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西酒渣鼻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_8590068.html

鞋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可是却有不少人脚部有个小小的突出而不能舒适的穿鞋,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这种比较常见的足部畸形——拇外翻。

拇外翻还有「大脚骨」、「大觚拐」等称谓,是足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拇趾最多发的疾病。拇外翻常见于女性。

拇外翻是指拇趾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生理角度的一种足部畸形,一般认为拇趾的外翻角15°可诊断为拇外翻。但一部分人拇趾外翻虽然超过此角度而没有症状,而另一部分人拇趾外翻角度虽然不到15°却有拇囊部位的疼痛。

拇趾外翻后,第一跖骨头内侧骨赘形成,与鞋面摩擦,形成滑囊炎,成为拇囊炎。在第一跖骨头背侧突出并伴有滑囊炎者,又被称为背侧拇囊炎,由于拇外翻后常常伴有足的其他部位病变,如锤状趾、跖骨痛、小趾滑囊炎、扁平足等,因此,又有人称拇外翻为“拇外翻复合体”或“拇外翻综合征”,文献报道拇外翻发病率从2%-50%,差别很大,女性发病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约1∶9~1∶15。

拇外翻表现为拇趾向外偏斜,最常造成的问题包括疼痛和穿鞋困难。严重时还可以引发关节炎,造成拇趾跖趾关节的退行性改变。此外,拇外翻还可能引发第二足趾或第三足趾的畸形、脱位与疼痛,以及第二趾下方的疼痛性茧子等。

1、疼痛

拇外翻的疼痛通常位于拇囊,有些患者还伴有皮肤红肿以及软组织肿大,往往在休息后缓解,或者换宽松的运动鞋或拖鞋后缓解。

2、穿鞋困难

穿鞋困难是拇外翻畸形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因拇趾畸形,可能无法穿任何市面上的成品鞋,足内侧的巨大突起在每天行走较多后,出现严重疼痛、红肿以及酸胀。

3、第二跖骨疼痛与第二趾畸形

随着时间推移,因穿鞋习惯差异,拇外翻会引起第二跖骨下疼痛,并形成茧子,或胼胝。有很多患者需要经常削薄足底的茧子,以减轻疼痛。在拇趾挤压下,第二趾向上翘起,渐渐引发关节僵硬和关节疼痛,形成交叉趾或锤状趾畸形。

这些与足部的生物力学改变相关。正常前足拇趾下负重为体重的50%,外侧4趾为50%,当拇外翻出现后,第一跖骨负重减少20%-30%,进而转移到外侧的第二、三跖骨下,造成跖骨痛。

4、第五趾外侧胼胝与疼痛

拇外翻出现脚的宽度增大,还有患者会形成第五趾外侧的胼眠与疼痛。有时往往因为外侧的疼痛过重来诊,但是此时,也要考虑第一跖骨畸形是否需要同时纠正。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zz/162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