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师介绍:
王德康男年生人黑龙江哈尔滨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0岁开始学医毕业后公派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道家医学的传承人和推广人
因父病重09年中断学业回国。为了救治重病的父亲。专门上山学习道医学。历经数載终于学成。将中西医治病方法,道家医学养生治病方法融会贯通。救治百姓无数。还是国内多家知名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培养了无数的优秀的医学学子。善于各种老年慢性疾病,一体多病的整体治疗,在业内享有极高的声誉,深受患者的爱戴。年起年受南京同仁怀德堂邀请,正式接掌《怀德堂健康论坛》栏目。
有顾客要问王老师人在哪里?能不能出诊,能不能找到等问题,统一回答:老师人在哈尔滨,医院工作。一面得给患者看病,一面还得承担讲课和教学任务所以非常的忙。我们不方便把老师的具体工作地点和电话告知给您。如果您想联系老师的话,您可以在我们这里登记。我们也会上报到老师那里。然后老师通过广播或者通过电话连线的形式给大家进行解答。
二、核心理念:
1、遵天道:源自于道家医学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与阴阳调和之道。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作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及动形达郁的主张,对治疗疾病、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只有遵循天道,才能达到阴阳平衡,和谐共生的状态。才使人可以享受天年的状态。
2、静无为:
这个就不是身体层面的东西了。更多强调的是精神层面的调整。就比如说现在很多人得病之后,医院,寻求医生帮助对不对?尤其是近几十年以来,绝大多的人都是寻求西医的帮助。有一部分人,治疗的还可以。但是已上升到老慢病的层面上,例如高血压,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甚至是肿瘤的时候,是不是往往治疗起来并不尽如人意。只能是用药控制或者是动用手术。很难达到根治的目的。原因何在呢?
就是因为西医认识疾病的方式比较表面化。人是万物之灵,但是西医并没有把万物之灵的人的意识纳入人体的诊治系统。在相当长的时间,西方的医学基本都还在生物认知的水平上,停留在从结构上认识生命,并没有升华到从身和心的复合状态上去认识生命。人可以说是万物之灵,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是有智慧。然而现代的西方医学并没有把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的智慧,纳入到我们的医学对象——我们的病人身上去。没有把病人智慧化。所以西方医学只能是生物医学。极端的说,就是小白鼠实验过没有问题的药,病人就可以吃啊,手术方案也是一样,可以经过多少例动物试验的,就可以给病人做了,但是人是有智慧,有情绪的万物之灵啊。
儒道释三家,儒家曰敬;释(佛)家曰净;道家曰静。儒家的是尊敬的敬。敬就是要尊重别人,即便对方是一个乞丐,一个小孩子,也要给予必要的尊重。包括儒家讲天地君亲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都是以尊敬的敬为基础的。而释家呢?说的是干净的净。要人们熄灭自己的执念和妄念,不纠缠,不妄想。摆脱烦恼的纠缠,修习来世的福报;而我们道家更注重的是安静的静,平静的静。冷静的静。道是寂然的,道在静中,而万物自遵循道的法则生灭变化。所以说,“清静为天下正”。如同水一样,安静下来,才能沉淀下来,才能看清水里的东西。要把握万物的变化,更要从静中求,从静上下功夫。只有静才能无为。《黄帝内经》也特别认同这一点,也有“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记载。恬淡虚无是什么?是静。精神内守又是什么?还是静。那做到了静。最后结果就是“病安从来”。哪里会有病了
3、补三焦:
疾病之间关系:虚、损。补三焦就是补充不足,修补损坏的意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
