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贡觉” 重症病例迅速进展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出现皮肤出血点、瘀点、瘀斑,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可表现出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软组织坏死、筋膜炎等。 部分病例表现为脑膜炎,恶心、呕吐(可能为喷射性呕吐),重者可出现昏迷。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皮肤没有出血点、淤点、淤斑,无休克表现。还有少数病例在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基础上,出现化脓性脑膜炎表现。第83条本中心的质量方针是什么?本中心的质量方针是科学、规范、求精、求实。科学方法、规范操作是我们遵循的原则;技术求精、结果求实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第84条如何进行常见肠道致病菌的常规与快速检测?常规检测一般按五个步骤进行:(1)前增菌和增菌;(2)分离培养;(3)纯培养及生化试验;(4)血清学分型鉴定;(5)报告。在突发传染病疫情调查中,可同时进行快速检测,即直接将标本接种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经18-24小时后,在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用诊断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如阳性可作出初步报告,供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参考。第85条检验霍乱弧菌的常用快速辅助诊断试验有哪几种?有制动试验、早期玻片凝集法、PCR法等。制动试验能在几分钟作出初步诊断,早期玻片凝集法可在12h内作出初步报告。目前我中心实验室能开展的是制动试验和早期玻片凝集法。第86条简述人禽流感患者原始样本采集的种类和时间。(1)咽、鼻拭子和含漱液,采集时间为发病后1-3天;(2)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样本,急性期血清样本采集时间为发病后7天内,恢复期血清样本采集时间为发病后2-4周内采集;(3)死亡患者的肺组织、气管分泌物,在尸检时采集。所有采集的标本医院采集,一式二份。第87条简述如何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3个方面来鉴别。(1)涂片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排列呈葡萄状;(2)在血平板上菌落生长情况:菌落呈金黄色(或白色),大而突起、不透明,周围有溶血圈;(3)血浆凝固酶试验:为阳性。第88条致泻大肠艾希氏菌一般包括哪几种?OH7大肠艾希氏菌属于哪种?致泻大肠艾希氏菌包括:肠道致病性、肠道侵袭性、产肠毒素、肠道出血性大肠艾希氏菌4种。OH7大肠艾希氏菌属于肠道出血性大肠艾希氏菌。第89条简述不同型别的鼠疫主要采集什么样本进行检验?腺鼠疫主要应采集淋巴穿刺液;肺鼠疫主要应采集患者痰液,且同时还应作血液培养;败血性鼠疫主要采集静脉血;皮肤鼠疫主要采集脓泡(或疱疹)液。第90条如何判断肥达氏试验结果的意义?对肥达氏试验结果的判断,必须结合临床、病程和本地区人群中抗体的正常效价进行分析,并且间隔1~2周,进行第二次试验,若比第一次试验效价增高2~4倍,则有诊断价值。血清中伤寒沙门氏杆菌O抗体效价1:80,H抗体效价1:,甲型、乙型、丙型副伤寒沙门氏杆菌H抗体效价1:80,才有诊断意义。第91条如何采集霍乱弧菌检测标本?霍乱弧菌检测标本以病人粪便为主,水样便采取1~3ml,成形便采取指甲大小的粪量,亦可用直肠棉拭或采便管由肛门插入直肠内3~5cm处采取。必要时,亦可采取呕吐物或血清。第92条霍乱弧菌检测标本运送有何要求?要求所采标本应立即接种于培养基,不能立即检查的,要放入碱性蛋白胨水或文-腊二氏保存夜或插入Carry-Blair二氏半固体保存培养基中(标本与保存液之比约为1:5),尽快送检。第93条在饮水和食品细菌检查时,发现大肠杆菌和肠杆菌分别有何意义?在饮水和食品细菌检查时,若发现大肠杆菌,说明被粪便污染;若发现肠杆菌,因肠杆菌属主要分布在土壤和水中,因此不能说是被粪便污染。第94条人类血清中含五类免疫球蛋白,它们各自有何特点?唯一能通过胎盘、人体血清中含量最高是的IgG;分子量最大,出现最早,有助于先天、近期感染诊断的是IgM;人体血清中含量最低、能与肥大细胞膜结合,参与I型变态反应的是IgE;能在粘膜局部发挥抗感染作用的是IgA;可作为B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标志的是IgD。第95条细菌检验中,脑脊液标本如何采集?无菌方法采集脑脊液3~5ml,放入无菌试管,注意保温(30~37℃),立即送检。由于脑膜炎球菌离体后容易自溶,流感杆菌及肺炎球菌也易死亡,因此必须立即送检。采集的标本若混浊,最好进行“床边接种”,即在病人床边抽取脑脊液后,立即将0.5~1ml直接滴入兔血琼脂斜面或巧克力色血平板上立即保温送检,否则影响检出率。第96条疑似钩体病人检验所需标本如何采集?(1)血液,在发病早期(3天内)尚未使用青霉素等药物前采血作培养;血清试验应采集发病早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液标本;(2)尿液,于发病中后期(第2周开始)取晨尿,最好在采尿前一夜先服碱性药物,使尿呈碱性。