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滑囊炎专科治疗医院 >> 滑囊炎医院 >> ldquo跑步膝rdquo的症状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民健身的时代。在所有运动中,跑步绝对是一项最容易开展,最受欢迎的项目,它不需要任何器械和设备,也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适合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只需要一套运动装备即可进行,可谓老少皆宜。跑步作为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对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提高机体抵抗力有明显的效果。但是,这项看似简单的运动,也有很多讲究,如果跑步过快或每次跑步的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大,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
跑步时,膝关节是运动的主要载荷关节。因为地面的反冲力量,膝关节载荷可以达到人体体重的6倍,很多跑步爱好者就容易出现现膝关节周围疼痛的情况,每次跑每次疼痛的强弱程度也不同,甚至小步慢跑比大步快跑时痛感更为强烈。作为一名马拉松跑步爱好者,我也曾深受其扰,经多番资料收集,我们就来科普一下:
“跑步膝”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跑步膝”?怎么预防或缓解“跑步膝”?
什么是“跑步膝”?首先,临床上根本没有什么“跑步膝”的概念,或者说不够全面。目前很多人喜欢把跑步后膝盖发生疼痛都叫作跑步膝。如果感觉到不适,一般是软骨损伤、肌腱末端病、滑膜炎等等。其实许多运动都可能会引起跑步膝,只不过是因为这种病症容易发生在爱跑步的人身上,所以才被称为跑步膝。
为什么会形成“跑步膝”?当膝盖开始疼痛的时候,才是很多人开始重视保护膝盖的第一天。
面对这样的问题,必须首先明确一点——跑步膝到底哪疼?怎么疼?
发表在顶级运动医学期刊BritishJournalofSportsMedicine上的研究指出,跑者的损伤榜排名前两位的是:髂胫束综合征ITBS(膝关节外侧痛)和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膝关节前侧痛)。
01
髂胫束摩擦综合征(ITBS)
发病机制:
髂胫束是一条连接起源于臀部外侧的阔筋膜张肌和胫骨的肌腱,髂胫束从臀部穿过膝关节延伸到膝盖。当髂胫束很紧的时候,膝关节反复屈伸,张力增加,髂胫束与股骨外上髁的过度磨擦,导致韧带或滑囊炎症的发生。它有个专门的名词叫Runner’sKnee,翻译为跑者膝,也叫髂胫束摩擦综合征(ITBS)。
症状表现
膝关节外侧疼痛,并且痛感时轻时重。
多发生在长跑过程中或者跑步结束后、膝关节外侧疼痛、肿胀,压痛,弹响等。
走下坡路、长时间屈膝坐、单腿站立时,在大腿完全弯曲或者完全伸直时痛感最强。
02
髌骨疼痛综合征(PFPS)
发病机制:
髌骨位于两个肌腱之间:上面是股四头肌肌腱,连接股四头肌肌肉,下面的髌腱连接胫骨。髌骨下方被关节软骨覆盖,这使得髌骨的运动可以顺利通过滑车槽。
由于髌骨关节受到了额外的压力,髌骨在跑步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偏离了基准线,股四头肌肌肉失衡等,髌骨以下的关节软骨就开始发炎了。
症状表现
膝盖前部、膝盖骨周围和下方有钝痛,也会出现短时间的剧痛和闪痛。
有些情况下,运动时会减轻疼痛感,但当运动结束后疼痛感却加剧。
长时间将膝盖固定于一个角度,膝关节里面会有不适感、酸胀感。
上下楼梯、蹲着、跪着或者膝盖弯曲坐着、进行跑步或者游泳等运动时会诱发或加重疼痛。
(X表示触发点位置,红色区域表示可能出现不适的部位)
不少人认为的跑步后膝关节疼痛诱发的一系列症状都称为跑步膝,甚至半月板损伤也认为是跑步膝,这是不够准确的。跑步膝并非某一个损伤的诊断,而是多种疾病的统称,如果仅仅使用跑步膝来描述膝盖痛容易使临床诊断不够明确,建议应该确切搞清楚究竟是什么问题,继而开展正确的治疗。美国《哈佛大学报》刊登的统计数据表明,每天跑步者的受伤比例为30%~80%,严重时会导致多种疾病。最常见“跑步伤”是因为跑步过程中重复动作和关节肌肉承受压力所致。跑步膝还很偏爱女性。女性跑友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之多。这是由于女性的骨盆更宽阔,运动时髌骨在膝关节运动时受到的压力增加。“跑步会伤膝盖吗?”这和“喝水会中毒吗?”的问题一样:
答案是肯定的:会!因为大家应该都知道,过量喝水也会导致水中毒。所以,过量跑步当然也会伤膝盖,但跑步只会伤到膝盖附近的肌肉肌腱韧带,很难伤及膝盖的软骨和骨头。但喝水有好处吗?答案也是肯定的,有!跑步也一样。
实际上,相比不跑步的人,跑者的关节可能更健康。众所周知,类似跑步这样的负重训练能强健骨骼和肌肉,目前也认为这对于软骨(关节间的缓冲物质)有着同样的效果。而通过跑步和力量训练而获得的强健肌肉能更好地支撑关节,降低受伤风险。
正确预防“跑步膝”的几个跑步要领:
一、选择适合场地
——尽量选择较为柔软的地面进行运动,尽量避免在硬地面长时间跑步。比如水泥地,大马路等。硬底面跑步,地面对膝关节和脚踝的冲击力很大,容易造成脚踝和膝关节的损伤,最好选择塑胶地。还有,目前市面上的好的跑步机都带有减震功能。但也不要在沙土地或类似的地面运动,冲击力是小了,但扭伤踝关节的机率可是大大增加。
二、跑前充分热身、跑后充分拉伸
——每次运动前后拉伸大腿后部和小腿后部,这样可以预防脚尖向内运动。跑前拉伸能够增强肌肉弹性,促进关节囊分泌更多滑液,充分拉伸肌腱和韧带,使关节灵活性和动作幅度增加。而跑后拉伸可以让体温缓慢下降,除了减轻心脏的负担,也有加速消除乳酸缓解疲劳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减少膝盖受伤的概率。
三、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所有的运动都要适度。很多初跑者在没有充足训练和专业知识的情况下,一次跑量很大,这是不提倡的。一般一周有两到三次半小时至一小时的跑量比较正常的。滑膜炎的出现和平时生活中关节过量运动有关,特别是膝关节和髋关节,运动过度会使关节面受力加大,磨损加剧,所以尽量避免关节劳累。
四、养成良好的跑步姿势
——跑步姿势要正确,良好的跑姿可以减少跑步时对膝关节的损害。跑步时,髋、膝、踝要保持一条直线,上半身保持稳定,下半身保持足够伸展,身体微微前倾,脚落地时,膝关节略微弯曲。如果关节偏内或偏外,膝关节异常受力,可能引起膝关节损伤。跑步时膝盖内扣或外翻、猫步等姿势容易导致跑步膝。
五、加强腿部肌肉力量
——锻炼腿部肌肉,增强大腿肌肉的力量能够对膝关节提供相应的保护。肌肉包裹在骨骼外面,它才是关节最好的保护伞。肌肉的控制力直接影响膝盖的承受力,尤其是股四头肌和阔筋膜张肌。股四头肌位于膝盖上方,即大腿前侧位置。强壮的股四头肌可以改善髌骨的运动轨迹,会缓解跑步时,膝盖受的外力。练习大腿肌肉有很多种方式,比如箭步蹲、深蹲、爬楼梯、靠墙静蹲等。
六、合理佩戴护具
——在身体素质不够强或对跑步的理解还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建议佩戴护具,适合跑步的护具一般护膝、护腿、护踝这三种在跑步中常见的护具,对一些跑步者有很好的防护作用。
七、选择适时的跑鞋并定期更换
——选择好的跑鞋。跑步鞋是经过专门设计,符合跑步运动的力学原理。跑鞋穿太久鞋底弹性会减弱,失去缓冲作用,容易导致关节受损。建议每跑至公里就换双新的跑鞋。不过具体情况应视体重等因素而定,体重越大,跑鞋寿命越短。
那么,如果已经发现有“跑步膝”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1、一旦发生膝盖疼痛,应立即停止运动,注意休息,找专科医生进行治疗。
2、出现肿胀,按PRICE原则处理(保护、休息、冰敷、包扎加压及抬高患肢)。
3、强化弱势肌肉,提供肌筋膜松解治疗。通过拉伸按摩、髋关节外展的训练及臀腿部的力量训练,防止疼痛复发(用泡沫滚轴按摩髂胫束,按摩的位置是柔软的大腿外侧和按摩股四头肌。充分拉伸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
4、医院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开具消炎止痛药。对患处进行热敷和按摩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和损伤愈合;在急性期,可以局部封闭注射治疗缓解疼痛。
5.减少跑量,并进行交叉训练。穿戴合适的跑鞋,纠正跑步姿势和不良运动习惯。
结语:无论出现哪种膝关节扭伤,最初的症状都有可能是疼痛、肿胀,影响走路和运动等等。通常经过数天的休息,都会得到暂时的缓解。但很多疾病并没有实际性恢复,只不过不疼不肿了。因此,无论出现什么形式的膝关节的明显的扭伤,医院找专业医生确诊,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专注于普及靠谱的急救知识
版权声明:部分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喜欢我们就多一个点赞,多一次分享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