上焦:两乳头连线中点以上为上焦。心、肺、脑,肩周,颈椎等等
中焦:肚脐以上为中焦:包含脾胃,小肠,胰腺等等
下焦:肚脐以下为下焦。包含肝肾,胆,大肠,前列腺,膀胱,腰腿等。
上中下三焦包含了人体几乎所有的器官。已经超脱了,原有的五脏理论,脾胃理论,肾精理论,以及阴阳,元气,正气等理论。包罗万象。哪里出问题,修补哪里。最为全面的补充疗法。
举例病症:
1、心脏病: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心阳虚,气阴两虚
2、失眠:心脾两虚,阴虚火旺,痰火内扰,肝郁化火,心肾不交
3、糖尿病: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
4、风湿骨病:肝脾肾三脏俱虚,复感风寒湿热之邪,夹杂至病。
5、呼吸系统:上焦肺脏主气司呼吸+下焦肾脏,肾不纳气。
4、通气血:疏通气血运行通道。打通经络穴位。主打阻塞类疾病,以及快速缓解诸多不适症状。与补三焦相辅相成,互相扶持,互相呼应的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一般采用两种办法:
(1)导引。导为呼吸,引为动作。呼吸加动作的配合。通畅全身的经络,气血。
(2)多种外用手段:针法,灸法,砭石,拔罐,推拿,按摩等方法。疏通经络气血。
道家养生导引术五个基本行法
导引,又称“道引”。导,指导气,引,指引动肢体,因此,导引是肢体运动与呼吸吐纳相配合的一种健身治病的道家方法。源自与道家人对内丹的修炼。通过呼吸加肢体动作来疏通人体经络穴位,促进人体气血循环。通畅气血
起式:
身体站立放松,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臂慢慢抬起,向身体两侧平举,双臂平行,至两臂呈一字形时,掌指慢慢上翘,十指尖朝上。鼻吸口呼,鼻吸气时意念双手劳宫穴抽吸宇宙大自然精华之气,沿两臂进入身体中脉源源不断的进入下丹田。双臂平行不动。慢慢口呼气时,身体放松,意念双手劳宫穴发热发胀。
以上如此采气方法需要进行3——5分钟以上的修练。
1、运目舒肝法:调节肝部功能的基本行法
身体盘坐,轻闭双眼,均匀呼吸,(用鼻子吸气,用口呼气);将双手搓至温热,双手掌心按在眼睛上,手心对准眼球部位,头不动,手不动,缓慢移动眼球,顺时针一圈,逆时针一圈,顺逆时针各转九圈。双手移开为一次,再次搓双手重复以上动作,早晚各做九次。
注:肝主藏血,主疏泄,开窍于目、主筋膜
因此本行法对高低血压、各种眼部疾病(白内障、青光眼、老花等)
肝部疾病(各型肝炎、肝硬化、肝腹水、脂肪肝)、关节活动不灵活、屈伸不利,抽筋等疾病,均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效果体现:3—5天内眼屎排出量明显增加。
2、搓喉清肺法:调节肺部功能的基本行法
身体盘坐,单手以虎口托住下颚,自上向下搓至胸口膻中穴,左右手交替做,左手搓时用鼻吸气,右手搓时用口呼气,每只手算一次,早晚各做九九八十一次。
注: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开窍于鼻、主皮毛
因此本行法对各种呼吸系统疾病(肺炎、肺气肿、肺心病、老慢支、哮喘、咽喉炎、咳嗽、咯痰、鼻炎)和各种皮肤病均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效果体现:3—5天内排痰量明显增加。
3、化瘀护心法:调节心脏功能的基本行法
身体站立放松,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将双手搓至温热。劳宫重叠,随心脏跳动,以气感做顺时针轻揉心脏动作。做九九八十一次,每做一次的同时,轻咬舌尖。心火自出,虚火有路可循,而不外越,方可精充神宁。
注: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藏神,主血脉。开窍于舌,在体合脉。
因此本行法对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中风、动脉硬化、心脑供血不足、偷停、早搏等)和静脉曲张、失眠、多梦等病症均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效果体现:3—5天内睡眠时间以及质量明显提高。
4、揉腹健脾法:调节脾功能的基本行法
