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滑囊炎专科治疗医院 >> 滑囊炎护理 >> 专家指南认识马拉松比赛中足部损伤
医院呵护骨骼健康!
3月27日,年郑开国际马拉松比赛将拉开帷幕,医院运动医学科专家带您了解马拉松比赛中常见的足部损伤及预防、治疗方法。
全程马拉松共42.公里,要求跑者在一定时间内表现出最大的速度和力量,这就很容易造成足部的疲劳性损伤。据测算,平均每只脚撞击地面约~次,并且公路路面较硬,有些地方坡路较多,路况也比较复杂等,这些问题造成了足部受力部位的累计应力增加,最终导致足部的疲劳性损伤。
一、足部常见的损伤
1.后跟痛
长跑运动应前脚掌先着地,其意义在于充分利用足弓和踝关节的缓冲,将落地时对人体的冲击力降到最低。相反,如果跑步时后脚跟先着地,落地时的冲击力直接作用在后跟的相关结构上,就不能利用足弓的缓冲作用,踝关节的缓冲作用也大大降低。反复的、长时间的作用引起跟骨周围软组织退变及跟骨内压改变,最终导致后跟痛。
2.前足痛
跑步时的后蹬阶段,前足所受应力超过了正常行走的数倍,极易造成前足横弓的劳损而导致前足痛。在马拉松运动损伤中,这种常见的疼痛是长期的、慢性的,最严重的部位是第三、四足趾的底部,有时也会扩展到邻近其它部位。
3.应力性骨折
马拉松等超负荷训练中,应力性骨折(亦称疲劳性骨折)是相对少见的损伤,常见于第二跖骨。这主要是由于第二跖骨相对较长,所受应力较为集中所致。突发性超限度的用力,出现尖锐性疼痛且难以忍受,损伤-修复的平衡被打破,导致了应力性骨折。
4.跟后滑囊炎
反复的、长期的、持续的摩擦和压迫使后跟部软组织劳损,导致跟腱止点周围的无菌性炎症。过紧的鞋子与后跟撞击,反复的提踵活动,均引起跟后滑囊炎。临床表现为后跟处局部肿胀,压痛明显,行走时症状加重。
5.足底筋膜炎
马拉松这种连续高强度运动,使足底筋膜过度牵拉、充血、水肿,引起局部肌肉劳损,导致足底筋膜无菌性炎症。表现为足底肿胀疼痛,晨起下床第一步最为明显。用力按压足底近足跟处、被动牵拉脚趾或用脚尖站立,都会引起足跟疼痛。另外,鞋跟过硬造成对足跟压迫也会引起足底筋膜炎。
二、足部损伤预防
1.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
对于业余马拉松运动员来说,由于一般身体素质、专项身体素质和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容易在马拉松运动中引发不必要的损伤,所以赛前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循序渐进地训练是十分必要的;避免带伤、带病训练。
2.热身
热身运动是全身活动的组合;先行活动肢体,为随后更为强烈的身体活动做准备,目的在于提高随后激烈运动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满足人体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
3.鞋子的选用
提高鞋本身的防护性能是预防足部损伤的重要措施之一。跑者应根据自身素质与足部情况选择跑鞋。
马拉松鞋可分为两大类:
1.比赛鞋。此类鞋较轻(单只重量不满g),鞋底比较薄,适合5公里20分以内的跑友;不适合初级或跑力不强的跑者。初级跑者穿比赛鞋,反而增加关节和肌肉的负担,容易引起腿痛。
2.训练鞋。鞋底较厚,较重(单只重量~g);吸收着地时的冲击好,稳定性好,不易造成足部疲劳,适合初级跑友,更适合体重偏胖的跑友。
患有足部疾患的跑友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功能性跑鞋进行调整。比如平足的跑者,在鞋底内侧腰窝处垫高7~10mm,以增强足纵弓支撑力,缓解跖腱膜牵引力;同时将鞋改制成柔软耐穿、有抗冲击的弹性大底与内底结构(包括后跟部分)的训练鞋,对预防足部及跟部的损伤起到重要作用。
三、治疗与康复
1.急性损伤
常用的是RICE方法(Rest休息,ICE冷敷,Compression包扎压迫,Elevation抬高),以减轻伤者的疼痛感。
2.慢性损伤
①热疗法
最简便易行的温热疗法是热敷法。适用于急性损伤的中后期(损伤48~72小时以后)及慢性损伤。其方法将毛巾用热水浸透置于伤部,无热感时更换,每次约半小时,每天一至二次。也可用布袋装沙、热盐,熏洗法或热水袋进行热疗。
②红外线疗法
红外线可借助于温热效应改善局部神经和肌肉的血液循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泄。主要适用于急性软组织损伤中晚期和慢性损伤,如肌肉劳损、慢性关节炎等。
③热电磁疗法
热电磁治疗仪具有温热疗、电疗、磁疗的优点。温热可增加血液循环,低频脉冲能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使肌肉张弛有度。低频的连续波还可深及肌肉,使肌肉放松。磁场可抑制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还可对体内水分子产生影响,有利于渗出液的吸收,对局部肌肉疲劳有较明显的疗效。
④局部封闭
将局麻药和激素类药物的混合液注射于疼痛的部位,达到消炎、镇痛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方法仅推荐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足部是训练走、跑、跳等所有活动的基础,运动爱好应定期进行足部检查,明确足部情况。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还避免了足部不必要的损伤。由马拉松导致的足部损伤应得到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
医院运动医学科
主任简介刘宁运动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专业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的护航员。ISAKOS会员,APKASS创始会员,全国运动医疗学会常委,卫生部医政司骨科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成员,SICOT-China常委、ICRS-China常委;全国运动创伤学组委员,全国关节镜学组委员、全国肩肘外科学组委员;河南省运动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关节镜学组副组长,河南省微创外科学会常委、微创骨科学组副组长;郑州市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目前主要从事运动损伤及骨关节疾病的诊断和微创治疗。在关节镜下肩袖损伤的修补、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的治疗,半月板修复,交叉韧带重建及髌骨脱位的微创治疗等方面成绩突出。在踝关节韧带损伤及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省市及科技成果奖5项。
年开始从事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预防和诊断,并应用关节镜等微创技术治疗运动性伤病。完成省内第一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和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年创立河南省第一家、国内第三家运动创伤和关节镜专科,同年成立郑州市运动创伤重点实验室和郑州市运动医学研究所。
坐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联系
-
医院位于郑州市陇海中路58号
(乘车路线B5、82、44、、1路即可到)
门诊预约电话-(上班期间)
住院预约电话-(24小时)
急诊-
白癜风前兆北京白癜风治疗哪个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