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大师卓别林说:“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我才认识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折磨,都只是提醒我,这叫做真实。”公里的大铁之路,就是这样一条充满苦难与辉煌的路,它告诉你:你所经历的一切,叫做真实。什么是广德?广德古称桐汭,建县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广德县初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宣城专区,年属安徽省芜湖专区,年3月属安徽省芜湖地区,年2月属安徽省宣城地区。广德县位于安徽省东南,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土地肥沃,资源富饶,物产众多,森林覆盖率高达57.15%。盛产毛竹、板栗,被誉为“竹海栗乡”。地方特产主要有大红袍板栗、笄jī山笋。卢湖、竹海、太极洞、灵山大峡谷、横山国家森林公园。10月20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一夜间人声鼎沸,吸引了全世界铁三爱好者的目光。铁人三项的今生来世铁人三项(IronmanTriathlon)不是铅球、铁饼和标枪,而是连续完成游泳、骑车和跑步三项运动。自从年进入奥运会,铁人三项运动才向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公开水域游泳米+公路自行车骑行40公里+公路长跑10公里,也随之成为所谓的奥运距离或标准距离铁三比赛。铁人三项比赛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年2月17日,美国一群体育官员在夏威夷群岛的一个酒吧里争论:世界上究竟哪一种体育运动项目最具有刺激性、挑战性,最能考验人的意志和体能?有的说是橄榄球,有的说是渡海游泳,有的说是足球,还有的说是长距离自行车、登山、马拉松等等,他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最后,美国海军准将约翰·克林斯提出:谁能一天之内在波涛汹涌的大海游泳3.8公里,再环岛骑自行车公里,最后跑完42.公里的马拉松全程,中途不得停留,谁就是真正的铁人。克林斯的想法得到大家支持,于是第二天就有15人参加了比赛,其中还有1位女选手。结果有14人赛完全程,就这样一项挑战自然、战胜自我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就在这种充满戏剧性、冒险性的情况下诞生了。赛后,人们就把这项连续完成游泳、自行车和长跑,并在运动员体能、速度和技巧上提供挑战的综合性体育运动项目称之为“铁人三项”,并追认该次比赛为首届世界铁人三项锦标赛。时间过去将近半个世纪,如今铁人三项早已成为风靡全球的群众性运动。为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尝试这项运动,组织者设置了超长距离、长距离、短距离,甚至儿童版的ironkids铁三赛事。如同喜欢游泳的人一定要挑战某海峡,喜欢骑车的人要挑战国道,喜欢跑步的人要挑战马拉松,著名的超长距离(.公里)已经成为铁人三项系列运动赛皇冠上的明珠,吸引着无数铁粉儿朝圣般追随。所以,打铁,玩,那才叫真爱!IronmanChallengefamily在几十年发展中,铁人三项形成了Ironman和Challengefamily当今世界两大党派,双雄并存,各自吸引着全球无数粉丝为之疯狂。-年,美国WorldTriathlonCroporation(WTC)公司曾在海口举办过3届Ironman大铁比赛。据统计,3场赛事参赛的大陆人,仅有几十人。或许是因为看不到大陆市场的利润或文化,此后Ironman便在大陆销声匿迹。直到年,万达集团全额控股WTC之后,才重启了Ironman在中国大陆的吸粉之旅。