为防止杂菌污染,可按每20ml尿液加磺胺嘧啶(SD)0.5g于标本中;(3)脑脊液,脑膜炎型病人,取发病早期的脑脊液;(4)死亡病例,以无菌操作取骨髓、肝、肾等组织作分离培养,不能尸解时,可行肝、肾穿刺取材。第97条细菌学诊断中标本采集和运送的一般原则是什么?(1)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2)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污染;(3)根据病原菌在体内的分布和排出部位取材,而且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4)一般来说,标本需冷藏运送,但一些特殊标本除外。如可疑流脑标本需保湿保温运送;(5)采集标本应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如已使用抗生素,需加入相应的对抗剂;(6)在检验容器上要贴好标签,与填好的化验单一起送检。第98条食物中毒样品如何采集?食物中毒样品的采集应做到及时、正确、有代表性并注意无菌操作。发生食物中毒时可采集下述样品进行检验:(1)剩余食物;(2)炊具、食具、容器棉拭子涂擦物;(3)呕吐物、粪便、洗胃液及咽喉涂抹样品;(4)血液。第99条食物中毒样品送检注意事项有哪些?(1)采集的样品一般应在4小时内接种完毕,故必须及时送检;(2)夏季送检样品时,应注意冷藏,不得加入任何防腐剂;(3)应附详细送检单,应填明样品名称、份数、重量、来源、中毒表现、送检时间、有范围的检验项目、采样条件(容器是否灭菌、有无封条)、送样人;(4)样品必须有牢固的标签,包装严密封闭;(5)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污染,以免影响结果。(6)采样过程中履行必要的采样手续。(发生中毒单位负责人签封与开具收据等)第条肺结核病人痰涂片检查应采集哪些痰标本?初诊病人应送三份痰标本(夜间痰、清晨痰和即时痰)。如无夜间痰,在留清晨痰后2-3小时再留取一份痰标本;或在送痰时,留取两份即时痰。治疗中或在复诊随访病人按期每次送检两份痰(清晨痰和夜间痰)。第条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标本的运输保存应注意哪些方面?(1)所有的原始标本在转运过程中应置于安全可靠容器中。(2)标本应在带有冰袋或者冰排的泡沫箱或保温箱中运输。(3)所有标本-70℃保存。第条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应采集哪些样本?(1)入院病人治疗前全血标本(不抗凝),做血平皿或血培养瓶培养。(2)分别采集发病4-7天、14-21天的血清标本。(3)尽量采集脑脊液标本。(4)尸体解剖应无菌采集肝、脾、心血、胸(腹)水,(如有病死猪也可进行解剖,取肝、脾、肾、心血)。第条伤寒、副伤寒检验所需收集的标本有哪些?(1)血标本:宜在病程的第1-2周采集,但只要发热未退,两周后仍可获得阳性结果。采血量不少于5~10ml,已用氯霉素者取血块作培养。(2)骨髓标本:骨髓培养宜在病程的1-2周送检。(3)粪便标本:宜在病程的3-4周送检。(4)尿标本:宜在病程的3-4周送检,但阳性率较低,采集时应避免粪便污染。(5)玫瑰疹的刮取物或活检切片。第条简述用于细菌培养鼻咽部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1)采样前数小时不得使用消毒药水嗽口戒涂抹病灶局部。(2)采集样本时应小心、认真、准确、迅速。(3)采样时避免触及舌和口腔粘膜、唾液,防止污染。(4)采集后的标本应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应置于灭菌生理盐水管内,防止因干燥而使某些细菌死亡。第条如何正确采集水样?(1)采取管道水时,应先放水5-10分钟,将管道中的积水排除,再点燃酒精棉球或洒精灯将管道出水口(龙头)消毒,后徐徐打开用灭菌瓶在龙头下约5cm处采样。采样过程中要保证无菌操作,并防止水样及瓶口、瓶塞污染。(2)采取地面水、井水水样时应取用配有重力采样品的灭菌瓶,将采样器放入水面下20公分左右,拉动系绳打开瓶盖。灌满水样后放松系绳,瓶盖自动盖好,将水样取出水面。第条发生不明原因传染病突发疫情时,现场采样检测人员应携带哪些个人防护用品?长筒靴、防护眼镜、一次性手套、一次性防护口罩、一次性帽子、防护面罩、鞋套、防护隔离衣、白大衣、长筒橡皮手套等。第条急性职业中毒的急救和治疗原则﹙1﹚现场急救:立即使患者停止接触毒物,尽快将患者移至空气流通处,保持呼吸道通畅。﹙2﹚阻止毒物继续吸收:现场清洗不够彻底时,医院后应立即重复清洗。经呼吸道吸入中毒时,给予吸氧,加速毒物经呼吸道排出。经口中毒者尽早引吐、洗胃、导泄等。﹙3﹚加速排出或中和已进入体内的毒物,可给予透析疗法,以及针对性治疗。﹙4﹚消除进入体内毒物的作用:尽快使用特效解毒疗法。第条窒息性气体根据毒作用机理可分为哪二类﹙1﹚单纯性窒息性气体:N2、CO2、H4C﹙2﹚化学性窒息性气体:CO、H2S、HCN第条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接到急性职业中毒报告应做哪些工作﹙1﹚初步核实中毒状况并记录。接到急性职业中毒应询问并详细记录发生的单位、地址、联系电话、报告人,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状况(包括毒物名称、中毒人数、波及范围;目前已采取的应急救治措施等)。﹙2﹚汇报和请示:立即向科室和中心领导汇报,并提出相应应急措施,请示是否启动应急预案。