动作或运动。
2、保守治疗无需者手术。
3、手术首选关节镜下盂唇修补。术后扶拐限制负重8周。
七、股骨头圆韧带损伤
1、患者常主诉腹股沟区疼痛,活动时症状加重。
2、髋关节僵硬,活动受限。
3、患髋常有不稳感。
4、MRI有助于诊断。
1、保守治疗,包括:休息,理疗,口服NSAID类消炎药物。
2、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
3、手术治疗可考虑行关节镜下残端切除术,韧带修整术和关节清理术。
八、大腿后部屈肌损伤
1、有大腿后部外伤史或过度劳损史。
2、主诉大腿后部有疼痛,伤时有断裂音。肿胀,肌肉收缩畸形。
3、损伤部位常有压痛;肌腱张力检查可见张力减弱;屈膝抗阻痛。
4、MRI或B超检查可明确肌肉损伤的位置及程度
1、急性拉伤或部位断裂,应加压包扎,冷敷,抬高患肢,受伤位肌肉拉长位固定。24小时后可给予轻度按摩和间动电治疗。无效者可给予局封治疗,辅以蜡疗、短波或超短波治疗。
2、陈旧性损伤影响训练者可进行按摩、粘胶支持带或支具固定等保守治疗。
3、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急性损伤的手术目的在于清除血肿、缝合断端;陈旧性损伤行手术剥离松解疤痕挛缩。
九、股内收肌损伤
1、多由患者用力内收大腿引起,最常见于骑马运动员,也可见于舞蹈、滑冰、短跑等运动员;
2、患者常主述大腿内侧疼痛、大腿内收无力;
3、损伤部位有压痛,局部可见肿胀或瘀斑,有肌肉断裂者可扪及局部凹陷;
4、大腿抗阻力内收时可诱发疼痛感。
1、弹力绷带或粘胶支持带固定及加压包扎(范围从大腿根部直至膝关节);
2、完全恢复需要4-6周。
十、股四头肌腱断裂
1、足球运动员中多见,常由主动收缩或被动牵拉或扭伤所致;
2、伤后立即出现疼痛、肿胀,明显积血者,触之有波动感;
3、损伤处有凹陷,关节积血,肿胀;
4、完全断裂者,不能主动伸膝,髌骨活动明显增加;
5、部分断裂者,伸膝肌力减弱,不能完成伸膝最后15度;
6、X片可发现股四头肌连续性中断或髌骨下移,髌腱屈曲不直,也可发现止点处撕脱性骨折;MRI检查可以发现肌肉、肌腱损伤及血肿;
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加用减张缝线,以利于损伤的愈合
1、完全断裂需要手术治疗,缝合固定。需要减张牵拉钢丝。
2、部分断裂可手术缝合或拉长固定。
3、陈旧损伤术前先体疗解决关节囊挛缩及粘连,恢复关节活动度。缝合固定,必须附加减张钢丝或筋膜条;
4、最终可后遗伸膝力量减弱或屈膝受限,术后过早运动有再次断裂可能。
十一、股四头肌挫伤
1、损伤处有肿痛,可局限或广泛;
2、活动或运动后疼痛加重;
3、局部压痛、肿胀,屈膝时疼痛;
4、晚期严重病例可继发骨化性肌炎。
1、限制活动期:目的主要是止血,治疗包括RICE(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2、恢复活动期:理疗,轻微进行伸屈膝关节活动,可加用物理治疗(如超短波等),目标是逐渐屈膝至90度,走路不用扶拐;
3、机能恢复期:逐渐适度进行肌肉力量的功能锻炼,直至膝关节活动度完全正常,可参加一些非对抗运动(如游泳、网球等)。
十二、股四头肌骨化性肌炎
1、有挫伤史,或膝被动屈曲史,长期肿胀,局部温度可能升高。
2、血液化学检查可发现血沉升高,酸性或碱性磷酸酶无明显升高;
3、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X片发生改变的时间最早在伤后2周,最迟8周。
1、对挫伤早期患者注意观察,分期治疗,防止过早屈膝,避免出现再损伤;
2、先保守治疗,可口服羟乙膦酸钠以抑制异位骨化;
3、影响关节活动者,在新生骨边界清楚时可手术切除;
4、无症状者不需处理。
十三、股四头肌下血肿
1、由损伤致股四头肌断裂或膝前方横行血管断裂引起;
2、疼痛、肿胀呈进行性加重,大腿增粗;
3、股四头肌广泛压痛。膝关节活动度可不同程度受限,不能持重及行走;
4、B超检查可确定损伤范围及程度。
1、轻型:冷敷,休息,加压包扎;
2、重型:症状较重者应行手术,清除血肿结扎血管,缝合肌肉;
3、血肿机化后疤痕形成,可影响功能及训练。
十四、腘绳肌损伤
1、运动或其它紧张性活动的过程中或结束后立即感到大腿背面尖锐性疼痛。
2、大腿肿胀或失去张力。
3、行走或坐下困难,并且不能屈膝。
1、保守治疗:休息,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2、使用加压绷带减小肌肉内部出血。
3、早期适当活动,功能锻炼。
4、保守治疗无效可行手术治疗,修复损伤的组织。
十五、腹股沟疼痛综合征
1、多见于参加对抗性运动(如橄榄球、足球)的男性,有明确外伤史;
2、患者主诉腹股沟处疼痛,多为单侧,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时减轻;
3、发现腹股沟处肿块、腹股沟环增大,伴有下腹痛者可考虑运动性疝,注意要与典型疝相鉴别;有内收肌痛者可能为运动员耻骨痛;有耻骨联合周围疼痛者可能为耻骨联合炎症;有时这三种情况可能同时出现;
4、B超与MRI检查可发现薄弱的腹股沟管后壁,X线和CT可发现骨性异常;疝囊造影可明确运动性疝的位置和大小;
1、可先保守治疗,包括:休息,理疗,消炎镇痛药等;
2、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要根据分型;
3、运动性疝可行腹腔镜或开放手术,修补腹股沟管后壁的缺陷;运动员耻骨痛可进行开放盆底修复;耻骨联合炎可行楔形切除、刮除或植骨+关节固定术;
4、术后进行渐进性的腹肌和内收肌力训练。
北京比较好白癜风专科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