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痛症是指多种足跟部疼痛综合征,主要指由慢性劳损所引起的以足跟底面、周围疼痛及行走足跟部疼痛、困难为主的病症。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及肥胖之人,中老年女性多见。常伴有骨刺形成,但疼痛的程度与骨刺的大小不成正比,而与骨刺的方向有关,如骨刺斜向下方则常有疼痛;若骨刺与跟骨平行,一般没有症状。
能引发跟痛症的疾病有跖腱膜炎、跟骨高压、骨质增生、滑囊炎、脂肪垫劳损等,常常是穿鞋摩擦所致,尤其是女性经常穿高跟鞋,鞋的后面与跟骨结节之间反复摩擦,导致跟骨结节处滑囊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使滑囊增大,囊壁增厚,发生本病;或因扁平足,穿高跟鞋使跖腱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在其起点处因反复牵拉发生充血、渗出,发生本病。跟痛症常见的压痛点,在足跟底下部。
一、治疗方法
1.热敷、理疗、按摩。
2.减少负重,适当休息,穿稍软底、厚底鞋;
可采用矫形鞋垫。
3.药物治疗。
4.封闭治疗。
5.症状重、迁延时间长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可行手术治疗。临床中需要手术治疗的仅占2%~5%,多数通过非手术治疗就可治愈。
二、预防保健常识
每日用温水洗脚,保持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炎症。防寒保暖,冬季要特别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鞋的大小要合适,质地要柔软、宽松,能让所有脚趾平放和略微活动;鞋底要有一定的厚度,外硬里软,尤其鞋跟里面要有弹性,鞋内最好垫有薄的鞋垫,这样才能将自身的体重平均分配;尽量少穿高跟鞋。长途行走或长时间站立时要有科学的步态及姿势,避免足部持续负重,防止足部过度疲劳。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散步、游泳、打太极拳等,可促进足部肌肉的收缩锻炼,以增强足底肌的肌力,减缓韧带蜕变松弛的进展。体重不要超重,以减轻给足部的压力。
如果喜欢就戳戳戳戳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ys/14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