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滑囊炎专科治疗医院 >> 滑囊炎诊断 >> 其实,你身上的大部分疾病是坐出来的
其实,你身上的大部分疾病是坐出来的
坐着怎么会生病?
对此,我们的先人早就有认识,《黄帝内经》中说:“久坐伤肉。”也就是说长时间保持座位,致使腰部肌肉损伤,因此患上脊椎的疾病。颈腰病大部分是“坐”出来的,是有科学道理的。这先要从脊椎的结构和运动说起。
脊柱小常识
人的颈、腰椎由24节椎骨组成,上载头颅、下接骶尾椎。每一个椎骨中有大孔是大脑发出的脊髓的通道;上下椎骨之间的左右关节突组合成左右椎间孔,是脊髓发出脊神经的通道,24对脊神经安排全身器官。可见,脊柱骨关节一旦产生错位,病变波及相干脏器和四肢。
中医认为,脊柱是整体的。24节椎骨虽然分为颈、胸、腰椎,但是由椎间盘和许多韧带连接成一个整体。全部脊柱围绕一个中轴线保持平衡:即从背后看,如果腰椎向左边弯了,下胸椎则向右边弯找平,上胸椎再向左弯,到上段颈椎又向右弯,保持头颅与骨盆的平衡。如此,人材能站立。可以说,如果颈椎有错位病变,腰椎也会错位;反之亦然。由于脊柱是动态的,为保持动态(站立、行走)的平衡,必定要相互代偿来保持直立中轴线。
久坐的危害:
1.腰曲消失、颈腰痛
从侧面看,人类脊柱有四个曲折,即颈椎向前弯,胸椎向后弯,腰椎向前弯,骶尾椎向后弯。但人类在出身时,只有胸曲和骶曲,也就是和所有4足哺乳动物的脊柱一样。人类出身后到6个月开始坐立后,腰曲逐渐构成,到1周岁开始站立行走后才出现颈曲。因此说,腰曲、颈曲是因人类站立行走的功能需要构成的。所以说,颈腰痛的产生,主要是颈腰椎骨的移位致使曲度改变,椎体位移,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移位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颈椎椎动脉)而产生症状的。
人类站立行走构成颈、腰曲,主要的肌肉动力来自腹腔壁后缘的两块腰大肌。它们产生的收缩力占全部脊柱过伸力的70%。实验研究证明,年轻人如果座位超过1小时,腰椎的生理曲度逐步消失而变直;当站立起来,在腰大肌牵拉下,腰曲又恢复正常。但是,如果长时间座位(超过2小时以上),长此以往,腰大肌的弹性、肌张力下落,就渐渐不能恢复腰曲了。腰曲一旦改变,可致使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孔变窄,严重的就会产生症状。另一方面,腰曲改变会影响到颈曲改变。颈曲一旦紊乱,颈椎病就出现了。所以说:“久坐伤肉”,久坐伤到了腰大肌,脊柱也会受伤病发。
有人说,我主要是颈椎病,腰并不痛。这是由于腰椎椎管较颈椎大,腰部的神经是马尾神经(细丝状),神经根孔较颈椎大,所以腰曲轻度改变,不会产生症状。而颈椎椎管小,神经根是紧贴椎间孔的脊髓发出的,而且还有椎动脉。颈曲一旦改变,首先椎动脉受损,出现头昏、头痛;神经根受压则颈肩痛、上肢麻痹。所以说,症状出自颈椎,病源出自腰椎。
小动作预防颈腰痛
中医整脊科认为颈腰病主要原因是脊柱力学失衡——颈腰椎曲紊乱引发的。因此,其医治以理筋、调曲、练功为3大原则,并把练功作为重要的防治措施。
方法1:如果久站腰部酸痛,多为腰骶小关节损伤,椎曲过大,你可以练“点头哈腰”,即屈曲腰背,每次20~50下,再练“俯卧撑”。
方法2:坐久了站起来,应做“跨步压腿”或“俯卧撑”。“跨步压腿”是恢复腰大肌肌力最好锻炼法。我们曾在X线照片下视察,“跨步压腿”时腰曲加大。“俯卧撑”可以使腰部前后肌肉得到平衡。
