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肺癌患者升白细胞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抽取浙江地区11家医院-年肺癌患者每年40d的医嘱用药数据,对其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科室分布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浙江地区11家医院-年肺癌患者升白细胞药物的销售金额及其在药品总销售金额中的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由年的.50元(3.8%)下降至年的.80元(1.53%)。升白细胞药物销售金额比例排名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肿瘤科(9.00%)、放疗科(7.08%)和呼吸内科(9.93%)。-年销售金额排名前3位的药品分别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用复合辅酶和利可君片,DDDs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利可君片、小檗胺片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DDC排名前3位的药物为注射用复合辅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年)/利可君片(年)。浙江地区11家医院肺癌患者升白细胞药物的使用呈逐年减少的趋势,疗效确切、价格适中的升白细胞药物在临床中占优势。

肺癌是一类世界范围内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其发病率仍在持续增加,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命健康。由于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丧失手术机会,因此化疗依然是肺癌治疗的有效手段。肺癌化疗以两种药物联合最适宜,研究发现,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如多西他赛与铂类药物联合使用,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多数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的组织或器官也会产生杀伤或损害作用。

骨髓抑制和白细胞下降是化疗常出现的毒副反应,可导致患者合并感染,病情加重,甚至迫使化疗停止或减少化疗药物的使用剂量,使化疗疗效降低,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当外周血液中白细胞的绝对计数持续低于4.0×L-1时,就会出现白细胞减少症。预防及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方法包括停止对粒细胞生成有影响的药物或射线接触,并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控制感染等,除此之外,采用兴奋骨髓造血功能及促进白细胞增生的药物进行治疗是主要的手段。升白细胞药物是一类能提升体内白细胞数、有效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分为升白细胞中药及中成药、传统升白细胞药物、新型升白细胞类生物制品等。升白细胞药物的使用可增强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帮助肿瘤患者顺利完成化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更好地了解浙江地区升白细胞药物的使用情况,笔者以“医院处方分析”的项目规定抽取数据为依据,对浙江地区11家医院-年肺癌患者升白细胞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升白细胞药物的临床应用特点及用药趋势,为其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抽取浙江地区11家医院(包医院8家、医院1家、医院家)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年肺癌患者的用药数据,包括处方编号、科室名称、药品商品名及通用名、药品规格、给药途径、使用数量、销售金额、药品用法、患者性别及年龄等。根据“医院处方分析”的项目规定抽取资料:按季度抽取,每个季度随机从工作日中抽取两组(周一至周五)共10d定为抽样日期,每年共抽取40d。

1.方法

使用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对药物在临床中的地位进行评价。具体方法包括:(1)计算-医院升白细胞药物的销售金额,分析其应用趋势;()确定限定日剂量(DDD)值:以《新编药物学》(第17版)规定的DDD为标准,书上未收载的升白细胞药物以该药品的说明书推荐的成人常规剂量为准;(3)用药频度(DDDs)=某段时间某药的用药总量/该药的DDD值;(4)日均费用(DDC)=销售金额/该药DDDs。分别对浙江地区-年肺癌患者使用升白细胞药物的销售总金额、DDDs及DDC值进行统计、分析,将其进行排序(销售金额为零的药品排序均记为最末位)。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MicrosoftExcel软件对所有资料进行分类、计算、排序及统计、分析。

结果与分析

.1肺癌患者使用升白细胞药物的销售金额及占比浙江地区11家医院-年肺癌患者使用升白细胞药物的销售金额及占比见表1。由表1可见,-年,浙江地区11家医院药品销售总金额逐年增加,与年相比,年药品销售总金额增加了7.14%。-01年升白细胞药物销售金额及在药品销售总金额中的占比均呈下降趋势,在年升白细胞药物销售金额及占比均有一定的回升,而在年升白细胞药物销售金额及占比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肺癌患者升白细胞药物使用科室分布

-年浙江地区11家医院共有6个科室使用过升白细胞药物,以销售金额为计算依据,升白细胞药物销售金额比例排名前10位的科室分别为肿瘤科(9.00%)、放疗科(7.08%)、呼吸内科(9.93%)、高干保健科(6.85%)、肿瘤内科(4.95%)、胸外科(.97%)、重症监护病房(ICU)(.3%)、化疗科(1.46%)、日间病房(1.38%)和综合科(1.33%)。

.3各年度升白细胞药物使用品种及销售金额分析

浙江地区11家医院-年肺癌患者使用升白细胞药物的销售金额及占比见表。由表可见,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用复合辅酶和利可君片销售金额连续6年居前3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销售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而注射用复合辅酶销售金额总体呈下降趋势。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年销售金额居第4位,01-年持续下降,且5年内的销售金额逐年降低,年未再使用。

