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滑囊炎专科治疗医院 >> 滑囊炎诊断 >> Bbbstrup病吻合棘
Baastrup病最早由丹麦放射科医生ChristianIngerslevBaastrup于年首次报道并以自己名字命名。又称之为吻合棘(kissingspines)、Baastrup征(Baastrupssignorsyndrome)、棘突撞击综合征或棘突韧带滑囊炎。截止.01.31在Pubmed以“Baastrup’sDisease”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目前已有篇相关文献报道。
定义
Baastrup病是由腰椎相邻的棘突相互摩擦,棘突间隙水肿、减小或消失,伴棘突肥大、扁平或硬化,可有囊肿形成,所引起的脊柱正中局限性疼痛和压痛,腰椎前屈时减轻,站立负重或后伸时加重。
左图是正常棘突间,右图是吻合棘流行病学
常见于老年人,L4-5节段多见。常伴有腰椎向前滑脱或中央型椎管狭窄,也多见于腰椎前凸过多的患者。
临床表现
脊柱正中局限性疼痛和压痛,腰椎前屈时减轻,站立负重或后伸时加重。合并腰椎管狭窄,可有间歇性跛行、腰腿痛等不适。
病理
棘突间退行性肥大、炎症改变,甚至形成假关节炎伴囊肿形成。棘突间囊肿(interspinousbursa)可延伸至黄韧带之间形成硬膜外囊肿(epiduralcyst),进一步引起或加重腰椎管狭窄。
影像学表现
X线
相邻棘突相接触,伴棘突肥大、硬化图:L4-5棘突硬化、扁平(右图箭头)
图:L3-5棘突肥大、扁平
CT
棘突肥大、硬化,关节旁囊肿,棘突应力性骨折。
图:a:矢状面L4-5棘突肥大、扁平(箭头);b:横断面L4棘突结节性肥大(箭头);c:同一患者,L2正常的棘突(箭头);冠状面可见L4棘突结节性肥大(箭头)
图:上图患者的CT软组织窗。a:L4棘突两侧的软组织结节(白色粗箭头),提示竖脊肌表面棘突间囊肿的解剖。b:L2棘突两侧正常的结构(细箭头)。
图:上腰椎的Baastrup征
MRI棘突间T1低信号,伴棘突间距缩小,T2高信号,可见棘突韧带囊性变和囊肿形成。图:MRIT2、抑脂像和横断面抑脂像显示的Baastrup征
图:MRIT2显示的L4-5棘突Baastrup征(箭头)
图:腰5滑脱伴随的Baastrup征
图:Baastrup征和棘突间囊肿形成,椎管狭窄。
PET/CT图:CT示疑似Baastrup征
图:PET/CT证实Baastrup征。
棘突间非特异性的摄取增加。
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棘突间局部激素注射,棘突间囊肿激素或局麻药注射。外科治疗:棘突间撑开装置(如Wallis系统,X-STOP)、融合、棘突切除。在年的EurSpineJ杂志报道了3例因L5-S1滑脱引起的L4-5Baastrup病,患者明显腰腿痛,经保守治疗无效,后作者选择L5-S1椎间融合或L4-5椎板切除术,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病例1:25岁男性,行ALIF+L5-S1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a,b:MRIT2像显示椎间滑囊炎(空箭头)和后硬膜外囊肿(白色箭头),导致椎管狭窄。c,d:术后核MRI显示囊肿缩小。e:术前腰椎侧位片显示L4和L5棘突硬化、"接吻"(箭头)。f:手术后L4和L5棘突(箭头)之间的间隙增大。
病例2:80岁男性,行L5-SIPLIF+后路硬膜外囊肿和左侧关节突囊肿切除。病例3:70岁男性,行L4-5椎板切除术+硬膜外囊肿切除。体会腰椎CT、MRI阅片时,除了看椎间盘,记得看看后面的棘突间!推荐阅读:皮节图谱(Dermatomemap)齿状突加冠综合征(Crowneddenssyndrome)显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李永超Li一份扶持,Spine脊柱会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