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m.39.net/pf/a_4721404.html

急性腹肌拉、扭伤

在从蹲、坐动作向起立动作的转换过程、上肢上举动作过程等动作中,腰部肌肉是处于等长收缩或向心收缩的状态下的;处于向心收缩或等长收缩中的肌肉不容易受到损伤。

在这些受伤动作中,处于“离心收缩”的肌肉就是与腰肌相对的,长在躯干前、侧方的腹肌肌群;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引起患者出现腰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症状的“元凶”,正是急性腹肌拉、扭伤。

腹直肌、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

正是单一或复合的腹肌损伤,导致患者的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那么,为什么大部分患者都自觉有腰部疼痛的感觉、在查体时可以触及紧张的腰肌,并且没有感觉到腹部的疼痛呢?

这是其中有几方面原因:

1、腰肌群和腹肌群是相互拮抗、又互相协作的两组肌群。

腰肌群和腹肌群互相拮抗防止躯干过伸过屈,又互相协作以保持躯干中立位,当某腹肌损伤后,为保护受伤的腹肌不受进一步刺激,腰大肌(属于躯干屈肌)就会处于保护性肌紧张状态。

此时,在躯干前方牵引脊柱前屈的力量就会变得很大;为使躯体保持中立状态,在躯干后方的腰肌群也相应地加强了收缩来对抗这一强大的力量(“保护性紧张”);而长时间的收缩会使腰肌群产生疲劳,引起酸痛的症状。

这是大部分患者感到腰部疼痛和触诊时腰肌紧张的原因之一。

2、腹肌群和腰肌群相互协调,完成躯干各向转体、屈伸动作。

当腹肌损伤后,大部分产生躯干各向转体动作的功能丧失;失去协作肌群的腰肌处于“保护性紧张”中已经“筋疲力尽”了,更别提独立完成这些动作(大部分腰肌本身并不具有主动完成这些动作的功能)。

腹肌尤其是腹横肌不能有效收缩,患者就会感到明显的腰部“像断开一样”、“无力感”,无法发力完成体位改变的动作、在起身、转体等动作时疼痛加重的原因。

3、腹肌筋膜和腰肌筋膜相连。

从腹腔的断层解剖上我们可以看到,腹肌筋膜是与腰肌筋膜相连的。当腹肌损伤后,疼痛刺激或炎症因子渗出使腹肌筋膜紧张,腰肌筋膜也随之变得紧张;继发性地引起腰部肌群的压力增大,产生疼痛。

这种疼痛在原本就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身上反应更加明显:因为腹腔压力的增大和腰肌的继发紧张会加剧椎间盘的压缩变形,刺激脊神经根产生疼痛。

腹腔横截面示意图

4、疼痛经由脊神经前支发出的返神经、交通支传导。

离开脊神经干后,脊神经分为前支、后支及交感神经支。而支配躯干前面腹肌肌群的混合性粗大前支,又会发出返神经支返回到后支支配的躯干后面。

疼痛刺激常常沿此通道传递;故在本体感觉不太敏感的人群中,常常无法清晰地感受到疼痛的确切位置,而只是感觉到“腰痛”“用不上力”等不适。

同时,由于脊神经前支又发出交通支与交感神经支相连,所以也有的腹肌拉伤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腹泻、小便频密等内脏功能异常反应。

脊神经分支示意图

5、现代人腰肌负荷大,相对强健;腹肌普遍松弛,相对柔弱。

由于长时间久坐、伏案工作、步态不正等因素,现代人的腹肌普遍较松弛、柔弱无力且难以控制(这也解释了为何腹肌容易受到损伤);与此同时,大脑对“废用”肌肉的感受能力也随之变差。所以,患者常常感受不到腹肌的疼痛,反而感觉到了腰肌的不适。

“久坐型人”腹肌废用示意图

“啤酒肚”腹肌无力示意图

但若我们在腹部正面和侧面沿着腹直肌、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的循行方向仔细触诊,则不难发现明显的痛点和或条索状的结节;并且这些痛点的压痛性质与腰部有明显不同,疼痛程度也会相对强烈得多。

图表整理19例患者的触诊结果:(事实上,即使是腹肌损伤患者,本身也可能伴有其他脊柱、软组织疾病,故一与对应的治疗处理并列出,以资参考)

