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滑囊炎专科治疗医院 >> 滑囊炎预防 >> 汇丰6月PMI重回荣枯线上方初值为508
汇丰6月PMI重回荣枯线上方初值为50.8创7个月新高
作为最早出炉的6月重要宏观经济数据,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展现出制造业正进一步企稳回升。 汇丰中国6月2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为50.8,较5月终值大幅回升1.4个百分点,好于路透此前预期的49.7,不但年内首度回到荣枯线上方,并创下7个月以来新高。 制造业PMI是一个宏观经济先行指标,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应制造业经济扩大;低于50,则反应制造业经济收缩。辨别于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每一个月1日发布的制造业PMI数据,汇丰中国制造业PMI也被称为"民间PMI",调查的样本主要是中小企业。 6月汇丰PMI的大幅回升,进一步显示在4月中旬以来决策层陆续推出稳外贸、连续定向降准等微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经济正逐步出现出企稳回暖的走势。在数据发布后,上证指数也一度短暂冲高。 新订单指数 创15个月新高 细观数据,在全部11个分项指标中,包括新订单指数、产出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在内的核心指标均出现了环比反弹。 其中,从生产端看,产出指数创下7个月最高,到达51.8,较5月大幅提升2个百分点,显示企业的投产意愿出现增强。 而包括内外需在内的新订单指单的改进更加明显,6月录得51.8,较上月回升1.8个百分点,并创下15个月新高。而反应外需状态的新出口订单指数虽然有所回落但仍处于扩大区间。 另外,生产的改进也传导到了就业市场,就业指数6月录得48.7,虽然仍位于萎缩区间,但较上月的47.4有所回升。 在需求端回升影响下,原材料主动补库存和产成品被动去库存并存。原材料库存指数6月进一步回升了0.3个百分点至50.4,而产成品库存继续收缩1.8个百分点至48.0。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这意味着在需求有所回暖的情况下,企业预期改进,因此加大了对上游原材料的回补;但生产过程还没有来得及调理,需求上升带动产成品库存被动减少。这是在需求回升初期存在的一种典型现象。若后续需求回升能够巩固,则产成品库存亦会开始回补,全面的主动补库存将会构成。 "政策实行力上升"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6月23日表示:"6月的数据进一步证实经济在微刺激政策下开始回暖。未来几个月基建投资和相干行业将会继续支持经济好转。我们认为稳增长政策将延续,以确保经济复苏能够延续。" 事实上,不仅是最新出炉的汇丰制造业PMI,从5月起,包括出口、消费和工业增加值等一系列重要宏观经济指标都一改延续下行的颓势,出现出更多企稳的迹象,自4月中旬开始决策层推出的一系列加大投资、稳外贸等微刺激政策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前期政策层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包括扩大财政支出和基建投资、结构性减税、定向降准等,这些政策的效果开始显现。3季度中国经济将继续面临前期政策的滞后影响;伴随着国务院督导组6月25日至7月5日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导,政策实行力上升,地方投资和改革力度都会加大,中国经济正在进入3个月左右的蜜月期。"李慧勇说。 事实上,决策层近期也不断释放中国经济的积极信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周访问英国期间表示,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并许诺不采取强刺激措施,有信心实现今年7.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 楼市调解和 政策放松角力 不过,虽然中国经济受一连串稳增长的微刺激政策带动终究放缓下行步伐,但延续下滑的房地产投资仍是白癜风最好医院中国经济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中金公司6月23日发布报告称,国内经济仍处于地产危墙之下,下半年经济增长,取决于地产调解带来的下行压力与政策放松刺激基建投资之间的角力,预计下半年将加大政策放松力度,对冲地产调解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 "中国的房地产业正在经历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最严峻的调解。"中金公司报告称,政策放松会首先体现在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显着放松,若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加,货币政策定向宽松力度会加大,存在降息或降准等全面放松的可能。 中金公司认为,从长周期看,中国房地产面临趋势性拐点。未来城镇化潜力不构成房价上涨理由。中金公司认为,这是由于未来城镇化主要体现为利益再分配,城镇化率提高将更多依托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快于农村,而非农村充裕劳动力进城务工,对总供给和收入增长贡献有限。 房地产政策放松方面,中金公司预计非一线城市的限购会完全放开,部分地方政府乃至会出台鼓励购房的政策。 "随着与经济放和缓拖后腿的官僚主义做斗争,中国领导层许诺采取的长时间经济改革措施正逐渐给短时间需求让路。"华尔街6月23日如是评价。野村经济学家张智威说,"我们并没有真正看到改革有太大起色,明年情况可能会比较好,但今年不容乐观。" "过度投资犹如毒品" "过度投资犹如毒品,一旦戒毒,那滋味一定不会好受。"根据总部设在纽约的研究机构中国褐皮书国际最新发布的季度中国褐皮书,2季度,投资有所增加的中国企业数量仅占到总量的一半,比例不但降至纪录低点,同时也创出10个季度前中国褐皮书问世以来的最大降幅。 这一褐皮书同时称,没有一个行业的情势与前一季度相比出现好转,这在褐皮书国际自2002年开始此项调查以来尚属首次。 交通、矿业和零售业成长皆有所放缓,服务业增速降幅尤大。调查结果显示,受访服务业企业中,营收出现增长的企业比例着落到了44,较前一季度着落了1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着落了10个百分点。 中国褐皮书效仿治白癜风哪一个医院最好美联储的褐皮书企业调查。此次调查于5月12日至6月3日期间进行,总计对2043个企业各进行了10分钟的线上访问。另外,调查机构还在6月9日至19日期间对32个企业各进行了20分钟的面对面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