﹙3﹚赶赴现场应急处理:根据中心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带上应急物质(包括采样、监测仪器、试剂、个人防护用品,现场职业卫生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急救和事故原因调查。﹙4﹚结果与报告:根据职业卫生流行病学调查,实验监测数据、病人临床诊断,初步作出调查结论,逐级上报。第条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现场分区﹙1﹚热区(红区):指事故区或紧邻事故污染现场,用红线将其与事故外的区域分隔开来。在此区域,救援人员必须装备个人防护器具以避免化学污染或受到损害。﹙2﹚温区(黄区):围绕热区以外的区域,用黄线(洗消线)将其与其外的区域分隔开来。在此区域的人员要穿戴适当的防护服装,避免二次污染的危险。所有出入此线区域的人员必须进行洗消处理。﹙3﹚冷区(绿区):在洗消线外,患者的抢救治疗,支持指挥机构设在此区。第条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分级1)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以下的。2)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10以上(含10人)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下的。3)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50以上(含50人)或者死亡5人以上(含5人),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含5人)的。第条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现场工作安全注意事项﹙1﹚现场采样、监测人员必须服从现场负责人和对方安全管理人员的指挥。﹙2﹚现场采样、监测工作人员要熟悉采样工作程序,外部现场检测质量保证程序和现场采样、监测工作安全操作制度。﹙3﹚进入现场前要充分向对方安全管理人员了解所进入现场的基本状况:包括各种危害因素的状况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特性等。根据上述情况采取穿戴相应的防护服、口罩、安全帽或隔离衣等防护措施。﹙4﹚进入现场需用交流电源时,必须由对方电工进行接线,严禁自行接线。﹙5﹚进入需要防爆处理的工作场所,必须使用防爆仪器进行采样、监测,不得带入火种等任何危险物品。﹙6﹚需进入急性化学性中毒事故、放射性事故现场时,除采取相应防护措施以外,必须进行剂量、停留时间等参数估算,还必须报现场负责人和中心领导的批准。经两名以上工作人员相互检查确认所采取的相应防护措施合适有效时,方能进入现场,并严格控制停留时间。﹙7﹚遇到意外事故,立即采取紧急处理,并分别以口头和书面形式报告领导或对方安全管理部门。第条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报告的时限1、发生急性职业性中毒的用人单位立即报告各有关部门,最初接诊的医疗机构,在患者确诊后2小时内报告市卫生局,并在24小时进行网上直报。2、一般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报告时限,在一般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终止后二周内进行网上直报。3、重大以上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报告时限:必须实时报告。第条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报告主要内容:发生单位、发生场所、毒物名称、产品名称、接触人数、发病人数、确认人数、死亡人数、现场初步急救、职业病报告、事故原因、其他。第条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基本格式事由、事发企业基本情况、事发经过、基本事实、事故发生原因分析、结论意见、事故责任分析、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第条个人防护用品穿戴及脱的顺序穿戴防护用品顺序:步骤1: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步骤2:戴帽子,戴帽子时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步骤3:穿防护服。步骤4:戴上防护眼镜,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步骤5:穿上鞋套或胶鞋。步骤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脱防护用品顺序:步骤1: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步骤2:脱掉防护服,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步骤3: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步骤4: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步骤5:脱下鞋套或胶鞋,将鞋套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步骤6:摘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第条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有哪和些?