从年2场比赛,到现在每年5-6场,大陆群众性铁人三项运动走向前所未有的高度,Ironman功不可没。不知WTC是采取饥饿营销,还是觉得大陆市场不够成熟,4年来只举办半程大铁比赛,即Ironman70.3(70.3英里,约等于公里),真正的大铁比赛迟迟不来。其实,大陆铁人已经Hold不住了,今年7月13日甘肃玉门,10月7日江苏连云港分别举办了一场规模不大、逼格不高,但却经济实惠的大铁比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大陆大铁市场正在走向成熟,大陆铁人内心熊熊烈火已经在燃烧。与此同时,铁三届另外“一雄”—Challengefamily似乎嗅到了气息,决定在10月的安徽举办大铁比赛,地点锁定宣城广德市。截止赛前,个运动员指标全部报满。一场高逼格的大铁赛事,终于来了!我的大铁之路年的一天,我们一群准备入坑铁三的人,参加李伟和党琦组织的活动。记得那天党琦刚刚从美国回来,次日就去给大家普及铁三知识。那时我是个地道的门外汉,根本听不懂铁三是什么,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句话:一是他从不需要倒时差,上飞机就睡,下飞机就练;二是国内完成过大铁的人比登上珠峰的人要少。当时,给我留下的两个疑问:铁人的身体都这么好?干铁三得多难?一个不知铁人三项为何物的门外汉,一年感冒两三次次,一次感冒持续两三个月的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与铁三结下不解之缘。一辆普通公路自行车、若干副泳镜、若干双跑鞋,一路跌跌撞撞走来,一玩就是6年。粗略统计了一下,这6年跑过大概十几个全马,体验过30和50公里越野,参加过大概十几次铁三比赛,包括3次70.3;这6年,每年游泳约-公里,跑步约-公里,骑车约…还不如跑步多;这6年,因为对运动科学的无知,跑掉过4个脚趾甲,胯、膝、脚受过9次伤;这6年,因为对营养科学的无知,曾严重透支身体,导致免疫力系统崩溃,连续2个多月哮喘,四处求医问药;-年,2年多时间里,每次赛后“开窗期”必感冒,但此时感冒已经无需用药,只需休息7-10天便可自愈,逐渐找到了感冒-康复的规律。年,经历了西伯利亚一个冬训,赛后“开窗期”感冒问题也解决了。目前状况,只有不往死里作,就不会感冒,即便是有轻微感冒症状,也能把感冒控制在自己探索出的“阈值”附近,生活状态稍加调整,即可成功规避。困扰我多年的鼻炎咽炎好了,失眠、便秘好了。四十年来,亲朋好友心目中“药罐子”的帽子终于摘掉了。在这一点上,铁人三项似乎成为我人生的一根手杖,支撑着我成为了自己曾经期望成为的自己。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不足以语人生。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难卓越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经历了6年多与伤病的数次斗争后,年10月20日,用时13小时08分,完成了我的人生首个公里大铁比赛,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大铁之路。这是一条死磕自我之路,一条充满荆棘与坎坷的苦难之路,一条自我解放与救牍之路,终点不是奖牌、呐喊和掌声,而是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自己。凌乱的备赛忐忑中参赛尽管参加过几次70.3,但在4月份Challenge开放报名时,还是一度纠结。一是纠结能力,再是担心工作原因,赛前不得已弃赛,不过还是下决心报了名。之前,我接触过几位老铁,训练计划性和执行力都比我强太多,他们从决定报名大铁比赛之前大半年就制定强有力的训练计划,训练日志全用数据说话,精细的让人震惊。而我从报名之后,只是有倾向性地增加了几次长距离户外骑行,今年累计骑行不足公里,没在室内骑过台子,甚至很多与骑车、大铁比赛相关的常识都不知道。跑步和游泳也是遵循几年来一贯的节奏,每个月跑量控制在公里上下,游泳大概20公里左右。更不可原谅的是,今年游泳打腿,以及其他核心训练几乎没有,也没有请教练做过指导,有氧训练全靠无计划的跑步和游泳撑着。