身体盘坐或仰卧,双手搓至温热,十指交叉按在小腹部,饶肚脐顺时针和逆时针运动。顺时针揉时用鼻吸气,逆时针揉时用口呼气,顺逆为一回,早晚各做九九八十一回。
腹泻者全部顺时针揉九九八十一圈,便秘者全部逆时针揉九九八十一圈。
注: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升清降浊。开窍于口,主肌肉
因此本行法对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如各种胃炎,食道炎、胃溃疡,反酸、胀气、便秘、腹泻等)和糖尿病、高血脂、肥胖、水肿等病症均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效果体现:3—5天内有明显排气感。
5、收肛补肾法:调节肾脏功能的基本行法
身体站立放松,双手自然下垂,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用鼻子吸气时两脚跟抬起,收紧肛门肌肉,气满停1—2秒钟,然后用口呼气,同时脚跟缓慢落下,全身放松。吸呼操作为一次,早晚各作九九八十一次。
注: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司二便、主生殖器。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其华在发。
因此本行法对各种骨关节疾病(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膨出、滑膜炎、滑囊炎、肩周炎等)和脑萎缩、记忆力减退、耳聋耳鸣、男性前列腺增生、肥大、炎症,以及女性的妇科炎症、尿道炎症。各种肾病,男女的性功能减退等病症均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效果体现:3—5天内夜尿次数明显减少,排尿更为顺畅。
收式:
身体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鼻吸口呼。将双手搓至温热。双手叠加,置于脐下(女子左手在内,男子右手在内)。劳宫穴对准下丹田。意念感觉全身被调动起来的精、气、神缓缓的流入贮藏在下丹田处。以备身体所需。
一、操作时间
最好是选取阴阳相交的时间。
早上5——7大肠经当令的时间,太阳冉冉升起,天地间阳气上升,有助于吸收阳气。晚上17——19酉时,肾经当令的时间。这个是阳气逐渐消退,阴气逐渐占主导的时间。这个时间操作有利于我们培补我们的阴气。让阴阳更加平衡。当然针对特定的疾病,有很多人还可以加餐。就是再多操作一到两回。这个选取时间就不固定了。以不过于疲劳为准。没事都可以做。做了就有相对的效果。
二、练习的地点选取:
无论室内室外均可操作。但一定要保证空气清新,通风良好。不要找空气污染严重或灰尘较大的地方。——站大马路上做就不行了。——眼睛没练好,倒成免费的汽车尾气吸尘器了。得不偿失,——要么在家里,要么在公园或者绿地处——要是能面对绿色植物就更好了——道医里讲“青(绿)入肝的”“肝主目”对你眼睛最有好处。
三、操作要点:
1、诚——诚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静——心态平和,戒骄戒躁。做到身静,心静和意静。
①身静。身体不动,谓之身静。不要穿过紧的衣服,更不要存在紧张的情绪,身心放松,自然利于入静。做得恰到好处之时,操作的时间虽然长久,自己心中并不烦躁,身上也没有难以忍受的感觉。做得轻松,甚至感觉舒适,这样就是身体已经得到安静,谓之身静。
②心静。念头不动,谓之心静。做到身静之后,做到以心听气,心气合一。此时心无杂念,万缘放下,已往事情不回忆,眼前事情不记挂,未来事情不打箅,大脑神经完全进入虚无状态,这样就是内心世界得到安静了。心中不起念,即是心静。
③意静。不知有我,谓之意静。心中无念之后,还有一个“我”存在,尚未彻底干净。更进一步,由心气合一,做到忘记自我,进入混混沌沌的境界。空而不空,有而不有,故曰混沌。一直做到忘我一层,才是真正的入静。
3、缓——动作要舒缓,“慢功出细活”。切勿操之过急。影响效果。
4、持——持之以恒最为重要的一点。荀子《劝学篇》(现在我用它来劝大家养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骏马跳跃一次,跳不了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怀德堂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