主要症状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胀痛、腹胀、便秘或腹泻。部分病人有恶心呕吐、头昏头痛,可有发热和上呼吸道症状或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等;急性黄疸型肝炎病人的巩膜及皮肤先后出现黄染,约1周左右达高峰,部分病人短期内可出现肝内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表现,黄疸日益加深,皮肤搔痒,大便呈淡灰白色,肝多肿大,质地充实有压痛、叩击痛,约10%的病例出现脾肿大,肝功能检查有明显异常,病程约2~3个月。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部分病例并无明显症状,于体检时发现肝大,肝功能异常或HBV标志阳性等,本型病程长短不一,大多于3~6月内恢复健康,但部分病例病情迁延,转为慢性,见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第条肺结核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痰血或咯血。可有胸痛,胸闷或呼吸困难。咳痰量不多,有空洞时可较多,有时痰中有干酪样物,约1/3~1/2肺结核有痰血或咯血,多少不一,已稳定、痊愈者可因继发性支扩或钙化等导致咳血。全身症状常有低热,盗汗,纳差,消瘦,乏力,女性月经不调等。第条急性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热型以弛张型最为多见,也见波状型、持续低热或其他不规则热型等。主要症状:常于深夜清晨热急骤下降时出现大汗淋漓,大多患者感乏力、软弱。锥刺状关节疼痛,可累及一个或数个关节,主要为骶髂、髋、膝、肩、腕、肘等大关节,急性期可呈游走性,一般镇痛药无效。部分患者的关节有红肿,侧有化脓。局部肿胀如滑囊炎、腱鞘炎、关节周围炎等也较多见。肌肉疼痛多见于两侧大腿和臀部,后者可出现痉挛性疼痛。睾丸炎,大多呈单侧性,可大如鹅卵,伴明显压痛。次要症状:头痛(30%~84%)、神经痛、肝脾肿大(约50%)、淋巴结肿大等,皮疹较少见。第条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本病的潜伏期一般在1个月左右。主要有发热,以间歇热、弛张热为多见,在38℃~40℃之间;过敏反应,以荨麻疹为常见,多见于发热期,广泛分布或仅局限于四肢,时发时愈,持续数日或2周,可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淋巴结肿大与压痛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腹部症状,半数以上患者有腹痛、腹泻,多见于中等度热及高热者。腹泻每日2~5次,粪便稀薄,可带血和粘液,部分患者可仅有便秘。腹痛和压痛可局限,也可广泛。重度感染者由于虫卵在结肠浆膜层和肠系膜内大量沉积,可引起腹膜刺激征、腹部饱满有柔韧感和压痛,类似结核性腹膜炎。第条麻疹的主要症状和特征主要症状为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发热2-6天(多为4天)后出现皮疹,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面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出现部位先耳后发际,次及面颊、躯干、四肢,3天出齐,5天退疹,7天退净。第条麻疹病例调查和采血时间要求应在48小时内完成流调,出疹后4-28天完成采血。出疹后4-28天血标本抗体阳性检出率近%,3天内阳性检出率约70%,如果第一份血在出疹后3日内采集的,而且ELISA检测IgM为阴性,需要在第一份血采集7-10天后采集第二份样以重复IgM检测,以排除出现假阴性的可能。第条流脑应急接种疫苗如何确定如果病人病原检测结果为C群,使用A+C群流脑疫苗;如果无菌群检测结果,可首选A+C群流脑疫苗;如果病人病原检测结果仅为A群,可使用A群流脑疫苗,也可使用A+C群流脑疫苗。第条A+C群流脑疫苗使用原则(1)接种对象为2岁以上。(2)已接种过1剂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3)已接种过2剂或2剂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4)按以上原则接种A+C群流脑疫苗,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第条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症状病毒紧密通过蚊的叮刺侵入人体后,在网状内皮系统科室中增殖。若停止在此阶段,即是隐性感染。若进入血循环形成病毒血症,即是轻型感染,若通过先后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实践系统,则可以发生脑炎。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的比例约为25:1。