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鞋子合不合脚,

只有自己知道。

但孩子的鞋子合不合脚?

家长一定要知道。

你确定你选的鞋适合孩子吗?

来自英国的调查数据显示:6~14岁的儿童中,有91%的孩子穿鞋不当(鞋子不合格),有83%的成人对孩子穿鞋问题不够重视。

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对名学龄儿童进行调查,通过测量孩子鞋子的长度、脚的长度,并检测孩子脚趾的生长发育情况等,最后结果显示,这些孩子中,只有34%的鞋子正合脚,53%的鞋子太小,13%的鞋子太大,3%的孩子出现拇外翻。

拇趾外翻足

铁锤趾

小趾卷曲

木槌趾

趾囊肿滑囊炎

网上曾有报道:贵州一位小姑娘晓晓(化名),因为穿了一双不合脚的休闲运动鞋,导致脚趾磨破,护理不当引发趾骨和肌腱感染,最后左脚第二根脚趾被截去1厘米长

鞋子不合脚的危害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小儿骨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桂彤告诉我们,由于长期穿鞋不当造成的脚部骨骼变形目前很常见,轻度的可以通过功能型保健鞋进行矫正,严重的要通过手术矫正了。

鞋子不合脚会造成足踝不稳,出现足踝摇晃,踝关节的位置就偏了,进一步影响到髋关节、脊柱……出现X型腿,O型腿,长短腿,还会影响孩子以后走路时的正确姿势。

孩子每天穿的鞋子,有的竟藏着危害健康的巨大隐患。所以,孩子的穿鞋问题,家长不可忽视。

选鞋可是个技术活,对于脚部骨骼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孩子,我们要特别注意下面这些穿鞋的误区。桂主任强调说,7岁之前孩子的足弓和韧带都还没有发育成熟,此时,穿鞋子鞋底和鞋帮都要偏硬一些,才能起到固定和保护的作用。

穿鞋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给孩子穿大一码的鞋

孩子的脚长得快,穿不久就要换,有的家长可能会给孩子故意买大一码的鞋子。

小脚穿大鞋,走路不跟脚容易摔跤,鞋子大了不稳当,脚容易往前冲,大拇趾总被磕,时间长了就容易变形,引起拇外翻。

误区二:鞋子越软越好

很多妈妈在给孩子买鞋时,会选择柔软度高的,觉得孩子穿上很舒服。这种鞋子刚学步的宝宝可以穿,但是孩子会走路后,太软的鞋子就不合适了,容易造成不良的走路姿势,还可能扭伤脚踝。

鞋底要有适当的硬度和厚度,具有缓冲性和弹性,能够稳固的接触地面,过软的鞋底不能支撑脚掌,易使儿童产生疲劳感。

弯折一下鞋底,如果弯折在脚掌正中间则说明鞋子不合格。

鞋帮选择有支撑性的、硬挺且高过踝部的后部结构,这样的鞋帮能很好的保护踝关节稳定,防止足外翻。

捏一下鞋子的前部包头(保护脚趾)和后跟(保护踝关节),如果没有硬度,说明鞋子不合格。

误区三:穿二手鞋养脚

目前二胎家庭比较多,衣服或许可以穿二手的,但是鞋肯定不行。

鞋子在穿着后,一般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变形,如果宝宝穿上已经变形的鞋子,可能会对正在发育的脚骨产生不利影响,影响身体发育。

误区四:常年穿运动鞋

从材质来讲,透气是第一重要的。鞋面应该由透气性好的天然皮革材料制成,因儿童的脚会大量出汗,透气的鞋子可防止脚的闷热感,避免细菌过度生长和湿热环境引起的足底肌肉松弛。

很多家长都给孩子常年穿运动鞋,这其实对孩子的脚部发育危害很大。

误区五:买好玩的闪光鞋和叫叫鞋

这种鞋符合孩子的好奇心理,很讨孩子喜欢,但发出响声、发光的装置一般是在鞋后跟,这就促使孩子走路先用脚后跟使劲着地,或走路时经常低头看闪光,容易养成孩子含胸等不正确的走路习惯,而且对大脑也是个不良的冲击,劣质的尖声还可能损害孩子的听力。

不同年龄的孩子该穿什么样的鞋

0~6个月:婴儿期的孩子因为足底的脂肪过多呈扁平足样,选鞋要注意舒适、保暖。这个阶段婴儿还没有开始学习走路,并不需要真正意义的“鞋”,只需考虑保暖、透气、不会束缚脚等。也可以不穿鞋,穿温暖宽大的袜子来保持脚的温暖。

7~12个月:这时就要认真的为孩子准备第一双真正的鞋:学步鞋,选鞋要注意抱脚、柔软。学步鞋要选择帮面较高、鞋脸比较深的鞋,这样鞋比较抱脚,不容易掉下来。鞋子要轻软,鞋底厚5mm左右,不能太软,要让脚掌有抓地的感觉,锻炼脚部肌肉,刺激脚底神经发育。

3~5岁:3~5岁时宝宝的运动量增大,脚跟骨部分由于承重也逐渐增大,脚跟的圆弧也开始长得像成人脚跟那样,足弓显现,选鞋要注意护踝、透气、防滑。

6~9岁:学龄期儿童活动量加大,但脚仍处于骨骼钙化、关节、肌肉、韧带的发育时期,是形成稳定关节及有力足弓的重要阶段,也是脆弱的生长时期,是脚疾及畸形的高发期,选鞋要注意透气、护踝、减震、保护正常足弓。

10~15岁:

10~15岁的儿童开始进入青春期,尽管脚骨骼长度已与成人相近,基本停止生长,但骨骼骨化融合、关节发育还在继续,仍处于脆弱的生长期,任何忽视都可能前功尽弃,引发脚疾,选鞋要注意减震、透气。此时体重和运动量的急剧增加,给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需锻炼形成坚韧的足肌,并加强跟骨的防护。所以鞋的减震性、吸湿排汗性是此阶段选鞋的关键。

给孩子选鞋小贴士

1量尺码:家长不能以鞋号作为选鞋子的唯一标准,因为每个生产商的鞋号大小都有差异。所以在给孩子选择尺码之前先测量一下孩子的脚长,一般商场都提供测量服务,穿鞋时,以一根手指能伸进鞋内脚后跟处为准。

2闻气味:闻一闻新鞋的味道,如果闻到很刺鼻的味道,那就是面料、胶粘剂中的有机物苯。鞋子在粘合的过程中,如果用了大量的胶粘剂,苯也会大量地进入孩子体内,要知道,苯是引发孩子白血病的元凶之一。

3看颜色:看鞋子的颜色,不建议选颜色鲜艳的鞋子。因为一些染料里面会含有铅,铅是重金属,进入到体内后无法排出,影响孩子的免疫系统,比如反复的呼吸道感染、贫血等。

4不建议女孩过早穿高跟鞋

女孩一般到13岁骨骼才发育完全,在此之前最好不要穿高跟鞋。女孩过早地穿高跟鞋,会使足骨按照高跟鞋的角度完成骨化过程,容易发生跖趾关节变形、跖骨骨折及其他足病。

5定期测量检查

16个月以内,每三个月小脚丫长0.5cm。16-24个月,每4个月小脚丫长0.5cm,3岁以后,小脚丫生长速度逐渐变慢,但是仍要每4个月检查一下孩子的鞋子是否合适。

本期专家:

桂彤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小儿骨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要擅长治疗小儿四肢、脊柱的创伤,对骨关节的先天性畸形、骨病也有独到的治疗方法。

来源:湖北经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编辑:巧姐

主编:余佳

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yy/126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