做完“跨步压腿”(每次不少于左右各20下)再行“扩胸运动”。扩胸运动要到位——要尽力把两肩胛往后靠拢。
方法3:
另一个保护颈椎的运动可以叫“瞻前顾后”。也就是“八段锦”中的“五痨七伤往后瞧”。方法为:正面站立,两手伸直,掌心向外,头颈往后转,从肩背往下瞧足跟。每一侧坚持1分钟,左右各20分钟。
如果有些人感到颈椎酸痛,除练习“瞻前顾后”外,再练“虎项擒拿”,即低头,双手交叉置颈背,用双掌将颈部肌肉夹住拉起,反复20下,如此可减缓颈肌的劳累。
工作的时候是坐着的,开车的时候是坐着的,颈腰曲紊乱的祸根是久坐。那末要保护好脊柱,首先要避免保持座位超过2小时以上,避免腰大肌损伤。你明白了这些以后,是否是应当避免久坐,坐久了站起来走走,少开车,偶尔可以站站公交。如果免不了要坐久,可以像和尚“打坐”一样,双髋关节外翻45度,如此腰大肌处于等张收缩状态——也就是保持住腰曲,因此很少颈腰痛。
2.食欲不振
缘由:久坐缺少全身运动,会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日久就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和脘腹饱胀等症状。久坐不动者逐日正常摄取的食品,聚积于胃肠,使胃肠负荷加重,长时间紧张蠕动也得不到和缓,久而久之可致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及出血等慢性难愈顽症。
对策:培养“植物化”饮食习惯。多吃如干豆类、海藻类、地下根(茎)类、新鲜蔬菜及时令水果等。所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缩短食品通过的时间,使食品中所含有害物质消除肠黏膜的机会减少,还可吸附带走部份有害物质,减少毒害。
3.屁股“生茧”
缘由:屁股“生茧”即臀部坐骨结节性囊肿。当人采取座位姿式时,坐骨结节恰好与凳面接触。在坐骨结节的顶端长有滑囊,滑囊能分泌液体,以减少组织间的磨擦与受压。长时间地伏案工作或有盘腿久坐的习惯,容易使坐骨结节与坐凳“硬碰硬”。长时间不合理的磨擦、挤压、负重、创伤,长此以往就会致使创伤性滑囊炎的产生。滑囊炎产生以后,囊内充血、肿胀、浆液性渗出物增多,迁延日久积液就会变得粘稠、混浊、纤维素镇静而产生粘连。这时候,滑囊壁增厚、滑膜表面粗糙,最后构成了囊肿。
对策:改良坐具。平时如果习惯于坐木椅、硬板凳者,可改坐藤椅或沙发,也可在硬质坐具上放置较厚的海绵垫、布垫,减轻硬质坐具对坐骨结节的磨擦与对抗力。
4.尾骨受伤
缘由:尾骨疼痛的症状包括臀部尾骨附近有压痛点或腿痛现象,范围包括尾骨、提肛肌及周围的软组织等。久长坐姿不正确,压迫尾骨神经,便可造成尾骨受伤而疼痛。
对策:平时保持良好的坐姿,减轻对脊椎的压迫,多运动可减少尾骨受伤的机会。得了慢性的尾椎骨疼痛者,要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患处承受压力。平常坐的时候,可在椅子上摆个类似救生圈的减压坐垫,减轻患处的压力。这类中空设计的坐垫,可分散尾椎骨及臀部的压力,使患者可以坐得久一些,工作更方便。
在家里,应常常热敷患处,或让中医用超声波医治,加强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环,增进疗效。
来源:健康真相
白癜风医院的医生哪家好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