著名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潜伏期是5~15日,最长可达21日。轻型病例的症状是低热、头痛和疲倦,持续几日后自愈。典型脑炎在科学开始时症状可能与轻型相似,以后体温逐渐上升并出现脑炎的症状;或在病人开始时即出现高热、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严重者持续高热、颈强直、神情呆滞、惊厥、嗜睡或昏迷,并出现强直性肢体瘫痪、眼球和肢体震颤等。有时可以侵犯延髓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病情严重者在病期第5~9日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病死率约20%左右。第条钩端螺旋体病主要症状和体征钩体病早期主要症状和体征有发热(起病急,短期内体温可达39℃左右,常为弛张热,可伴有畏寒等症状)、肌痛(全身肌痛,特别是腓肠肌痛)、乏力(全身乏力,特别是腿软明显)、眼结膜充血(轻者主要在眼球结膜、外眦及上下穹窿部,重者除角膜周围外的全球结膜血管扩张呈网状,无分泌物,不痛,不畏光)、腓肠肌压痛(双侧腓肠肌压痛,重者拒按)、淋巴结肿大(主要为表浅淋巴结及股淋巴结,一般为1~2cm,质偏软,有压痛,无化脓)。第条流行性腮腺炎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处置指与病人腮腺肿大前6天到肿大后9天一起生活的看护人员、家庭成员,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里的同班者或处在同一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中的人群。对密切接触者自接触患者之日起21天内,进行医学观察,尽量减少其与他人接触,一旦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和体征,立即报告。第条风疹主要症状和体征低热、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或伴有关节痛(或关节炎)。发热1天后疹出齐,为斑丘疹、稀疏、色淡红,先面部后延及躯干及四肢,经3-4天消退,不留痕迹。第条白喉监测的病例定义具有发热、咽痛、鼻塞、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症状,同时鼻、咽、喉部有不易剥落的灰白色假膜,剥时易出血者。第条百日咳主要症状(1)流行季节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者。(2)咳嗽后伴有呕吐,严重者有结膜下出血或舌系带溃疡者(3)新生儿或婴幼儿有原因不明的阵发性青紫或窒息者,多无典型痉咳。(4)持续咳嗽两周以上,能排除其他原因者。第条登革热疫点的划定无论城市和乡村,已证实登革热发生或流行时,划定以病家为中心半径米周围的居民区作为疫点。大村、乡镇或居委会内有多个疫点划为疫区。受登革热疫情直接威胁的地区为“危险区”。第条猩红热主要症状突然寒颤、高热、头痛、呕吐、咽痛、扃桃体红肿充血并有白色乳渗出物、舌呈酱红色似杨梅(杨梅舌)、口周围苍白,起病1-2天内,自颈、上胸、肩、躯干到四肢出现皮疹。猩红热皮疹特点是融合、密布、针头样大,平坦、不高出皮面,鲜红或暗红色,压不褪色、边不整,形不一。第条禽流感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感染H9N2亚型的患者通常仅有轻微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感染H7N7亚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结膜炎;感染H5N1亚型的患者呈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等多种并发症。第条疟疾的潜伏期和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疟疾的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温带地区有所谓长潜伏期虫株,可长达8~14个月。输血感染潜伏期7~10天。胎传疟疾,潜伏期就更短。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可延长。临床表现:(1)间日疟(tertianmalaria)多急起,复发者尤然。初次感染者常有前驱症状,如乏力、倦怠、打呵欠;头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或腹泻;不规则低热。一般持续2~3天,长者一周。随后转为典型发作。分为发冷期、发热期、出汗期三期。(2)三日疟(quartanmalaria)发作与间日疟相似,但为三日发作一次,发作多在早晨,持续4~6小时。脾大贫血较轻,但复发率高,且常有蛋白尿,尤其儿童感染,可形成疟疾肾病。三日疟易混合感染,此刻病情重很难自愈。(3)卵形疟(ovalemalaria)与间日疟相似,我国仅云南及海南有个别报道。(4)恶性疟(subtertianmalaria)起病缓急不一,临床表现多变,其特点:①起病后多数仅有冷感而无寒战;②体温高,热型不规则。初起进常呈间歇发热,或不规则,后期持续高热,长达20余小时,甚至一次刚结束,接着另一次又发作,不能完全退热;③退热出汗不明显或不出汗;④脾大、贫血严重;⑤可致凶险发作;⑥前驱期血中即可检出疟原虫;无复发。
编辑:索平
来源:贡觉县疾控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