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科皮肤病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00115/7761456.html
竞走运动员损伤的原因

在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性质方面,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为%;其中,运动损伤的程度上95.9%的运动损伤属于慢性运动损伤:

1.主要损伤出现的时期:冬训期占总比率42.8%;高原训练期占总比率17.0%;赛前期占总比率40.2%;

2.损伤部位主要集中的部位为:小腿部、大腿部、膝关节,其中小腿部占总比率的31.44%;大腿部占总比率的24.23%;膝关节占总比率的19.07%;腰部占总比率的10.31%;肩部占总比率的6.70%;踝关节占总比率的4.64%;髋关节占总比率的3.61%;

3.损伤的种类共有6种。其中,肌肉损伤占总比率的68.6%;关节韧带损伤占总比率的17.0%;滑囊炎占总比率的5.7%;腱鞘炎占总比率的4.6%;软组织挫伤占总比率2.6%;骨折占总比率的1.5%;

4.致伤直接因素主要有:运动疲劳、技术不规范、带伤训练、自我保护意识差、力量不足、恢复时间措施不当、核心肌肉力量训练不合理、两侧力量不均衡、柔韧性不足等。

竞走运动员如何预防损伤

1.加强身体素质训练

身体素质训练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加强容易出现运动损伤部位的肌肉是减轻局部压力的最有效措施;

2.合理安排训练内容负荷

运动负荷设计不合理会导致运动员出现疲劳的累积,为了提高成绩,缺乏对运动训练原理的了解,盲目加大运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身体没有足够的恢复时间,体能和训练积极性明显降低,身体机能和肌肉的恢复也变得缓慢,如果长期进行负荷较高的训练而没有充分放松缓解,容易造成过度训练和过度疲劳,出现运动损伤;

3.合理安排准备活动

在正式训练开始前,应充分热身。热身主要目的为调动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肌肉的力量、弹性和灵活性,并提高关节韧带的机能,增强韧带的弹性,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多,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心脏泵血能力提高,精神专注;

4.合理安排训练后的放松活动

对应训练前的热身,训练结束后应注意训练后冷身。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紧张的肌肉松弛缓解,恢复弹性,并使肌肉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回流,减少因为肌肉纤维、毛细血管破损引起的出血。同时也降低了乳酸的堆积,减少了训练后的肌肉酸痛感。

参考文献

任鹏.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多发性运动损伤现状调查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

编辑:郑若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yy/154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