从这方面来看,我绝对称得上是备战大铁的“反面教材”。当然,为了验证长距离骑行能力,还是利用十一期间,选择了相对简单,且据说与赛道爬升相近的国道,完成了自己首个公里连续骑行,用时6小时43分钟,并于次日早晨在奥森完成了30公里跑步。正是这两次训练,差点废掉Challenge今年这个最大目标。6号跑完30公里之后,右腿膝关节隐隐作痛,感觉是滑囊位置,还以为是滑囊炎又犯了,下楼、骑车都疼。除了游泳,再也不敢作任何跑步和骑车训练。离比赛还有2周,为了保持最基本的肌肉记忆,每天坚持2遍“铁人操”,几组靠墙静蹲,做几次泡沫滚轴放松,冰敷2-3次。一周后,慢跑5公里,轻微的疼痛会在两三公里之后出现。又开始贴膏药,还专门买了我从不相信的软骨素片吃,5天后尝试慢跑5公里,依然是疼。这时候,我想了很多,除了检讨不系统不科学训练之外,更多的是如何面对这次比赛。之前几天,更多是担心;临阵前反而是难得的平静,我问自己假如是战士面对一场战争怎么办?反而有了一种“轻伤不下火线”的豪迈感。我给自己的目标是:如果骑完车,膝伤加重,没法跑步,就在关门之前走完马拉松;如果膝伤没犯,就争取4小时内跑完。总之,完赛是底线!预估1.5小时游泳,6.5小时骑车,4小时跑步,累计12+小时完赛。放空身心启程利用未休完的年假,17号便来到广德,18号早晨慢跑着去体育场和比赛出发点看了下,几乎是溜达,膝关节感觉还OK。下午,膝关节上贴着膏药,与老沈、文峰出去骑了30多公里赛道,膝伤依旧阴霾般笼罩心头。感谢老沈发现我骑行姿势上的很多问题,建议我次日千万骑车别太用力,最大努力保持高踏频,别在意骑车时间,这样才能省下膝关节来跑步。后来证明,这个建议十分中肯,可能也是这建议挽救了我次日的整场比赛。19日上午,利用大部分运动员忙着办报到手续的时间,我们3人和张珏、嫂子,5个人开车去广德著名景点之一——太极洞玩去了。运动、休闲、放松身心,这才是参赛的题中应有之意!这也算是党版所谓的“享受”比赛吧!20日,从满天星斗战斗到满天星斗以前参加任何比赛,我都没愁过头天晚上睡觉。但这次4:00开始检录,整个白天都要在路上度过,所以最后关头还是向文峰要了两粒催眠药,借着药物作用,19日晚上7:30就睡了,凌晨2:30自然醒,中规中矩7小时睡眠。踏踏实实地收拾完东西,到达检录区时还是满天星斗,工作人员告诉我:你是第三个到达的。我说我争取也第三个回来哈!仔细检查装备和补给,给轮胎补气,骑行阶段的清水、双倍等渗、8个能量棒、榨菜、BCAA、盐丸,跑步阶段的6个能量胶、盐丸、BCAA。我感觉自己无法忍受一整天只靠能量胶、能量棒维持高强度的能量输出,于是在私补袋里准备了奇葩补给—1个新奥尔良鸡腿堡,准备在骑行公里左右的时候吃,解决饱腹感问题。检查完参赛物品,穿上胶衣,天蒙蒙亮时,才见到群英小伙伴们,大家一起笑哈哈地走向下水出发点。前一天,我在岸上沿着“C”字母形的游泳赛道跑了一下,感觉真的好远,而比赛是要游2圈。按照以前经验,我准备一副专门用于比赛的泳镜,下水前保持眼镜内部干燥,不能用唾液或清水洗,泳镜内部任何水分在体温作用下都会变成雾气。但这次,不知是泳镜时间长了,还是清晨空气湿度大、气温低的缘故,一戴上泳镜,里面全是雾,但也只能这样下水了。下水后视线极差,根本看不到浮球,跟着队伍游过第二浮球后,我就和大队伍脱离了,冲着一个白色浮球游过去,直到被裁判员拦住,摘下泳镜才发现快游到下水点附近的白球了,咱水平差也不能作弊啊,主动往回游了几十米,去绕另外一个白球。所以,游泳时如果发现身边没人了,那一定是游偏了,相信很多人犯过我这样的错误。因为开表晚,下水后没找到星,也不知道自己游了多远,用时1小时31分,完全在计划之中。即便是在脖子里贴上膏药,抹上凡士林,还是被胶衣磨出了一条血印,跑步时我见到有人脖子里硬是给磨掉一块肉,看着都疼啊。骑车(1圈60公里+3圈40公里)。T1时,看到大部分自行车都还在,我心里有一丝慰藉。但推上车,便开始了自己的噩梦之旅。我们常说,坐7小时火车、飞机或汽车难受,但如果是坐7小时自行车呢?这么说吧,宁可干个70.3,我也不骑这个公里。这也再次验证了那个真理:痛,是因为你经历的少。自己平时骑车用功最少,而大铁最折磨人的又恰恰是骑车。所以,各种疼啊!一是腰疼,骑出去不到10公里,可能是因为冷,感觉腰非常僵硬,站起来摇一会儿车,水木的一位兄弟超过我时说:你现在就开始摇车啊?!