.4肺癌患者使用升白细胞药物DDDs及占比

浙江地区11家医院-年肺癌患者使用升白细胞药物的DDDs及占比见表3。由表3可见,浙江地区11家医院-年使用的升白细胞药物DDDs稳居前3位的分别是利可君片、小檗胺片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这三类药物每年的DDDs之和均超过该年所有升白细胞药物DDDs的80%,说明这三类药物是肺癌患者升白细胞药物使用的主要种类。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虽然对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其费用相对较高,所以尽管其销售金额排名第1,但是DDDs排在第3位。销售金额排名第3的利可君片的DDDs最高,小檗胺片也由于其较低的价格易为白细胞降低的患者所接受,DDDs排在第位。

.5肺癌患者使用升白细胞药物DDC及排序分析

浙江地区11家医院-年肺癌患者使用升白细胞药物的DDC及排序见表4。由表4可见,浙江地区11家医院-年使用的升白细胞药物,连续6年DDC排名第1的是注射用复合辅酶。而DDDs处于前位的利可君片和小檗胺片,其DDC较低,在.30~3.37元之间,此两类药物价格相对便宜,且服用方便,患者的依从性好。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虽然DDC处于较高水平,但由于其治疗效果显著且疗程短,其DDDs也较高,排在第3位。

3讨论

放化疗是肺癌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而骨髓抑制是其常见的毒副反应,其中白细胞减少可诱发严重感染,迫使放化疗停止或减量,严重影响患者的常规治疗,因此升白细胞药物的选择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对-年浙江地区11家医院肺癌患者升白细胞药物的用药数据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以了解6年来升白细胞药物销售金额、科室分布、DDDs及DDC等情况。

浙江地区11家医院使用的升白细胞药物有1种,其中利可君片的DDDs最高,小檗胺片次之,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排名第3。这3种药物的DDDs之和占所有升白细胞药物DDDs的80%以上,是浙江地区肺癌患者升白细胞的主要用药。

利可君片是一种典型的噻唑羧酸类升白细胞药物,可促进骨髓内粒细胞的生长与成熟,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放疗和化疗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对白细胞有促进增生作用。研究报道,患者在化疗后服用利可君片,化疗中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降低,重度骨髓抑制的发生例数也有所减

少;放疗前1周服用利可君片,能有效防治肿瘤放疗所引起的骨髓抑制。利可君片在防治肿瘤放/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方面疗效肯定,且该药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统计发现,浙江地区11家医院-年肺癌患者升白细胞药物中利可君片的DDDs最高,每年DDDs占比超过所有升白细胞药物的50%,且其DDC较低,是防治白细胞减少的常规用药。

小檗胺片是从中草药黄芦木根中提取的一类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可刺激髓细胞增殖,能提高造血干细胞集落因子含量,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及粒祖细胞增殖,进而向粒系细胞分化。小檗胺片为天然提取物,不良反应小,服用较方便且价格便宜,因此患者的依从性好。小檗胺片作为升白细胞药物已长期应用于临床,可用于防治肿瘤患者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浙江地区11家医院-年小檗胺片的DDDs均较高,居第位,且DDC较低,处于中下水平。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由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可特异性作用于粒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刺激造血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促进中性粒细胞成熟,并使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向外周血释放,增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并促进其功能。临床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或用于粒细胞缺乏的治疗及抢救,其疗程短且治疗效果显著,是较为理想的升白细胞药物。但此类药物可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且其价格较高,浙江地区11家医院-年肺癌患者使用此药的销售金额排名最前,但其DDDs相对利可君片和小檗胺片低,排在第3位。

叶绿酮酸钠为造血细胞复合剂,可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促进嗜酸性粒细胞从骨髓细胞释放,可用于急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及白细胞减少症。叶绿酮酸钠服用方便且价格较低,患者依从性较好,DDDs排名第4位。

维生素B4和鲨肝醇作为传统的升白药物已应用于临床多年,但其疗效较差,-年此两类药物的应用已非常少或不再应用。

此外,浙江地区11家医院-年肺癌患者药品销售总金额逐年增加,但升白细胞药物的销售金额及其在药品销售总金额中的占比于前4年逐年下降,第5年稍有回升,年又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说明临床在患者骨髓抑制的不

良反应预防方面有较大改善。升白细胞药物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的科室中,肿瘤科及放疗科升白细胞药物销售金额占比为56.08%。肿瘤科及放疗科肿瘤的治疗以放/化疗为主,均可引起患者骨髓抑制,使白细胞减少,因此这两个科室升白细胞药物的广泛应用可能与放/化疗抗肿瘤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关。

总体来看,升白细胞药物在使用上应综合考虑药物的药理特点、疗效、价格及不良反应等因素,并结合患者的病情需要用药,疗效确切、价格低的升白细胞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占优势。其中,利可君片的DDDs较高,应用相对集中,该药价格较低且疗效确切,因此临床对该药的选择倾向较大。由此可见,提高疗效,降低成本,减少不良反应可提高药品的市场竞争力,促使临床用药朝着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略)

来源:《中国药房》杂志年第7卷第8期

◆声明:中国药房杂志社对以上内容拥有版权,任何人或单位若需复制、转载、摘编,须完整注明出处及标明作者,否则本社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国药房网”







































那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早期白癜风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wh/577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