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是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之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组织的总称。位于肩峰和三角肌下方,与关节囊紧密相连。

肩袖的功能是上臂外展过程中使肱骨头向关节盂方向拉近,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正常支点关节。肩袖损伤将减弱甚至丧失这一功能,严重影响上肢外展功能。

本病常发生在需要肩关节极度外展的反复运动中(如棒球,自由泳、仰泳和蝶泳,举重,球拍运动)。

定义

肩袖损伤分为肩袖腱炎和肩袖撕裂两种情况。其中,绝大多数肩袖损伤是肩袖腱炎,一般及时进行综合治疗即可恢复,而肩袖撕裂则需要进行手术。

肩袖腱炎的治疗,早期主要是减轻疼痛和炎症,随后可以通过物理及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提高一般适应能力和力量负荷练习等方法,促进损伤组织愈合和功能恢复。

肩袖损伤的手术的适应症为肩袖部分或全厚撕裂,对保守治疗反应不佳,并且肩袖损伤的症状已经影响到了患者日常功能。术后康复的目标是在预防修复组织再次破裂的基础上,减轻疼痛、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以及尽早恢复到正常的功能活动。

病因

1、创伤

是年轻人肩袖损伤的主要原因,当跌倒时手外展着地或手持重物,肩关节突然外展上举或扭伤而引起。

2、血供不足

引起肩袖组织退行性变。当肱骨内旋或外旋中立位时,肩袖的这个危险区最易受到肱骨头的压迫、挤压血管而使该区相对缺血,使肌腱发生退行性变。临床上肩袖完全断裂大多发生在这一区域。

3、肩部慢性撞击损伤

中老年患者其肩袖组织因长期遭受肩峰下撞击、磨损而发生退变。本病常发生在需要肩关节极度外展的反复运动中(如棒球、仰泳和蝶泳,举重,球拍运动)。当上肢前伸时,肱骨头向前撞击肩峰与喙肩韧带,引起冈上肌肌腱损伤。慢性刺激可以引起肩峰下滑囊炎、无菌性炎症和肌腱侵袭。急性的暴力损伤可以导致旋转带断裂。

诊断

(一)症状

1、疼痛与压痛

肩部疼痛,急性期疼痛剧烈,呈间歇性,以夜间为甚,不能卧向患侧。慢性期呈持续性钝痛。可向上臂或颈部放射,肩外展或伴有内旋和外旋时疼痛加重。压痛多见于肱骨大结节处或肩峰下间隙部位。

2、肌力、活动度降低

主要为主动上举(包括外展和屈曲)、外旋和内旋力量的减弱和活动度的降低。但被动活动范围无明显受限。表现为洗脸、梳头、穿衣、拿放高处的物品以及驾驶等日常活动的困难。

3、肌肉萎缩

肩腱袖断裂2一3周后即可出现冈上、冈下肌萎缩,尤以冈下肌明显。

4、继发性软组织挛缩

病程超过3个月者,可以继发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挛缩,肩关节活动范围有程度不同的受限以外展外旋及上举受限较明显。

5、疼痛弧和垂臂试验阳性

肢外展上举60°~°范围时由于肩袖受到的应力最大而出现肩前方疼痛为疼痛弧综合征阳性。有的患者因不能主动上举或上举90°~°范围,撤除支持后因疼痛或无力,不能持住患肢而出现垂臂试验阳性。

6、lift-off试验(抬离试验)

患者将手置于下背部,手心向后。然后嘱患者将手抬离背部,必要时可以适当给予阻力。不能完成动作为阳性,提示肩胛下肌损伤。

7、外旋衰减试验

患者肘关节屈曲90度,肩关节在肩胛骨平面外展20度。检查者一只手固定肘关节,另一只手使肩关节外旋达最大程度,然后放松嘱患者自行保持最大外旋。外旋度数逐渐减少者为阳性。提示冈下肌、小圆肌损伤。

(二)辅助检查

1、X线片

一般无阳性改变,存在肩袖损伤的间接征象:可表现为肱骨大结节囊性变、肩峰下前1/3骨质硬化、肩锁关节退行性变和肱骨头上移。

2、核磁共振

MRI检查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肩袖损伤的方法。其完全无创、软组织分辨力高,而且能多平面成像,可更为直观地观察肩袖肌腱。

0级:正常的肩袖韧带在MRI上为均匀的低信号,是肌腱的延续;

1级:又称肌腱炎,这时肩袖的连续性是完整的,但是在冈上肌肌腱内见信号的增高。1级的信号改变在质子加权图像中显示最为清晰,为中等信号。这种信号的改变最为可能是由于水肿、炎症反应和出血所引起的;

2级:T1WI或PDWI上见有信号增高并见肩袖的变细或不规则,滑囊内通常有积液;

3级:T2WI上信号增高涉及整个肌腱,肌腱连续性中断,滑囊内多有积液。

治疗

(一)分期

Neer()将肩袖损伤分为Ⅲ期:I期为年龄25岁,病变可逆,活动时肩痛到活动期间痛,肩峰上区点状触痛,有疼痛弧,抗阻力时疼痛加重;Ⅱ期为年龄25~40岁,反复创伤引起慢性肌腱炎,持续性肩痛,常于夜间加重,体征与I期相似但更重;Ⅲ期包括完全性肌腱断裂、骨性改变,年龄在40岁以上,病史长,可以轻度肩痛到严重肩痛,夜间为甚。肩活动范围可从正常到严重受限,被动活动大于主动活动。

(二)治疗方法的选择

临床应根据肩袖撕裂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治疗方法。

1、非手术综合治疗

适用于NeerI期,特别是伤后少于3个月,肩袖部分撕裂、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完全撕裂和老年患者,予镇痛、止血、脱水、活血化淤等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局部痛点封闭、理疗,并于患肩外展、前屈、外旋位予石膏或外展架固定3~4周,随后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多可收到良好的疗效。

2、手术治疗

若非手术综合治疗4~6周仍不能基本恢复肩关节的外展活动,则需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完全性肩袖撕裂和非手术治疗不满意的肩袖部分撕裂者。对肩袖完全撕裂者手术方法应选择原肌腱附着区域肌腱-骨重新固定,用不可吸收缝线牢固缝合;对肩袖部分撕裂者,手术宜行断裂部位吻合修复。

康复训练

如果肩袖受伤,可以依照图示,进行几种帮助肩袖损伤康复的简单练习。准备一个弹力带,将它固定于墙壁、门或者脚下。每周练3-4次。开始阶段,每个动作5-6次为一组,做1-2组;随后可根据恢复情况增加训练强度,练习次数可逐渐增加至每个动作10-12次为一组,做2-3组。

前臂0度内收

前臂0度外展

前臂90度内收

前臂90度外旋

上臂内收内旋

上臂屈

上臂伸

上臂外展

推荐阅读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诊治肩关节常见疾病的MRI诊断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说明

本文来源:长海创伤

更多早读文章请下载好医术APP观看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好医术APP

赞赏

长按







































天津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殿疯长在啥部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zz/106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