不摇,真难受啊!二是屁股痛,骑了还不到60公里的时,感觉右侧臀中肌剧烈疼痛,甚至起了弃赛念头,一边把速度慢下来一边使劲用手敲打,再站起来摇几下,活动一下僵硬的肌肉,情况有所缓解。后来又出现过几次,也都用这种方法简单处理掉了。三还是屁股痛,平时长距离用的骑行裤坐垫,比铁三服坐垫厚很多,这7小时体会到了什么叫如坐针毡。四是肩膀痛,右侧颈肩连接处,酸痛的厉害,只能单手扶把,使劲活动肩膀。五是膝关节微疼,这是最担心的,决不能伤掉膝关节,所以即便是上坡骑不动,也尽最大努力不去蹂躏膝关节,尽量稳住膝关节,用大腿发力,下坡时放松蹬踏,活动关节和肌肉。对可能影响跑步的任何部位,都是且用且珍惜。当然,除了痛,也遇到了今年以来最开心的事:因为头盔盖住了地中海和发际线,眼镜遮住了半张脸,路边热情的中学生可能觉得我个子矮,竟冲40后的我喊“哥哥,加油”!欧耶!!!说正经儿的,骑车很重要是能量补给问题,即使是顶尖高手,也要4.5小时完赛,正经八百一顿饭间隔。赛前分享会上,党版向大家分享了他的补给策略:以每15分钟为单位,交叉补给能量棒、盐丸、能量胶、运动饮料......这是他多年征战摸索出来适合自己身体的成功经验,但这经验真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对能量的“摄入-消化-吸收-转化”,差异性太大了。我就是一个较为极端的典型:消化系统差,吃进去的东西需要花费比普通人更长的时间才能消化掉,吃的少,补不抵退,能量断档;吃多了,胃又吃不消。这次真就发生了问题,骑到第二圈时,觉得官方能量棒比我带的好吃,甜而软,就多吃了一点,到了私补区,又抓了汉堡,边骑边给干掉了,恰巧这时水壶没有清水了,硬着头皮咽下去,胃里顶住了,直反酸,后来2圈就吃了1小袋榨菜,什么都吃不进去了,倒是再没觉得饿。所以,在制定补给策略时,一定要参考别人的意见,总结自己的经验,量体裁衣、量入为出,这是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官方记录6小时58分,回到T2时,没回来的车已经不多了,这也符合我骑车时看到的情景,无数人超过我。换好跑步装备,我坐在地上思考了半分钟人生,以确信自己已经骑完了,确信已经“热身”好了,确信还要面对一个马拉松!跑步(每圈10公里,跑4圈)。此时,已忘记赛前膝关节有伤这个问题。没有心率带,也不需要看心率,就是凭感觉跑,也说不出来哪里有问题,但就是跑不动,按照左右配速起跑,最快跑到过,大概20多公里时,降到了以外,这是我这几年跑步以来从未有过的马拉松配速。但大铁就是大铁,跑不动就是跑不动,必须得服!关键是能量跟不上,10公里左右吃了一支胶,就再也吃不进任何东西去了,想到能量胶都要吐,胃里翻江倒海往上涌,所有补给只能靠盐水、可乐、红牛和水,还看到一个小伙子在路边吐。脑子里不断涌现的是热乎鸡蛋汤,发誓到终点后先去搞碗鸡蛋汤,至少放3个鸡蛋,谁要是送我一碗鸡蛋汤,那可真是“亲人呐”!靠着脑海里这碗鸡蛋汤的诱惑,跑完了最后30多公里。赛后发现,想喝鸡蛋汤的不只我一个,下面这位大哥,在骑行阶段就实现了我的愿望。(穿插这个“最能体现广德人民热情的感人故事”:据说,这哥哥骑车途径村庄时,说了句想喝番茄鸡蛋汤,路边农家大姐说我给你做,等你下圈来时喝。下一圈来时,为了着急端汤给运动员,还摔了一跤!这哥哥说下次还要来!)这张照片会向全世界运动员传递一个真诚的信息:我们中国,安徽广德人民有多朴实!第三圈结束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下来了。很多人都在走,只要跑起来,再慢都比走快,而且这时气温较低,走路会让身体失温。所以,我坚持慢慢地往前颠儿,也是在这时候超越了更多人,挽救了一点自己惨不忍睹的骑车成绩。赛事组织美中不足的一点是,跑步补给点间距有点远,天热时需要降温的冰可乐、冰块和喷雾,晚上天凉了,迫切需要一次性雨衣或保温毯。从满天星斗战斗到满天星斗,历时13小时08分,终于到达人头攒动、锣鼓喧天的体育场。到达终点,对着颁发奖牌的外国朋友和热情观众深鞠一躬(我在视频里看到过,党版到达终点时都会向观众和志愿者鞠躬致敬),把跑步时发给的4只记圈手环,作为纪念品送给了做志愿者的中学生,略表感谢之心。