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蛛网膜囊肿

男,58岁,常规体检。

图1蛛网膜囊肿CT及MRI检查

图1A,CT显示左侧颅中窝低密度影,邻近骨质无破坏,脑组织受压改变。图1B、C,横轴面T1WI及T2WI显示病变位于左侧颅中窝,呈均匀长T1长T2信号,边界清楚,左侧颞极受压但无异常信号。图1D、E、F,增强扫描病变无强化,邻近脑实质无异常强化,邻近脑膜亦无异常强化。

本病例诊断为蛛网膜囊肿。

影像学诊断要点:①好发于儿童;②病灶常位于颅中窝、鞍上池、四叠体池、大脑凸面等;③在MRI各个序列上信号均类似于脑脊液,边界清晰,DWI为低信号;④CT呈均匀低密度;⑤增强扫描病变无强化。

本病需与表皮样囊肿、脑囊虫、囊性肿瘤(如囊变的神经鞘瘤)等鉴别。

1.表皮样囊肿

(1)有沿脑池缝隙生长的特性。

(2)信号不如蛛网膜脓肿均匀。

(3)DWI为高信号。

2.脑囊虫

(1)蛛网膜下腔的囊虫无头节。

(2)多成串或簇状聚集。

3.囊性肿瘤增强扫描可见囊性肿瘤的实性部分强化。

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为CT及MRI。CT可显示囊肿为低密度,细节显示不清楚,但CT的优势在于了解邻近骨质情况;MRI可清楚显示病变的信号特征以及与邻近脑组织的关系,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蛛网膜囊肿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是因为胚胎发育异常所致,继发性为蛛网膜周围粘连形成蛛网膜下隙的局部扩大,通常是创伤、炎症等引起蛛网膜广泛粘连的结果。

蛛网膜囊肿最好发于颅中窝。CT密度、MRI信号均与脑脊液类似。DWI和增强扫描对蛛网膜囊肿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影像三人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yy/128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