编号

腹肌

腰椎

骨盆

查体

处理

-

脐周、右上腹部压揉痛

艾灸,功能训练

(右)外、直

-

右腹外直压痛,L3/4、L4/5压痛

腰部处理

-

腹直肌压痛

腹部压揉、拉伸

(右)内、直

-

右腹内直压痛,骨盆压痛

腹、腰部压揉、拉伸

(右)内、直

-

左腹直肿胀压痛,L4/5、L5/S1压痛

腹部压揉、拉伸,训练

-

-

腹直肌压痛

腹部压揉,热敷

腹肌压痛,L3/4、L4/5、L5/S1压痛

腹部压揉、拉伸,腰椎治疗

-

双侧腹直肌压痛,L34压痛

腹部压揉、拉伸,腰椎治疗

-

-

双侧腹直肌压痛

腹直肌斜刺针(针头),红外线

-

-

腹直肌压痛,肿胀

腹部压揉,针刺

-

-

腹内斜肌压痛

拉伸,浮针

-

腹直肌要听,L压痛

腹、腰部压揉、拉伸

双侧腹直肌压痛,L51压痛

腹部压揉、斜针、拉伸,腰盆正骨

-

腰肌紧张,腹肌压痛

腹部压揉、斜针、腰盆正骨

-

-

L4/5压痛

腰椎正骨

-

L4压痛,左腰骶压痛

腰椎骨盆正骨,拉伸,训练

-

-

腰肌压痛,脊髓、神经根刺激征

腰椎正骨,拉伸,训练

(左)直

-

左侧腰肌压痛,左腹直肌压痛

腰椎正骨,针刺

可以看出,上述病例中其实包括了腹肌拉扭伤、腰肌损伤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的患者。

小结

所以,以后我们接诊以“急性腰扭伤”为主诉的患者时,先不要急着处理。我们必须耐心地询问发病经过,认真分析其动作中可能损伤的靶点肌肉,再通过仔细的触诊检查逐步求证,方能避免误诊误治,延误患者病情。

最后,将“真、急性腰拉、扭伤”和“急性腹肌拉、扭伤”的主要鉴别要点归纳起来方便大家对比、理解和记忆:

腰肌损伤

腹肌损伤

特征症状

根据受伤的部位不同,功能障碍可以不同,只是在某个特定运动平面或角度才会诱发剧烈疼痛。

腰部后伸明显受限,甚至不能俯卧或仰卧,变换体位诱发剧烈疼痛,腰部断裂样感觉,感觉腰部用不上力。

特征强迫体位

躯干稍后仰位、板状腰

躯干稍前屈位,站立时往往用手扶住腰部或腹部,坐位时用双手撑于椅子

发病动作

负重、快速前屈躯干

提重、快速仰伸躯干或受到牵拉

压痛点

腰部压痛局限,定位明确;往往伴随腰椎小关节错位。

腰部压痛弥散,定位不清晰,重复按压时痛点消失;腹部压痛点局限,定位明确。

 

针刀医学综合班(每班计15天,90学时)传授针刀医学四大基础理论、六大组成部分、十一种进针刀方法,重点传授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如肩周炎、腱鞘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腰腿痛等50余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针刀诊疗技术,各种病症的影像诊断、局部解剖、针刀具体操作及术后手法、药物配合治疗等。

时间:年9月8日开课

综合班讲课老师及课程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

日期

基础理论

开学典礼,针刀医学简介,针刀医学四大基础理论,针刀医学六大组成部分,针刀治疗的机理,四步八法,操作方法,针刀适应症,禁忌症

朱秀峰

8

10号

临床诊疗部分

颈项部

①项韧带损伤②胸锁乳突肌损伤③肩胛提肌损伤④头夹肌损伤

施晓阳

肩背部

①肩周炎②冈上肌损伤③冈下肌损伤    ④菱形肌损伤⑤三角肌滑囊炎⑥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

柳百智

上肢部

①网球肘②桡肱关节滑囊炎③桡骨茎突狭性腱鞘炎④腕管综合症⑤屈指肌腱鞘炎⑥腕背伸肌腱鞘炎

柳百智

腰部①腰段棘上韧带损伤②棘间韧带损伤③腹外斜肌损伤④腰肋韧带损伤⑤腰三横突综合症

王文昭

11

13号

臀部

①骶棘肌下段损伤②梨状肌损伤③臀中肌损伤④慢性臀部肌损伤

王文昭

下肢部 ①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②髌韧带损伤③髌下脂肪垫炎④髌骨软化⑤跖管综合⑥跟骨骨刺

崔秀芳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

崔秀芳

15号

临床示教

16号

针刀医学影像学(颈腰椎部分为重点)

冯建民

17号

颈椎病的发病机理、治疗机理,颈椎病的诊断思路与方法颈椎病诊断、针刀与手法治疗要点

易秉瑛

18

19号

 勾椎关节旋转(侧方)移位型颈椎病诊疗、针刀、手法要点椎体前后方移位型诊断、针刀手法治疗要点环齿关节移位型颈椎病诊断与针刀、手法治疗要点、答疑、解析腰椎病的发病机理、治疗机理腰椎局部解剖复习腰椎疾病的诊断思路与方法、颈椎局部解剖

司同

20

21号

腰椎滑脱的针刀治疗、手法要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针刀、手法治疗要点腰椎骨质增生症的诊断与治疗

司同

答疑、解析、座谈、考试、发证

李力

临床示教

肖德睿

22号示教

学费:元/人(含港、澳、台学员)办学特点:理论联系临床、临床验证理论

主讲教授:易秉瑛、崔秀芳、柳百智、冯建民、司同、王文昭

咨询、

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aw.com//mjccby/13767.html

------分隔线----------------------------