无论你从日出到日暮的征程上经历了什么样的鬼,志愿者的周到、观众的热情让足以让你忘记公里的苦难;热血沸腾的体育场和脚下这条洒满礼花的赛道,足以让你体会到你用十几小时高频心跳换来的辉煌。高琳在《职得》书里写过:所谓英雄,并非是不平凡的人,而是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努力。此时此刻,你就是自己的英雄,你可以自恋、崇拜自己1分钟,也可以像Irionman宣传片里说的那样,向别人吹牛一辈子!赛后感受最直观的一点是:干大铁需要好身体,好身体需要好胃口。胃口好的人就偷着乐吧,“喝凉水都长肉”对我来说那叫福气!披上浴巾保温,走进补给帐篷。什么都吃不下去,喝了2碗紫菜汤,就着咸菜慢慢喝了4碗大米粥。看到旁边有位大哥狼吞虎咽吃菜、喝粥的样子,让我好生羡慕!稍事拉伸、放松之后,取回晨装包,把北京带去的最厚的衣服全部穿上,才阻止住阵阵袭来的寒意。回到宾馆后,发现群英的几位兄弟出去嗨,吃肉、喝酒,我还是继续羡慕。按照自己的赛后经验,喝露露或六个核桃补充植物蛋白,喝酸奶或牛奶补充乳蛋白。除此之外,依旧吃不进东西,11:00左右,试着泡了碗方便面,也只是喝了半碗汤。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看到个人和官方的很多文章。大家共同见证一点:ChallengeAnhui是一场无与伦比的比赛,是大陆大铁赛事的里程碑!虽然没有基于其他大铁的参赛经历对比,但我也看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感动,看到了广德政府和人民为这场比赛做的太多太多努力。1.氛围营造的好,我参加过的十几场比赛中,没有一场可与之相媲美的。有喜欢看球的朋友说,足球场上都没有这么好氛围。
2.路面好,风景美,路面起伏和弯道适中,累计+爬升既消除了平直大道的枯燥,也不让我这样的菜腿感到绝望。路面质量,在我经历的除北京之外的乡村道路中,是最好的。特别让我开眼界的是,穿越笄山竹海时,道路中间的隔离线竟然是红黄蓝三色组成的彩虹线,配合着绵延起伏的山路,重峦叠嶂的竹海……真是骑行者放空身心、放飞梦想的绝佳之处。
3.观众之热情可用震撼来形容,从早晨四五点钟到夜里接近凌晨,从流光溢彩的体育场到几十公里长的游泳骑行跑步赛道,到处是真心为运动员呐喊的观众。几百上千人或坐在看台上或站在马路边,为不知多久才回来一个的运动员呐喊加油。普通人想想都烦,多少人想不到的事情,广德人民做到了,Challenge做到了!特别是终点附近,观众热情让人动容,尽管希望以最帅的姿势、最轻盈的步伐跑向终点,但还是放慢脚步,与观众击掌互动,连声致谢,共同分享这美好的Challenge广德之夜。4.政府付出的代价高,从政府主要领导到警察、城管、市民、村民,甚至大量的中学生都动员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的淋漓尽致啊。听一位当地人说,为了这次比赛,政府提前关闭了污染企业,严禁渣土车上路,并向无量溪河里注入了近乎达到饮用水标准的新水;半天时间几十公里赛道双向封道,自行车赛道上所有减速带全部拆除;志愿者密度之高,每2位志愿者都可相互看到,也就是说如果运动员人员或车辆在任何地方出现意外,随时会有2位志愿者上去服务;更难以想象的是,全程没看到一只鸡或狗,前一天看赛道穿越村庄时,我们看到有狗,还曾担心这个问题。今日堪盛赞,未来犹可期。有朋友撰文,预言广德小城可发展为德国罗特小镇,成为Challengefamily当中的一颗东方新秀。作为运动员,除了感谢,我更理性的希望,广德人民能够真心把今日对铁人三项的好奇和热情,转化为未来对铁人三项运动的向往和热爱,用铁人三项这个高起点运动项目感染年轻人,感染孩子们,进而带动当地群众性运动的健康发展。更期盼广德市不仅要发展体育经济,还要弘扬体育文化、厚植体育土壤、建设体育生态;广德人民不仅做热情的志愿者,还要出优秀的运动员。文末,谨代表喜欢广德的铁三圈朋友向广德人民宣誓:明!年!我!还!来!
(以上图片部分源自challenge官方摄影、铁友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yy/12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